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五位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

  高考狀元都是在無數的高三學子中脫穎而出的高考成績最優秀的那一群人,那麼到底是什麼鑄就了他們的與眾不同呢?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瞭解一下五位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吧。

  方法一:博覽群書分自高

  明英男,女,18歲,東北育才中學高三·六班學生,今年以680分***其中10分為遼寧省生物比賽一等獎加分***榮膺瀋陽市高考第一名。曾先後獲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英語比賽二等獎,全國生物聯賽遼寧賽區一等獎,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高考成績:英語131分,語文115分,數學137分,大綜合287分,加分10分,總分680分。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

  明英男從小涉獵廣泛,《史記》之類的圖書早已被她當成文言文閱讀資料讀過好幾遍了,這樣一來,她的文、史兩方面知識就都加強了。對於政治科,她認為應該多注意一些時事政治方面的資料。對於英語,她主要是在背單詞方面下功夫,她一般是將單詞先寫下來,再讀幾遍,晚上睡覺前再讀幾遍,估計也就背下來了。對於生物、物理、化學3科主要是把書看透,跟住老師;對於數學,關鍵是培養自己一種思考方法,想想究竟有多少種方法可以解開這道題。當然,她還透露了自己在學習語文方面的一點點心得:注重積累,將練習冊上的題一道不差地做出來。

  據瞭解,她一直都保持著6時起床,22時睡覺的習慣。她說:“我從不在23時以後睡覺,那樣白天我會打盹的。我認為良好的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高三上學期,復旦大學希望能夠免試錄取明英男,她的老師和母親都勸她,接受保送升復旦大學的機會。然而,明英男在權衡再三之後,不願放棄這次與天下學子一爭高下的機會,為了這次高考她已準備了12年,現在高考近在咫尺,她不忍放棄……最終她謝絕了復旦大學的邀請,邁進了考場。

  方法二:選取精要學習技巧

  牟欣夢,女,大連第24中學高三·十二班學生。曾於2002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高考總分675分***包括加分10分***,數學為滿分150分,摘得大連市2003年高考第一名。填報的志願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牟欣夢平時上課的時候特別注意聽講,她說,老師講的知識都是精華,對學習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其次,她特別講究學習質量和方法。比如,她平時學習的時候,並不是搞題海戰術,相反,她做的題並不多,但是她每做一道題,都會認認真真地去考慮這道題中的每一個知識點,並且再三進行比較,這樣學習的知識就很牢固。另外,她覺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牟欣夢的班主任說,小牟的學習成績一直十分穩定,她學習的最大優點就是學習習慣好,學習效率高,這一方面是因為小牟的天賦很好,另外她在接受知識時注意力非常集中,這使得她學習起來不僅不累,還很輕鬆。為此,他還曾在班級裡推廣過小牟的學習經驗。

  “天再高又如何,踮起腳我就靠近太陽。”這是牟欣夢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她就是這樣自信地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高考雖然結束了,可現在她仍然沒有把學習丟在一邊,每天都會學習英語、看看英文原版電影。她說,她要通過這幾個月的時間好好地學學外語,再給自己充充電,準備迎接嶄新的大學生活。

  方法三:戰勝自我終取勝

  王小書,女,18歲,巴蜀中學高三學生。高考總分656分,其中語文127分、數學140分、英語132分、文綜合257分,奪得2003年重慶市高考文科第一名。

  在接受採訪時,王小書說,高三學習很苦,根本沒有時間像初中或高一、高二那樣去玩,高三是“熬”過來的。高三這一年裡,每天休息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感覺好累。

  “舉個例子,三年前我為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北大,而到了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我已經降低目標了,只要能上大學就可以,我發誓決不復讀,因為實在太辛苦。每天,我被大量的作業累得‘支離破碎’。有一天晚上我實在撐不下去了,回家後撲到媽媽懷裡,嚎啕大哭。在這之前,我從沒有因學習而哭過。”

  “在我的心態最疲勞的時候,老師、同學和媽媽幫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晚自習後,有位老師為我們講了個故事說:舉重運動員在舉重的時候,最累的時候不是剛舉起和最後升直的時候,而是正在舉的時候,但是如果咬咬牙堅持那麼一下就挺過來了。老師說,我們就是一群正在舉重的人。老師的這個比喻,為我增添了信心。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戰勝了自我,就可以戰勝一切。”

  “我和同學之間也相互鼓勵,一天早上我在出租車上聽到一首歌‘陽光總在風雨後’,推薦給同學,我們每人唱了一句,錄下來鼓勵自己。”

  我們學校還有一位女生一直與我的成績不相上下,她是我的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我的朋友。開始她成績一直比我好,後來我決定用一些時間來練‘內功’,最後兩次考試我就略勝一籌。我們是‘良性競爭’,常在一起討論學習上的問題。我很感謝她,競爭讓我感覺有動力。”

  方法四:每朝每夕不放鬆

  曹悅,南通市一中高三學生,高考總分697分***含20分的競賽加分***,摘得江蘇省高考桂冠。

  曹悅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其實並沒什麼“祕訣”,高中三年,他一直都是很平穩地在前進,如果說真的有什麼“絕招”的話,那就是自己一直很喜歡看一些文學方面的書。談到這一點,曹悅是這樣解釋的:雖說自己是理科生,但文學對他幫助卻是很大,因為各類文學書刊大多是感性思維,可以促進人發揮想象力,而這點正好和理科“多思”的要求很貼近。可以說,文學幫助他完善了自己的思維。另外一點可以稱為“祕訣”的就是自己平穩學習,從不“掉隊”。曹悅說,這就好比是長跑,如果你一直是在勻速跑的話,經過一段適應期之後你就不會感覺到累了,但是假如你是“變速跑”,那就會感到吃不消,就會覺得學習壓力大,甚至對“長跑”產生恐懼感。曹悅自己在學習上就一直堅持“勻速跑”,所以覺得學習是件很輕鬆、很快樂的事,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曹悅還說,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學習中,整天只圍著書本轉,也不明智。儘管自己平時話少一點,但絕對不是“木頭”。他說,自己平時比較喜歡詩歌朗誦和唱歌,學校舉行詩歌朗誦比賽和歌詠比賽時,自己一般都是領誦和領唱。健康有序的課餘生活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曹悅的爸爸告訴記者,自己是個普通工人,沒有太高的文化,不能給兒子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更大的幫助,惟一能做到的就是教會他“凡事要認真”。作為幼兒教師的媽媽談得更多的則是如何教會兒子“與人比”。曹媽媽說,因為從小學開始,曹悅就經常參加一些競賽,而且是一參加就獲獎,很多時候同事們都對她說應該獎勵一下兒子,但她沒有,她說如果獎勵,很容易養成兒子為“獎勵”而學的心態,她只是告訴兒子,千萬不能因為有了一點成績而驕傲,在學習中就是要和別人比,和別人爭,如果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的話,那隻能成為又一個“仲永”。

  儘管爸媽不誇獎曹悅,但也從沒給過曹悅太多的壓力。曹媽媽說,一直以來曹悅都比較自覺,所以倒沒有格外對他提過什麼要求,在這點上還真的是比較“省心”。不過,曹媽媽可不是真的就“省心”了、不管了。三年來,她沒少和曹悅的老師打交道。曹悅的班主任告訴記者,曹媽媽是三年來和老師交流得最多的家長。

  方法五:研究錯題提高快

  辛旺,內蒙古自治區北方重工集團第三中學高三學生,以669分的高考總成績奪得了內蒙古自治區2003年高考理科第一名。目前已被清華大學預招。

  在辛旺家的牆上掛著兩幅勉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天才在於勤奮,聰明在於積累”。辛旺坦然地說,學習時刻不能放鬆,要有一種學習的狀態,長期的積累和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關鍵。辛旺還總結出了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他專門準備了多個“錯題本”,“錯題本”上記錄著平常學習中各科做錯的題,而且他總是反覆看,這樣會起到查缺補漏、事半功倍的效果。辛旺還經常給老師們出難題,勤學多問也是他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

  辛旺的父母都是搞建築工程的。為使兒子安心學習,父母不僅為辛旺選擇了一所好的學校,還把家從郊區搬遷到市區學校附近,為辛旺提供了一個比較寬鬆的學習環境。6年的中學生活中,父母中總要有一方在學校旁的租房中陪兒子度過,為兒子洗衣做飯。父母關心兒子的學習生活,但從不束縛他,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有時,父母因為忙沒見到他,會給他留個紙條,但在內容後會註明“僅供參考”。父親辛廣照認為,孩子與他們是平等的,是朋友式的,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同時辛旺無論什麼事也總要和父母互相商量。每年學校假期,父母都要領著兒子到全國各地去旅遊,曾多次踏訪過北大、清華等高校,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能開闊視野,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辛旺不僅品學兼優,而且全面發展。除了學習,辛旺鋼琴彈得好,籃球打得不錯,計算機玩得好,體育、文藝等業餘愛好樣樣都行。”班主任侯必文認為,辛旺成為高考第一名並非意外,正是這多方的愛好興趣潛移默化地成為他的學習動力。高中三年,辛旺參加了省級以上的各學科競賽,而且全部都拿回了獎,這讓老師們驚訝不已。為人樸實善良也是辛旺的一個優點,高中三年他一直當班長。今年高考,辛旺本來各科總成績取得了649的高分,由於曾在省級的科技創新大賽中獲過獎,總成績增加20分。侯老師感慨地說:“學生的業餘愛好並不會影響其學習,全面發展才是當今素質教育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