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怎麼補

  補鈣一直是中國人很關注的問題,其實飲食補鈣最靠譜,小編就來告訴您補鈣的食物有哪些,快快看看吧!

  補鈣的前十名食物

  第一名:芝麻醬

  很多人以為鈣含量最豐富的是牛奶,其實在日常食物中含鈣量最豐富的是芝麻醬。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防止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第二名:蝦皮

  蝦皮的含鈣量很豐富,僅次於芝麻醬。蝦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老年人常食蝦皮,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老年人的飯菜裡放一些蝦皮,對提高食慾和增強體質都很有好處。

  第三名:牛奶

  牛奶的營養成份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常見的普通牛奶是補鈣的最佳奶類。

  第四名:乳酪

  奶製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乳酪正是含鈣較多的奶製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吸收。乳酪能增進人體低抗疾病的能力,促進代謝,增強活力,保護眼睛健康並保持肌膚健美;乳酪是的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於維持人體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穩定和平衡,防治便祕和腹瀉。

  第五名:芥菜

  芥菜除了鈣含量很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D。芥菜開胃消食,提神醒腦,解除疲勞,還有解毒消腫之功。明目利膈、寬腸通便,可作為眼科患者的食療佳品,還可防治便祕,尤宜於老年人及習慣性祕者食用。

  第六名:海蔘

  海蔘含鈣量豐富,營養價值高。十典型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加逗比***:"funv79",寂寞的夜晚你可能會需要她!

  第七名:紫菜

  營養豐富,含碘量很高,含鈣量也不少。富含膽鹼和鈣、鐵,能增強記憶、治療婦幼貧血、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提高機體免疫力;其有效成分有助於腫瘤的防治。

  第八名:黑木耳

  黑木耳除了降血壓功效外,補鈣能力也很強。還有有益氣、充飢、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抗癌等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第九名:海帶

  海帶的含鈣量豐富,也富含其他人體所需營養元素。

  第十名:黑豆

  黑豆的鈣含量也很豐富,比平常的黃豆含量高。黑豆中蛋白質含量相當於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面板,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常食黑豆,可以提供食物中粗纖維,促進消化,防止便祕發生。

  補鈣的誤區

  相信豆漿是高鈣食品

  營養學家經常勸告,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漿作為替代。的確,在很多方面,豆漿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食品,但從鈣含量上來說,它卻遠遠比不上牛奶,差的不是一倍兩倍。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漿之後,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

  喝一杯豆漿,不過是吃幾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鈣很少。豆漿對骨骼的真正好處,在於它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

  相信海帶可以補鈣

  不少媒體文章都告訴你,海帶裡面的鈣很多但只限於幹海帶。可是幹海帶誰能大量吃呢?一旦吸了水,鈣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帶裡面的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妨礙鈣的吸收,因為它們可以和鈣形成牢固的複合物,裹挾著鈣一起“穿腸而過”。

  但海帶也不是毫無裨益,它是典型的成鹼性食品,經常食用,對減少體內鈣的流失有一定幫助。

  以為菠菜對補鈣毫無益處

  許多人都知道,菠菜不可與豆腐一起吃,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會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沉澱。然而,這些人沒看到問題的另一個方面菠菜當中也含有大量促進鈣吸收的因素,包括豐富的鉀和鎂,還有維生素K。菠菜是公認的維生素K的寶庫,含量在各種生鮮食品中位居第一。

  維生素K不怕熱,而且和胡蘿蔔素一樣需要油脂幫助吸收,因而吃涼拌菠菜的時候一定要放些香油。

  盲目相信廣告

  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營養學會公佈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並非人人缺鈣。

  相信儀器簡單測試

  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事實上,這些場所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人體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並不準確。

  盲目吃補品

  必須通過吃鈣保健品才能迅速補鈣。其實,通過飲食補鈣是最好最安全的途徑。

  相信貴的就是好的

  補鈣產品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鈣”、“奈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實際上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和鈣產品的顆粒大小無關。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老年人單純補鈣就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對於老年人來說,缺鈣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需要從改善膳食結構和服用補鈣劑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

  兒童必須服保健品

  強調兒童也必須通過服用鈣保健品補鈣。實際上,兒童補鈣也應以食補為主。

  補鈣首選含維生素D的產品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慎服大量新增維生素D的補鈣劑,服用過量會產生積蘊中毒現象。

  以為吃水果代餐有利於骨骼健康

  很多減肥女性認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經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實際上,水果是一種有益酸鹼平衡的食品,卻不是鈣的好來源,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

  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則蛋白質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只會促進骨質疏鬆的發生。

  以為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

  不少人在熱愛動物食品的同時,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裡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鹼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呢。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K是骨鈣素的形成要素,而骨鈣素對鈣沉積入骨骼當中是必需的。

  以為喝飲料與補鈣無關

  為了改善口感,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促進鈣的流失。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者因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製糖也不利於鈣吸收。

  所以,凡是需要補鈣的人,都要嚴格控制甜飲料的數量。茶水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其中含磷量低,還有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無害的。但要小心所謂的“茶飲料”,它們的顏色可能是焦糖色素染成的,並不能提供茶的好處。

  相信喝了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

  骨頭裡面的鈣絕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後,骨髓裡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裡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要想用骨頭湯補鈣,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

  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最好用砂鍋來燉,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