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自我治療方法有哪些

  盆腔炎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婦科疾病,其炎症可能出現在一個部位,也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部位。盆腔炎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自己的治療,那麼你知道盆腔炎怎麼治療才好得快嗎?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盆腔炎自我治療方法。

  盆腔炎自我治療方法

  ***1***取大蒜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一2次直到如面板起泡則停下。還可用鮮活蒲公英250克,搗爛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一2次。

  ***2***將石蠟熔化後裝入28×21釐米的兩橡皮袋內,或將石蠟裝人上述袋內再行熔化,蠟液佔袋裝容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溫度在60-70攝氏度左右,置於患者下腹部或腰骰疼痛部,每次治療30分鐘。15次為一療程。

  ***3***如有盆腔積液可用甘遂未120克,麝香0.1克,連同細麵粉加蜜調成糊,分成4份,每日1份,塗敷下腹部的積液水腫處。

  ***4***野菊花栓,每晚睡前30分鐘將1粒放人肛門內約7一8釐米處。10日為一療程,一般3一4療程有明顯效果。

  ***5***在床單或油布上均勻地鋪上8一10釐米厚的熱砂,取俯臥位,然後將床單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溫,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日為一療程。用於慢性盆腔炎。

  ***6***皁角刺30克、大棗10枚,同煎半小時以上,棄渣取藥液300一400毫升,加粳米30克煮成粥狀,分2次食用。

  ***7***耳穴按摩:選內生殖器、盆腔、腎上腺、內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鐘。每日3一5次。

  治療盆腔炎的常見方法

  1、中藥內服治療

  盆腔炎用中藥治療的時間長,但是由於療效見效太慢,很難被患者堅持,使用該方法的患者,需要堅持治療盆腔炎。

  2、藥物外用治療

  相對於抗生素藥物的單一治療,患者還是應該採用一些臨床的專業藥物治療,目前這方面的藥物裡,國內的婦炎潔,這種婦女外用藥物雖不能根治盆腔炎症,但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盆腔炎的症狀;國外能夠徹底治癒這方面的專業臨床藥物有,外用藥物治療也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女性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使用。

  3、物理療法

  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促進盆腔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但是由於物理治療僅能消除表皮淺層的病原體細胞,起不到修復的作用,且對盆腔炎內壁刺激太大,風險性太高,一般患者不建議採用物理療法治療盆腔炎症。

  4、手術療法

  行單側附件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加雙側附件切除術,此方法一般針對不再生育且病症較重的女性朋友,雖承諾對年輕婦女應儘量保留卵巢功能,但是仍存在風險,不推薦使用該方法。

  日常預防盆腔炎的注意事項

  如果你想遠離盆腔炎的話,一些五個好習慣你一定要記住哦。如果大意的話,會從慢性盆腔炎變成急性盆腔炎的哦,後果非常嚴重。

  一、手術前後預防,遠離人工流產及其它婦科手術後盆腔炎

  分娩、人工流產及上環、取環等生殖道手術時,病原體可經外陰、陰道、宮頸及子宮體創傷處侵入盆腔結締組織及內生殖器其它部分,發生急性盆腔炎。因此,術前三天要避免性交,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手術後多有陰道流血,要禁止性生活,避免游泳、盆浴,直至陰道流血停止、身體復原。最好來過一次正常月經且乾淨後再開始正常性生活,並遵醫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這樣可幫助您遠離婦產科手術導致的盆腔炎。

  二、徹底治癒急性盆腔炎,防止轉為慢性,遷延不愈、反覆發作

  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癒,可轉為慢性,反覆發作。因此,對急性盆腔炎應予以積極徹底地治療,要臥床休息或取半臥位,以利炎症侷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應用抗生素,並配合中藥製劑治療。急性盆腔炎患者不要過於勞累,做到勞逸結合,節制房事,以避免症狀加重。治療不應以症狀暫時緩解作為治癒的標準,要經醫生檢查確定治癒後才能停藥。防止病情反覆,困擾您的生活。

  三、及時治療外陰道炎,防止病原菌上行性感染

  外陰陰道炎是很常見的婦科病。如果您出現外陰陰道的瘙癢、白帶增多、色黃、呈豆渣樣、或水樣、有臭味等性狀改變,就可能是患上了外陰陰道炎,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治療。不要忌醫、自行用藥,更不要聽信小廣告亂投庸醫;延誤診斷及治療,使感染上行擴散,導致盆腔炎。

  四、注意經期衛生,預防感染盆腔炎

  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宮頸口開放。如不注意衛生,可導致病菌上行性感染,引發盆腔炎。因此要避免經期性生活、游泳、盆浴,不要應用不潔衛生墊,防止感染盆腔炎。

  五、注意夫妻生活衛生,遠離性病病原體感染

  盆腔炎多發生在性生活活躍的婦女,尤其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頻繁以及性伴侶有性傳播性疾病者。這與宮頸柱狀上皮外移,防禦機制減弱,並且性伴侶有性傳播性疾病時容易通過性交受到感染有關。因此,要注意性生活衛生,性生活前後用清水清洗外陰部;如患性傳播性疾病,治癒前,禁止性生活,遠離性病病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