楊炯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楊炯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那麼楊炯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楊炯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炯介紹

  楊炯***約650—約693***,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文學家、詩人,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楊炯自幼聰敏博學,唐顯慶四年***659年***應童子舉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補祕書省校書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約如意二年***693年***卒於任上。

  楊炯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現存詩30餘首,以五言見長,多邊塞征戰詩篇,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氣勢軒昂,風格豪放,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在藝術上,對仗工整,音韻合律,既有律詩的嚴謹之風,又有樂府詩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紀遊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豔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50餘篇。楊炯反對宮體詩風,主張“骨氣”、“剛健”的文風。他的詩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樑“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 。

  王勃楊炯關係

  王勃楊炯都是唐代的詩人。,他們兩人還和盧照齡、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是四傑之首。王勃楊炯都反對宮體詩風,他們主張是有“骨氣”、“剛健”的文風,在他們詩的內容與藝術風格上多以突破了齊樑“宮體”詩風為特色。

  王勃,字子安,他出身於儒學世家,小時候就非常的聰明好學,據說在王勃六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而且文筆流暢,在當地被稱為神童。在王勃十三歲的時候,他回到家鄉就寫了許多文章,尋找機會,準備入仕做官。終於在乾封元年,王勃參加幽素科舉中選,被授予朝散郎職位,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在這之後王勃更是才思泉湧,妙筆生花,撰寫了《乾元殿頌》,文章十分的優美,辭藻綺麗,所以連當時的皇上都知道了。唐高宗見到了這篇頌詞,發現是頌揚功績和德行的詩篇,用詞優美,知道這只是一個還未成年的神童寫的,驚歎不已,說王勃是奇才。就這樣王勃的名聲就更加的響亮了。後來因為沛王和英王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用來為沛王助興,不想惹得唐高宗不高興,就被逐出了長安,之後更是因為殺死自己藏匿的官奴犯了死罪,虧的是遇到大赦,沒有被處死,但是王勃的仕途就此終結了。

  楊炯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才華非常的出眾,擅長寫散文。但是,要說楊炯最拿手的,還是他寫的詩詞。在長安的楊炯寫下很多的文學作品,很受唐朝人的稱讚,與當時的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合稱為初唐四傑。

  楊炯生平資料

  楊炯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楊炯同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被世人贊稱為初唐“四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楊炯曾自稱說“恥在王后,愧在盧前”。楊炯小時候很聰明,還被人稱之為神童。

  楊炯這個人性子比較耿直,說話的時候可能刻薄了一些。還有就是做人恃才傲物,不知道謙虛。楊炯在政治上十分的激進,所以他很鄙視在朝廷上那些虛偽的熱,還把無德無能的官員比作是“麒麟楦”。“麒麟楦”的意思是,那些無德無能的人好比是在驢子的身上披了假麒麟皮,表面上看上去是像麒麟,但是如果把那張皮扒下來,不過還只是頭驢子罷了。就因為這件事,楊炯就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忌恨。楊炯這個人看不慣世俗上人與人之間的虛偽、欺詐,還有守舊的思想,但是又受到世俗的攻擊。據說他在盈川上任的時候,為政十分的嚴厲殘酷,他的下屬如果有什麼過失的話,楊炯會動用嚴酷的刑罰,有的甚至被楊炯活活杖殺了。不過這件事據史學家考證,這是後世誣衊楊炯的。

  在文學上,楊炯同王勃、盧照鄰一樣,都是反對宮體詩風的,他們主張有“骨氣”、“剛健”的文風。楊炯的詩也像“初唐四傑”其他的詩一樣,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突破了齊樑“宮體”的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的發展史上起到重大的承前啟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