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可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及真菌引起。那麼骨髓炎常見的症狀都有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骨髓炎的相關知識吧。

 

  骨髓炎的臨床表現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覆發作,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區域性疼痛,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膿、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採取截肢的應急辦法,致患者終生殘疾。

  骨髓炎預防方法

  1.癤、疔、瘡、癰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繼發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生。因此預防癤、瘡、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對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

  2.外傷感染包括組織損傷後感染和骨骼損傷後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見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積極預防。

  3.對於感染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4.開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已行內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一旦發生感染並蔓延到髓腔後,炎性感染常沿髓內針向兩端擴散,在髓內針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發生,應特別注意首先取出內固定物以控制感染。

  骨髓炎的治療方法

  病灶徹底清除、開放性鬆質骨植骨以及反覆沖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1.穿刺吸引術

  為減輕骨髓腔壓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擴散,對病灶處可進行穿刺吸引,同時還可向腔內注入抗生素。

  2.開窗引流術

  在放射科照片顯示骨質區域性已有破壞及骨髓腔陰影增寬者,可在骨髓腔內積膿的部位進行骨皮質鑽孔或開窗,防止炎症擴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進行創腔的上下給抗生素閉式灌洗治療。

  3.死骨取出術

  對死骨較大,已具備手術時機,將死骨取出,是治療慢性骨炎最常見和最基本的手術方法。

  4.帶蒂肌肉瓣充填術

  因骨腔大為,消滅骨空洞,竇道久治不愈,將較近的正常肌組織鬆質骨充填與缺損處等。

  5.截肢術

  適用於一肢多處骨髓炎,合併多數竇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區域性皮膚髮生惡變者。

  6.大塊病骨切除術

  一般適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顯硬化,或區域性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負重也無重要功能的慢性骨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