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養生雜糧粥

  雜糧粥是一種美食之一,屬於粵菜的一種,吃了令人胃口大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養生雜糧粥做法,希望對你有用!

  養生雜糧粥做法

  一、原料:

  黑豆10克、紅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綠豆10克、糙米15克、燕麥、黑米少許、冰糖3粒。

  二、做法:

  1、將除了燕麥以外的材料提前4小時用清水浸泡,如果隔夜的話要放入冰箱儲存,並且蓋上保鮮膜;

  2、砂鍋中放入清水燒開,然後撈出豆類、糙米、黑米放入開水中,用湯勺攪拌一下防止糊底,然後改成中小火慢慢燉煮;

  3、湯水再次燒開後,放入一把勺子可以防止溢位,同時將火力調成小火燉20分鐘,看到豆子都開花後,放入燕麥,冰糖煮沸即可。

  雜糧粥的好處

  喝雜糧粥是我國的傳統養生方法之一,對預防三高也很有幫助。但很多胃腸功能不佳的人擔心雜糧會“傷胃”,其實如果烹煮得法,喝雜糧粥甚至是一個簡單有效的養胃方法,對容易腹瀉和消化不良的人也能有所幫助。

  如果身體虛弱、消化不良,容易發生胃堵、脹氣等情況,宜少用或不用黃豆、黑豆、綠豆等食材,因為它們消化起來的確比較辛苦,而且容易產氣。其他雜豆佔雜糧粥原料的比例不超過1/3,比如芸豆、紅小豆、鷹嘴豆等可以用,但烹調之前最好經過8小時以上的充分浸泡。如果打成糊糊,就更沒問題了。配合這些豆子,可以加入糙米、小米、大黃米、白高粱米等全穀食材,還可以放入蓮子、山藥乾等,再加點棗肉和桂圓肉,增加甜香氣息。這樣的粥,營養價值既高,對胃腸又非常友好,消化不良的人一定會非常喜歡。

  如果日常容易疲勞、吃涼食容易腹瀉,又查不出什麼病來,說明腸道很敏感,吸收能力較差,就可以加一些糯米、大黃米、黏高粱、山藥、蓮子等煮後質地柔軟、容易消化的食材。

  假如咀嚼能力比較差,胃動力也不足,大便中甚至能看到沒嚼碎的整個穀粒,那就最好把食材直接打成糊糊喝,消化吸收效果會更有保障。

  藥劑師溫馨提示用來養胃的雜糧粥,一定要足夠濃,否則營養成分太稀薄,就會帶來減肥效果和飢餓感,而營養不良就會消化更差。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這種煮粥、打糊的方法,以免引起餐後血糖快速上升。

  三高患者多喝雜糧粥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為了嚴格控制餐後血糖,必須以一半以上的雜豆為原料,包括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蠶豆、鷹嘴豆、小扁豆等。與同等分量的穀物相比,食用它們後的餐後血糖特別低,多在30以下。燕麥粒、大麥粒、小麥粒、蕎麥粒等全穀物,以及蓮子、百合、芡實等澱粉種子,也都是血糖反應較低的煮粥食材。

  切記不要加入糯米、白米、大黃米、黏小米這類血糖反應過高的食材,少用棗和葡萄乾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可用燕麥、大麥來增加黏稠感,因為它們富含有利於控制血脂和血糖的β葡聚糖,餐後血糖反應較低。

  研究資料表明,單喝大米粥時,在健康人中測定的大米粥血糖指數可高達102,而食用加水煮爛的紅小豆只有24;食用一半紅小豆加上一半精白米的混合粥,血糖指數就能降到73。可見,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更適合喝加入豆類的谷豆混合粥。

  減肥者和三高患者的雜糧豆粥,需要增加一點咀嚼口感,這樣才能出現更低的血糖反應和更高的飽腹感。豆子的浸泡時間可以短一些,雜糧可以不浸泡,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讓粥的質地不過於軟爛。

  只要選對食材,無論是胃腸疾病患者、三高患者還是肥胖者,都能從雜糧豆粥中獲得健康營養,也才能真正理解那句“只將食粥致神仙”的浪漫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