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設計

  《將相和》是一個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要如列傳》改寫的,被選入12冊第三單元,是一篇精讀課文。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發生、發展和結果。讚揚了藺相如勇敢、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讚揚了兩人愛國的好思想。

  二、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人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能抓住人物特點,搞清各段之間的聯絡及各段與整篇的關係,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複述“負荊請罪”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瞭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絡。

  四、教時安排:三課時

  五、課前準備:掛圖、小黑板、佈置學生預習

  課前預習:

  1、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理解課後第4題中帶點的詞;

  2、按“預習”弄清題意,給課文分段,起小標題;

  3、再讀課文,思考課後第1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在預習的基礎上,從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組織分段;仔細閱讀第一大段,開始接觸第二大段。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新詞,分段,講讀第一大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問分析檢查預習情況

  1、將相和:廉頗和藺相如同心協力。比喻文官武將團結一致,共同把國家的事情辦好。

  2、簡介匯入:這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靜,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寫了三個小故事。哪三個小故事呢?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1、掌握生字詞;

  2、給課文分段,弄清課文講了哪三個小故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指導讀準“允”“yun”不念“run”;要與“充”區別;

  指導書寫“廉”“廣”部,剩10畫,不是8畫。

  2、課後第4題的詞,理解帶點的詞。

  3、課文主要講了哪三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

  4、提問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學習第一段:完璧歸趙

  1、齊讀第一節,思考:這節與下面三個故事有什麼聯絡?***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背靜。三個故事都是在這樣的歷史背靜下發生的。***

  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期。

  趙國處在秦齊兩大國之間,因此軍事、外交方面的措施,關係國家興旺的重大意義。

  2、指名讀2、3節,解釋“和氏璧”;

  思考回答:趙王接到信為什麼非常著急?

  3、齊讀4、5節

  藺相如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6節

  4、藺相如是怎樣造成秦國理屈,完璧歸趙的?

  ***1***出示掛圖,學生自讀8、9節,把畫中藺相如的動作詞打點;

  ***2***指名口述過程

  ***3***這表明藺相如有怎樣的精神?***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鬥爭精神***

  5、結果怎樣?齊讀第10節

  ***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職,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為最高一級的大夫。

  五、小結“完璧歸趙”的前因後果

  ***起因是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結果由於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而完璧歸趙。***

  六、自學下兩個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學習第二、三大段,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後果,搞清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絡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瞭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指名說說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的前因後果。

  二、明確本課學習內容。

  閱讀思考:***小黑板***

  1、你會提出什麼問題?

  2、弄清每個小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3、藺相如、廉頗是怎樣的人?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默讀、思考

  2、你會提出什麼問題?

  質疑解難:瑟——古時候的一種彈奏樂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們把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為幾個重點討論。***出示小黑板***

  ***1***誰為什麼提出澠池會?

  ***2***趙王決定怎樣?

  ***3***藺相如為什麼逼秦王擊缶?

  ***4***秦王擊缶後,為什麼“不敢把趙王怎麼樣?”

  3、逐問題討論

  答***1***:指名讀11節,此時將相關係怎樣?***和***

  答***2***:指名說***秦王叫趙王鼓瑟並叫人記錄,表示秦趙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趙國。藺相如逼秦王擊缶,也叫人記錄,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答***3***:指名讀14節***藺相如逼秦王擊缶是為了維護趙國尊嚴。***

  答***4***:***因為秦王知道了趙國文官藺相如的厲害,所以他不敢把趙王怎麼樣。***

  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齊讀第15節藺相如立了什麼功?***他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所以趙王封他為上卿。

  四、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個故事。

  1、學生小聲自讀,思考總要求。

  2、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學生互問***

  歸納問題***出示小黑板***

  ***1***廉頗為什麼不服氣?

  ***2***藺相如是怎樣做的?他為什麼避著廉頗?

  ***3***廉頗為什麼負荊請罪?

  3、小組討論

  4、逐問題討論

  答***1***:指名說讀第16節***藺相如職位比廉頗高。***

  答***2***:指名說***藺相如避著廉頗***為什麼?指導讀藺相如說的一段話,體會他是為了趙國,心胸開闊。

  答***3***:***出示掛圖***指名讀第18節***誠意和好、勇於改過***

  5、說一說故事的前因後果

  結果中哪個詞點了題意?***同心協力***

  6、說說藺相如、廉頗是怎樣的人?***見板書***

  藺相如為什麼會機智勇敢、心胸開闊?***愛國***

  廉頗為什麼會勇於改過?***愛國***

  7、思想教育:我們平時,只有全班同學團結一心,才能把班級工作搞好。

  五、練習:指名說原因、結果,然後同桌互說。

  板書設計:

  11、將相和

  廉頗 藺相如***齊心協力***愛國

  完璧歸趙 立功 機智勇敢

  澠池會見 再立功 心胸開闊

  居功自傲 負荊請罪 勇於改過

  ***原因******結果******品質***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

  2.質疑激趣。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

  “將”和“相”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為什麼和好?

  二、初讀感知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簡單介紹歷史背景。

  3.快速瀏覽全文,把“將”、“相”的名字用________畫下來。同時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一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

  三、理清層次

  1.這三件事情分別用了哪幾個自然段來敘述的?根據提綱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四、深入研讀

  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由和轉向不和的原因是什麼?課文中哪裡開始寫到了不和。

  “我廉頗功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麼?***廉頗內心的不滿……***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這樣下去,廉頗和藺相如遲早有一天會鬧僵,到那時,趙國可能將國將不國了。你現在的任務是勸服正在氣頭上的,什麼也聽不進去的廉頗。為了勸好,老師建議大家讀讀全文,看看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張嘴,沒什麼能耐?

  3.出示學習提示:

  ***1***學習任務:一邊讀一邊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學習建議:建議大家先劃出重點句子或重點詞揣摩人物特點,並感情朗讀,然後採用擺事實或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服廉頗。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從藺相如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藺相如的特點;也可以從趙王和秦王的表現跟藺相如作對比,從而體會藺相如的特點。

  4.學生自主研讀課文

  5.交流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設計反思

  《將相和》一文是第十冊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藉助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因此在課文的教學中我採用的以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藉助過渡句,理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基本關係

  1、學習單元提示,學生通讀課文找到文章過渡句,結合上面對“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個故事?

  和不和和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發展原因

  這一環節側重讀的訓練,以讀懂為基礎,向讀深、讀透發展。把學會讀書作為一個訓練訓點來抓:因為讀書能力是語文素養基本內容之一。

  2、細讀三個故事,自學討論,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後果,學生參與板書。

  3、在找到三個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領會每個故事之間的因果聯絡。

  二、讓學生在開放作業中學會合作

  開放式作業要打破作業內容和形式的封閉性,要突破單純注重知識和智力的侷限,就不能拘泥於教材,而應根據教材拓展延伸,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靈活多樣,特別要重視小組的集體學習。

  1、展開想象,補充課文的空白內容:

  出於表達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敘述比較簡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簡略進行補充練習。教學《將相和》時,我讓學生補寫廉頗負荊請罪時的神態、言行以及藺相如的態度。這些練習處在特定的情境中,內容又與課文緊密相連,故學生很樂於展開自己的想象,也易於學生接受。

  2、課內外結合,開展辯論:

  學習了《將相和》之後,我精心設計一道辯論題:究竟藺相如的職位應該不應該比廉頗的職位高?要求學生課後準備,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我欣喜地看到,學生都在積極地為辯論賽做準備,他們翻閱圖書雜誌,上網查詢資料,合作擬定發言提綱,分組討論交流,推薦參賽選手,樂此不疲。辯論賽進行得很激烈,通過辯論,同學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將相和,國則安;將相不和,國則危。大敵當前,將相以國家利益為重,共同抗秦,實乃千古流傳的佳話。更有學生能聯絡班級實際、社會現實談齊心協力、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積極性很高,在準備與研討過程中學生鞏固了課本知識,學會了互相合作鍛鍊實踐能力,這種開放式作業通過合作完成,較好地消除了學生對作業的枯燥感、無奈感、讓更多的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藉助課本劇形式,加深人物形象

  通過上面幾方面的學習,學生對兩個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認識,但是要想真正領悟品質還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為此,我大膽地請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故事或一個角色進行表演,不必強求要達到什麼效果,學生理解的深淺也可以不一。因為作為表演的同學來說,實踐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體驗;對於觀演的同學來說,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實在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