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臨床表現

  說起扁平苔蘚,我們肯定都或多或少有些瞭解。那口腔扁平苔蘚是什麼病因?口腔扁平苔蘚的症狀是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

  1、白斑。有白色或白堊色的斑塊,粗糙稍硬,有時會有溝紋或者溝裂,病損一般不發生在單個或少數幾個乳頭,病理的檢查對疾病鑑別有重要意義。

  2、患者一般多無自覺的症狀,常偶然發現。有些患者遇辛辣、熱、酸、鹹味刺激時,區域性敏感灼痛。有些患者會感黏膜粗糙、木澀感、燒灼感,口乾,偶有蟲爬、癢感。

  3、還有水皰的發生,呈現粟粒狀的症狀出現,比較常見於軟顎,有時也可發生於其它部位,但是水皰容易破裂,但生長的也快。

  4、丘疹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症狀,大小像針頭似的,有些凸起,有時會見到伴白紋的頰粘膜和皮脂腺異位症,會相混淆,因為這二者可以同時存在。但是後者顏色為淡黃色顆粒,有時可以一塊生長,也可以散在生長,一般都隱伏於粘膜下,但除了一些比較淺表的外。

  口腔扁平苔蘚原因是什麼

  1、內分泌因素

  扁平苔蘚病的女性患者一般較多,扁平苔蘚的病因與妊娠、更年期以及一些影響內分泌功能的藥物有關。患者雌二醇和睪酮的含量大多低於正常人。

  2、精神神經因素

  是常見的扁平苔蘚原因。患者因環境、家庭、工作,個人生活等各種方面的原因,身心活動受影響,精神受到創傷,緊張、焦慮、憂鬱等,使機體發生心理、病理和生化代謝等一系列的變化、產生失調和紊亂而導致疾病。

  3、微量元素

  近年來注意到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具有特異的生理功能及與扁平苔蘚的病因的關係。如缺鋅的小鼠的粘膜會發生不完全的角化,棘層增厚,上皮可能會有不典型增生。

  口腔扁平苔蘚的5個治療偏方

  1、雙地苔蘚飲

  功能主治:功能滋陰養血,疏風潤燥。主治單純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熟地、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白蘚皮、黃芩、香附、懷牛膝、旱蓮草,水煎服。

  方以生地、熟地為君,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為臣,重滋陰養血,祛風燥,補血虛;白蘚皮、香附、旱蓮草力佐,補腎陰,強筋骨,行氣血;並用懷牛膝為使,引火歸元,引血下行,引藥入經。君臣佐使配伍精當,不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蘚區域性症狀,且可調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狀況的效果。

  2、九味消蘚飲

  功能主治:健脾祛溼,養陰清熱,補腎。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黨蔘、石斛、山萸肉、玄蔘、生薏米、茯苓、苦蔘、黃芩,水煎服。溼重者加車前子、知母;熱盛者加黃柏。

  久病必虛,常傷脾胃腎氣。脾虛溼困,腎虛氣化不利,因而水溼內停,泛於肌表,現為白紋,溼重則潰瘍糜爛,反覆發作而又不易收口。本方用生薏米補脾胃之氣,山萸肉補腎氣,黨蔘補元氣,使先天后天之氣均得補益;又用茯苓健脾利溼,苦蔘、黃芩清熱燥溼,有較強的祛溼功效;為防燥之太過,配以生地、玄蔘養陰之品,使氣有所補,溼有所除,陰陽調和,則病情得以緩解。本方所用藥物據現代藥理研究有調節免疫、增強消化和廣譜抑菌作用,因此對促進潰瘍糜爛的治癒有顯著效果。使用本方時,若能同時配合以區域性用藥,則效果更佳。

  3、活血治蘚方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去腐。主治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盤狀紅斑狼瘡等口腔斑紋病變。

  處方組成:丹蔘、川芎、雞血藤、鬱金、赤芍、桃仁,製成片劑。每日3次,每次4片。飯後口服。2個月為1療程。

  本方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口腔扁平苔蘚。方中丹蔘、赤芍、雞血藤養血活血;桃仁破瘀散結;鬱金行氣理血;川芎調和氣血。諸藥並用,能改善機體血液迴圈。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經用本方後,患者微血管內血流加快,流態趨於正常,並有炎症細胞滲出減少、基礎細胞再生等組織學改變,說明本方對消除炎症、促進糜爛癒合和白色斑紋消失確有效果。

  4、烏蛇祛風湯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活血化瘀。主治萎縮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烏蛇、荊芥、防風、蟬衣、黃連、黃芩、銀花、連翹、赤芍、丹蔘、丹皮、茜草、甘草,水煎服。血瘀症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當歸尾。

  血虛生風或外感風邪都可導致血脈不和,氣機不暢,肌膚腠理不利,使粘膜面板失卻濡養而呈脫屑、萎縮。本方所用烏蛇有祛風溼、通筋絡之功;加之荊芥、防風、蟬衣祛風除邪,鞏固營衛,能有效抵禦外邪;赤芍、丹蔘養血活血;丹皮、茜草涼血、清血分熱;黃連、黃芩、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能清除血毒,活血化瘀。御外兼有清內,異曲同工,都能起到清除廢物、加強供養的作用,使病變部位的代謝活動得以恢復正常,從而萎縮、充血、白紋等症狀自除。本方多寒涼發散藥物,故體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