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脖子上起紅疙瘩的原因

  有些寶寶膚比較敏感,臉上經常莫名其妙的就長一些小紅疙瘩,那麼是什麼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1、遺傳過敏體質,遺傳的過敏體質是嬰幼兒發生溼疹的主要內在原因。特別是直系親屬有溼疹或者其他過敏症狀的,寶寶出現溼疹就最為常見了。

  2、日常飲食成為過敏原,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等食物中的異種蛋白成分,食品新增劑、防腐劑、保鮮劑,飲料等可作為過敏原而引起溼疹。如果嬰兒食用了含有農藥、飼料等新增劑食品或者是含有加工的防腐劑食品的話,則是會引起小紅疙瘩的出現。

  3、生活環境因素刺激,不光是食物,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氣候變化、室內溫度過高、衣著被褥過暖、過度溼熱或寒冷以及用肥皂熱水洗浴過勤,也可刺激發病。人造織物、與衣著有關的印染劑漂白劑、防蛀劑、防黴劑等。

  4、新生嬰兒營養不周所致,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期,由於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發生脂溢性溼疹。

  5、其它常見原因,周圍環境中的花粉、塵蟎、動物皮毛或毛織品、甚至出牙、種痘及預防接種等都可引發或加重過敏症狀。

  嬰兒脖子上起紅疙瘩的護理方法

  1、使用適用於嬰兒專用的溼疹藥膏以止癢和抗過敏。

  2、避免再刺激,常見的外源性再刺激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熱水燙,用藥不當等。對脂溢型溼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去掉。

  3、如果溼疹寶寶出現發熱、面板紅腫加重、流出黃色膿性分泌物或淋巴結腫大等情況,提示寶寶的溼疹已經發生感染了,不能自行服抗生素,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抗生素。

  4、對特殊型別的蟯蟲溼疹,除區域性治療外還需治療驅蟲病,驅蟯蟲的藥物多數在2歲之內是不允許服的,所以只能通過注意衛生去除蟯蟲,好在驅蟲的壽命只有20-30天,家長只要連續1個月每天將寶寶的衣褲、床單等用開水燙洗,玩具徹底消毒,寶寶的手勤洗,不把手放在嘴裡,就能夠切斷驅蟲的途徑了。

  5、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媽媽在平時忌吃辛辣的東西,挑選的食材和水果要避免引起上火,如少吃牛羊肉、桂圓、荔枝等。另外,一些可能會導致面板過敏的也儘量不要吃,比如魚蝦蟹等。如果寶寶喝的是奶粉或牛奶,可以將牛奶煮的時間稍微延長。在給寶寶餵雞蛋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不滿半歲的寶寶吃蛋白,因為不容易消化,可以只給寶寶吃蛋黃,而且寶寶的食物不宜過鹹。平時讓寶寶多喝水,儘量定時定點給寶寶補溫開水,每次不要多。

  6、在給小寶寶的日常面板護理中,爸爸媽媽們應做到如下幾點:勿用熱水洗澡,改香皂為沐浴露,洗浴後趁面板潮幹大面積塗潤膚油***矽霜、鬱美淨***;建議母親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膩食物;避免毛織品直接接觸面板,對皮損處應避免熱水及肥皂的刺激;嬰兒期應特別注意調整飲食,餵奶過飽、營養過度均會導致消化異常,加重溼疹。

  嬰兒溼疹的預防護理

  1、患兒應該每天洗澡,保持面板清潔和溼潤,但是水溫不能過高,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忌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痂皮較厚者,宜先用消毒麻油溼潤,再擦掉痂皮,切勿硬性剝除。

  2、儘量避免搔抓和摩擦,衣著宜寬鬆,不宜太厚,穿棉質衣物,避免接觸毛織、化纖衣物。

  3、母乳餵養者,母親不宜食辛辣、燥熱、魚腥、牛羊肉等發物;患兒忌新增蝦、蟹、魚等易過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