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地學的基本定義

  景觀是某一區域綜合特徵,包括自然、經濟、人文諸方面。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表現象;綜合自然地理區;地理單元。

  四大學派對景觀的理解:

  較為公認的有四大學派:專家學派***expertparadigm***,心理物理學派***psychophysicalparadigm***,認知學派***cognitiveparadigm***或稱心理學派***psychologicalparadigm***,和經驗學派***experientialparadigm***或稱現象學派***phenomenologicalparadigm***。

  專家學派強調形體、線條、色彩和質地4個基本元素在決定風景質量時的重要性,以"豐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則作為風景質量評價的指標,也有的以生態學原則為評價依據.參與風景評價的是少數專家,他們在藝術、生態學及資源科學方面都有很高的素養.美國及加拿大等國的土地管理部門、林務部門及交通部門多采用專家評價方法進行風景評價.

  心理物理學派則把"風景-審美"的關係看作是"刺激-反應"的關係,主張以群體的普遍審美趣味作為衡量風景質量的標準,通過心理物理學方法制定一個反應"風景-美景度"關係的量表,然後將這一量表同風景要素之間建立定量化的關係模型--風景質量估測模型.心理物理學方法在小範圍森林風景***如一個林分***的評價研究中應用較廣.

  認知學派把風景作為人的認識空間和生活空間來理解,主張以進化論的思想為依據,從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發來評價風景***景觀/生活環境***.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地理學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瞭望庇護"***Prospect-refuge***理論,美國環境心理學者Kaplan夫婦提出"風景審美模型"***"landscapereferencemodel"***[18,19]和美國地理學者Ulrich的"情感/喚起"***"affective/arousal"***反應理論[20,]。Appleton理論強調了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在其風景評價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人在自然環境中是"獵人""獵物"雙重身份出現的。作為"獵人"他需要尋找他的"獵物",所以他需要景觀能給他提供"庇護"的場。在Kaplan的模型中,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在其風景評價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反映了人是作為一種高智慧的動物出現於自然環境中的。他不會只滿足於眼前的生活空間***景觀***的安全和舒適,他還要利用種種景觀資訊去預測、探索未來的生活空間。所以Kaplan認為,風景的質量決定於風景的兩個特:"可解性"***"makingsense"***和"可索性"***"involvement"***,前者反映了人對於景觀的安全的需求,後者反映了人對於未來的求知慾。Ulrich的理論則融進化論美學思想和情感學說於一體,試圖通過生理測試技術***如腦電圖、心電圖***來測定人對於特定風景區的反應和評價,從而克服了語言表達對風景評價結果可能帶來的誤差。

  經驗學派把景觀作為人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歷史的觀點,以人及其活動為主體來分析景觀的價值及其產生的背景,而對客觀景觀本身並不注重,如美國地理學者Lowental的一些研究。

  景觀的基本現實含義

  1、指具有審美特徵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風光、景色、風景。

  2、自然地理學中指一定區域內由地形、地貌、土壤、水體、植物和動物等所構成的綜合體。

  3、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塊或生態系統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複出現的一個空間異質性區域,是具有分類含義的自然綜合體。

  園林學科中所說的景觀一般指第一種含義。

  景觀是一個具有時間屬性的動態整體系統,它是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類文化圈共同作用形成的。當今的景觀概念已經涉及到地理、生態、園林、建築、文化、藝術、哲學、美學等多個方面。由於景觀研究是一門指出未來方向,指導人們行為的學科,它要求人們跨越所屬領域的界限,跨越人們熟悉的思維模式,並建立與它領域融合的共同的基礎。因此,在綜合各個學科景觀概念的基礎上,要更好地將其應用於各種土木工程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及人居環境的改善等具體專案建設上。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型別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辭海,1995***;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物件,等同於風景;建築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如Naveh,1984,Forman,1995***;旅遊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園林綠化和小品。而一個更文學和寬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Webster’sEnglish/">;英語大詞典,1996***。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

  景觀的基本概念介紹

  特定區域概念:專指自然地理區劃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區域單位,是發生上相對一致和形態結構同一的區域,即自然地理區。

  型別概念:型別單位的通稱,指相對隔離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徵的相似性,歸為同一型單位,如荒漠景觀、草原景觀、景觀學中指特定的區域概念。

  在歐洲,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希伯來文的《聖經》舊約全書中,景觀的含義[2]同漢語的“風景”、“景緻”、“景色”相一致,等同於英語的“scenery”,都是視覺美學意義上的概念。

  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地表景象,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型別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

  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物件,等同於風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做資源;建築師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

  對景觀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某一區域綜合特徵,包括自然、經濟、人文諸方面。

  ***2***一般自然綜合體:是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有規律結合而成的具有內部相一致的整體,大如地圖***即景觀圈***、小如生物地理群落***單一地段***,他們均可分為不同等級的區域或型別單位。

  ***3***區域概念:是個體區域單位,相當於綜合自然區劃等級系統中最小一級自然區,是相對一致發生和形態結構同一的區域。

  ***4***型別概念:用於任何區域分類單位,指相互隔離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徵的相似性,歸為同一型別的單位,如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這一概念認為區域單位不等同於景觀,而是景觀的有規律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