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的生命閱讀答案

  《廢墟上的生命》這篇文章從樹和狗與老鼠、蛇、昆蟲對比的角度,強調要懂得堅守,不要輕易改變人格操守,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廢墟上的生命》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廢墟上的生命》程相崧 原文閱讀

  ①機器轟鳴著,那些房子轉眼間便成了廢墟。

  ②很快便有幾個拆遷工人把殘存的鋼筋、木料、完整的磚塊挑揀出來,歸類,碼垛整齊,接著幾輛三輪車把歸類後的東西裝上載走,然後他們坐下來喝幾口水,等著塵埃落定,再進行下一撥工序。

  ③此時我分明聽到自己在懇請他們停下,可那聲音卻細若遊絲,在廢墟上空飄蕩,和那些漠然的面容似乎有天然的隔閡,因為他們都只活在當下,不屬於過去,也不向往未來。他們當中誰還會記得這裡曾經是一個個家?這裡曾經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有鍋灶,有飯菜,有熱炕頭和炕頭上的夢;這裡曾經讓一個個外出上學和打工的年輕人魂牽夢繞。而現在,這裡只有廢墟,風穿過這片廢墟,發出像穿過荒原一樣的尖利呼嘯。

  ④現在站立在這些廢墟上的生命,還有那些樹:棗樹、香椿樹、石榴樹、柿子樹。這些樹並不珍貴,就像每家都要有廁所、廚房一樣,每家都要栽些這一類的樹。葉落歸根,這些樹是不會離開了,它們還在用自己一身的碧綠守候著腳下的土地。

  ⑤和樹相伴的還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不是所謂“釘子戶”,那些人早已滿足地離開了。這些老人一想到自己的父親、爺爺還有那些跟自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人百十年來都深深地紮根在這塊土地上,他們就被一種想法折磨:如果離開這塊土地,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擁有什麼。如果上了高樓,便可能一輩子都下不來了。縱使下來,也是被年輕人揹著,喪失了尊嚴,像一個被人抱在懷裡的嬰兒。想到這裡,老人們便哭了。但是年輕人並不這樣想,他們沒有老人那份對故土的眷戀,一切儀式都迫不及待地簡化到極致:放鞭炮,僱輛搬家公司的車,找上人,帶上值錢的傢俱和電器,說走就走了。

  ⑥其實,站在這裡的每一棵樹,都能講出一段感人的故事,它們記得年輕的媳婦進門之後,倚在它們身上說話時候的羞澀模樣;它們更懂得自己身上承載的中國人樸素而簡單的夢想,棗樹包含著早生貴子的福夢,石榴則寄託了中國人多子多福的夢想。於是在時光的催促下,年輕的媳婦被催成了婆婆,再接著婆婆的媳婦又熬成了婆婆。孩子們在樹下玩耍,揹著書包去上學,回來之後便在樹下喝水,寫作業……今年的棗子還掛在枝頭上,青著,它們或許已經等不到成熟了。而從前那些外出上學或者打工的遊子,上了火車,翻開揹包,便會看見家人塞進包裡的紅棗和石榴。於是家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記憶,便都如同放電影一樣,伴著鐵軌聲,一幀一幀地慢慢放映著……

  ⑦在這些房屋被夷為平地的那幾個晚上,總是有幾條毛都有些脫落的狗在廢墟邊上狂吠。那是些找不到家的流浪狗,它們不停地吠叫,令附近居民樓上的住戶焦躁不安。於是住戶們叫來保安,將它們誘騙進尼龍袋子裡,然後這些流浪狗被憤怒的人們踩踏踢打。可即使這時候,它們還在淒厲地呼喊著自己的家園。

  ⑧當然,除了這些樹,和人們曾經生活在這些院落的,還應該有其他的生命,像老鼠、蛇和昆蟲。毛老鼠跟人類一起共處了幾千年,但它們見異思遷,重利輕義,在人們陸續搬出這片房子之後,也便倉皇地追隨著人們的足跡而去。蛇更不用說,它們比人們跑得還快。昆蟲是常在鍋灶邊啃噬散落的飯粒的,但自從鍋灶冷寂了之後,便再也聽不到它們的歌唱了。廢墟上的那些樹啊,真是寂寞極了,但連這寂寞,也在一分一秒地慢慢損減著了。

  ⑨這些樹仍舊站在那裡,朝廢墟上望著,望著……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廢墟上的生命》閱讀習題

  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選對兩項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有選錯的0分***

  A.文章列舉了老人、樹、流浪狗等始終堅守在廢墟上的生命,表現了他們對故園的眷戀和對固有生存方式的堅守。文章結尾用“樹”“朝廢墟上望著,望著”深化這個主題。

  B.文中寫作者看到那些房子轉眼間便成了廢墟,拆遷工人將拆下的東西運走,作者請他們停下的聲音“卻細若遊絲,在廢墟上空飄蕩“,是因為“我”的求無人傾聽、無人在意。

  C.文中的老人失去腳下這片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託,一無所有,他們主要為將來的物質生活沒有著落而憂慮,因此他們不願意離開故土。

  D.文章以拆遷的一處廢墟作為典型場景,描寫了它的過去和現在,涉及各種不同的人和事物,並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樹、狗等物人的情感,極具感染力。

  E.文中描述了拆遷之地的廢墟、灰塵、噪音等,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盲目拆遷的憂慮,同時對青年人外出打工、對故園漠不關心等重利輕義行為的批判。

  17. 文章第②段作者寫一些人在廢墟上忙碌的情景,有什麼作用?***4分***

  18. 文章第⑥段在修辭手法的運用與敘事技巧的運用上各有怎樣的特點?請具體分析。***4分***

  19.文章從多個角度向讀者傳達了作者的思考,請任選兩個角度結合作品簡要探究。***8分***

  《廢墟上的生命》閱讀答案:

  16. CE

  17.答案:①內容上表現了這些人漠視廢墟上的生命的麻木心理;②結構上與下文作者回憶的廢墟上曾有過的一幕幕溫馨美好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4分***

  18.答案: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述樹和人的親密關係,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過去的溫馨歲月,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以時間為順序,講述了女子從年輕的媳婦變成了年邁的婆婆、樹下玩耍的孩童變成了外出的遊子的過程,使文章充滿了懷舊的情愫。***4分***

  19.答案:角度一:從拆遷工人的角度,強調應該留住生活的溫情,尊重生命的存在。

  角度二:從老人和年輕人對比的角度,思考人應該活得有尊嚴,留住生命的記憶;

  角度三:從樹和狗與老鼠、蛇、昆蟲對比的角度,強調要懂得堅守,不要輕易改變人格操守***任選兩個角度,言之成理即可。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