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腎中藥方

  說到日常補肝腎,不少人認為中藥效果最好。那麼補肝腎中藥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補肝腎中藥配方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腎主骨,生髓,通腦”,“腎主納氣,腎主水液”“腎開竅於耳”“腎司二便”“腰為腎之府”等等。總之腎臟的健康說明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系統的活力。推薦閱讀:男性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補腎?飲食調理方補腎

  1、白朮***土炒***、青皮、生地黃、厚朴***姜沙***、杜仲***姜炒***、破故紙***微炒***、廣陳皮、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肉蓯蓉各30克,青鹽15克,黑豆***炒香***60克,白酒1500毫升。將前14味共研粉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補腎健脾。口服。每次空腹溫服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主治:脾腎兩虛、男子陽症。忌食牛、馬肉。

  2、紅參30克,海馬15克,鹿茸9克,海溝腎***炙***1對,淫羊藿、菟絲子、肉蓯蓉各30克,韭菜子60克,白酒1000毫升。將前8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過濾去渣,即成。口服。每天晚臨臥前服30毫升。主治: 陽痿不舉、腰膝痠軟、精神倦怠等症。補腎壯陽。

  3、千金祕精方:早蓮蓬、頭粉、蓮花芯、蓮子心各均和。 製法、用法: 碾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一二丸口含。 功用: 任意採戰不洩。

  4、惹意牽裙散:牡丹花、天仙子、天茄花各均和。 製法、用法: 上為末,放在茶酒內與婦人食之。如增產交合後果,蛇床子加倍;增產堅度,遠志加倍;若欲長大,鹿茸加倍;增產射精量,鍾乳加倍。

  5、長相思:澱粉、蛇床子、川椒***去目***、狗骨***燒灰***各均和。 碾為細末,津調塗於玉莖上。 功用: 初交一次,令女刻骨銘心。

  6、浴爐散:香、甘鬆、青皮、荊芥、五味子、蛇床子、朴硝個均和。 製法、用法: 每用一服水二鍾,連根蔥三枝,溫洗***。 功用: 行事興陽。

  補腎中藥

  1、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2、黃芪

  是一種古老的中藥。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

  3、鹿茸

  中藥裡的鹿茸是補腎,益精血,強筋骨的佳品。對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早洩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婦女出現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等症狀時也可以適量食用。

  成藥中蔘茸三腎粉、龜齡集、龜齡丸等,鹿茸均為主要成分。根據現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膠質、磷酸鈣、碳酸鈣等,有雄性激素樣作用,可增進性腺功能,增強機體代謝,消除疲勞;促進潰瘍和創口的再生,加速癒合,並能促進骨折的癒合。

  本品多入丸散劑,每次用量0.6克--3克。

  4、肉桂

  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虛陽浮越。

  5、山藥

  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癧,痔漏。

  6、淫羊藿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溼。用於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溼痺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

  7、杜仲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痠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溼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8、海蔘

  海蔘裡面含有豐富的精氨酸、鋅、酸性粘多糖、海蔘素等活性物質,對於改善男女的腎臟功能有強效。可以改善腦、性腺神經功能傳導,減緩性腺的衰老,激發雌激素,抑制排卵和刺激宮縮。食用海蔘補腎要按照療程食用,堅持早晚各吃一個海蔘,可以改善腎虛,性冷淡等症狀。

  9、肉蓯蓉

  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陽痿早洩,婦人宮冷不孕,帶下血崩,小兒麻痺後遺症以及老年虛弱,病後、產後腸燥便祕者。根據現代研究,肉蓯蓉含有微量生物鹼和結晶性中性物質,有提高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的作用,並能促進抗體形成。本品煎湯內服一日量10克--30克

  10、菟絲子

  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作用,用於腰膝痠痛,遺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藥中滋補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絲子均為主要成分之一。根據現代研究,菟絲子含糖甙、維生素A樣物質,動物實驗有收縮子宮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湯內服一日量10克--15克。

  11、何首烏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繡亦云:“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髮輕身,備極讚賞。”凡是腎虛之人頭髮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痠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12、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洩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藥也”。《本草從新》亦說它能“補脾固精”。《本草新編》中還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藥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洩、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13、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藥材。其功效主要來源於蟲草素,蟲草素能補益肝腎。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藥性考》亦云:“蟲草祕精益氣,專補命門。” 《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冬蟲夏草雖然是一種副作用很少的滋補強壯中藥,但直接用於方劑者不多。凡腎虛者最宜用蟲草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甚至新鮮胎盤等共燉,成為補益食品,更為有益。

  14、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痠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痺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痠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15、蓮子

  蓮子在養心安神、健脾、補腎等方面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歷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同時,蓮子中的鈣、磷和鉀含量也非常豐富,具有維持肌肉伸縮性和心跳節律等作用,蓮子還有鎮靜、強心、改善更年期症狀、延緩衰老等多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