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脫險記教學設計

  《小稻秧脫險記》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性童話故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2.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教學難點  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具準備:遠端教育資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童話故事,***看課件***學生讀課題:小稻秧脫險記。

  2.小稻秧是什麼?你知道嗎?***生自由發言***

  3.***播放幻燈片***師結合圖畫介紹:稻秧成熟後經過加工去皮後就是我們吃的大米。它是水稻的幼苗,青色的,在農民伯伯的辛勤耕耘下,逐漸由青變黃,成熟的水稻沉甸甸、黃燦燦。不過在它們的生長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病蟲災害。

  二、初步感知

  1.我們一起來聽課文朗讀,想想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

  ***播放課件***學生看、聽、想。

  2.交流: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生自由發言。***板書:小稻秧 —→遇險***

  3.***那大家想親自讀讀課文嗎?快開啟18課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細讀感悟***師說:你發現了嗎?課文哪幾部分就寫了小稻秧遇險?***

  1.第一、二段,***遇險部分***。

  課件出示:

  一天,水稻田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說:“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麼可以交給你們呢?”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

  ***1***添上括號裡的詞語,指導朗讀,讀出雜草的蠻不講理,稻草的弱小可憐,危在旦夕。

  ***2***課件出示臉色蠟黃的小稻秧圖,學生練習對話。

  ①你想對病倒了的小稻秧說些什麼?

  ②你想對蠻不講理的雜草說些什麼?

  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小稻秧嗎?

  2.第三、四段,***脫險部分***。

  ***1******小稻秧又是如何脫險的呢?***課件播放三、四段,學生欣賞。

  ***2***交流:小稻秧是如何脫險的。***板書: —→脫險***

  ***3***以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

  ***4***抽一小組分角色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想想哪個角色讀得好?好在哪裡?

  ***5***學生評價,師相機理解噴霧器大夫的話,指導讀好噴霧器大夫洪亮的聲音以及雜草有氣無力的語氣。

  ***6***看螢幕同桌練習直接進行對話,準備表演。

  ***7***抽生表演,理解“警覺”一詞,能用動作表演出來即可。

  3.最後一段。***小稻秧脫險了,我們再到田裡看一看。***

  課件出示最後一段圖畫。

  師問:你看到了什麼?

  生自由發言。那我們該怎樣讀最後一段話呢?指導用高興的心情讀這段話,感受小稻秧脫險後的愉快心情。

  四、總結、滲透教育

  1.雜草蠻不講理和小稻秧搶營養,噴霧器大夫來幫忙,幫助小稻秧來脫險,看課件:文中的三個角色“小稻秧”、“雜草”、“噴霧器”你喜歡誰?為什麼?

  2.總結:老師也喜歡噴霧器,它能夠利用科學知識,幫小稻秧脫險。希望同學們也要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五、課外延伸

  1.分角色讀課文,演一演。

  2.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短片,學習他愛科學,為科學刻苦鑽研的精神。

  3.收集有關科學家刻苦鑽研的故事,講一講。

  《小稻秧脫險記》說課稿

  一、 說教材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童話故事。這篇課文寓農業常識於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的寫出了雜草對稻秧生長的危害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作用。全文充滿童趣將科學知識寓於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更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2***、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從而提高其綜合素養。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使學生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2、教學難點:小稻秧、雜草、噴霧器三者之間關係的理解及表演。

  四、說教法

  1、情景創設 讀演感悟

  情景創設,意在中低年級兒童形象直觀思維與心理狀態,旨在讓他們以積極的情感貫穿課堂始終。只有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學生愛語文、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我創設不同的、最能激起他們興趣的情景讓學生在讀讀演演中感悟課文語言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

  2、小組合作,啟迪智慧

  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必須落實到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各小組合作表演使教師鼓勵學生人人蔘與,各抒己見共同完成表演任務,是各成員間互相接納、認同、啟發和鼓勵。

  五、說學法

  1、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從讀中感悟道理,分析、體會感情。

  2、邊讀邊寫,讀寫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3、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

  六、說教學程式

  1、整體感知,複習揭題

  教師請學生回憶課文,再次體會小稻秧的境域。接下來, 用幾句話來概括課文大意,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上節所學 內容。這一環節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好課文奠定了基礎。

  2、讀演感悟,品讀課文

  學習1—2自然段,小稻秧遇險。在這一部分學習時逐步啟發學生思考:“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一擁而上”、“不由分說”等關鍵詞語的意思,練習讀、指導讀使學生能夠理解其意並藉助表演加深印象,感悟文章。

  學習3—4自然段,小稻秧脫險。在這一部分學習時首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小稻秧如何才能脫險,而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結論,最後讀演課文,加深印象。

  學生是認知發展的主題,教育的本質是喚起學生主題內在的需要、動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不斷創新自我。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不知不覺的體會出雜草的“氣勢洶洶”、“蠻不講理”,小稻秧的柔弱無助,噴霧器大夫的正義凜然。

  3、昇華體驗,綜合實踐

  這一環節先總結、回顧全文在給學生留下拓展想象的空間。既能發展學生思維又能在表演交流中使學生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昇華,更有利於學生對課文角色的獨特體驗。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我深思歸納總結本課板書為:

  18、小稻秧脫險記

  遇險:雜草:蠻不講理

  小稻秧:紛紛倒下

  脫險: 噴霧器:噴灑除草劑

  雜草:當場病倒

  小稻秧:跳起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