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

  有哪些?為了使你能夠成為明年的高考狀元,小編精心準備了往年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安徽理科狀元:耿 泉

  畢業中學:安徽省靈璧一中

  高考總分:688分***含加分10分***

  單科成績:語文122分、數學134分、英語138分、理綜284分

  考入:清華大學電子資訊科學類

  【物理類比模型法】

  物理學習首先掌握好書本上的定理、知識點,不犯概念上的錯誤,例如分清“慣性”和“慣性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其次是“類比模型法”——掌握各種物理模型,像“動量定理”中的人船模型,“動容定理”中的子彈打擊木板模型,類平拋運動模型,等等,很多複雜的高考題都是由其演變或綜合而成的,所以平時要多做題訓練自己的這些基本知識模型掌握能力。平時我很注意訓練這些模型問題,通過做一些題目來加強對這些模型問題的訓練。這樣在高考中只要明確這是什麼模型,你就可以很快找到解題的方法。

  2.山東理科狀元:張振

  畢業中學:山東省棗莊八中

  高考總分:717分***含20分加分***

  單科成績:語文125分、數學133分、英語146分、理綜293分

  考入: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

  【化學一般加特殊法】

  我學習化學的方法是一般加特殊法。化學學習中,元素的性質和化合物、單質的性質是很重要的內容,這些內容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而且看上去比較混亂,直接記憶往往也會有一些困難。一般加特殊法中的“一般”是指共性,比如說某一族元素共同的地方,“特殊”是指個性,比如某些單質不同於其他單質的屬性。一般加特殊法主要是利用元素週期表,通過元素週期率將每一週期和每一族的元素的共性集中記憶,然後單獨記憶每一種元素或者是單個化合物的特性,這樣就可以減少記憶量,提高記憶的準確度。比如元素週期表的第七族是鹵族元素:氟、氯、溴、碘。這四種元素的單質以及化合物的性質比較多,不容易記憶,比如一些顏色和狀態的變化。通過這種方法就可以比較容易地記住。

  3.北京理科狀元:陳秀野

  畢業中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高考總分:687分

  單科成績:語文122分、數學137分、英語140分、理綜288分

  考入:香港科技大學生化專業

  【生物常識積累法】

  對於高二或將上高二的學生,學有餘力者應該回頭看看初中的生物書,因為高中生物課程是預設大家初中學過生物的,但初中時可能很多同學學得不是很認真,而高中生物的教材和一些題目都預設大家還記得初中的生物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掌握各種“常識”的人***對於講不出道理的生物題的簡單解釋常常是 “這是常識!”***,做生物題時容易有優越感,而且不管題目怎樣出,成績通常都會穩定在不錯的水平。而對於大部分人,因為各種並不常見的“常識”常常在題目中出現,如果有比較好的習題積累,到高三後期生物常識的掌握基本上也沒問題了,但這需要你平時做有心人,隨時隨地積累,甚至反覆記憶。其中許多是生物的基礎知識,打基礎就要不惜像學“文科”一樣老老實實地背。當然在背誦積累的時候也要掌握技巧。

  4.貴州理科狀元:羅遠航

  畢業中學:貴州省興義一中

  高考總分:699分

  單科成績:語文132分、數學140分、英語137分、理綜290分

  考入:清華大學工商與管理系

  【圖表記憶法】

  所謂圖表記憶法,就是把一本書上的知識濃縮為一兩張表,當你在看圖表的時候所有的知識點都能反映在腦海當中。以化學中的氮元素為例,製表時可以以氮元素為核心,然後劃分出幾個分支,比如氮氧化物***硝酸、銨鹽、氨離子、氨氣***和金屬氮化物兩類。通過它們的互相轉化,你就會發現氮元素這一章所有的知識你都可以基本掌握住。理綜三科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都可以運用這樣方法。圖表記憶法中圖表的獲取有兩種途徑,一是參考書,一般的參考書都會列出一些圖表,你可以運用這些圖表來幫助自己記憶;二是自己畫圖表。因為要經過自己的思考,所以通過第二種方式所掌握的知識、所記憶的程度都比第一種要好得多。自己畫圖表惟一的弊端就是花費時間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