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

  學過的初中地理七年級知識如果不通過複習使之牢固的保持在記憶中,就會像“猴子掰玉米棒子”一樣,學一點丟一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位置

  ***1***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位於我國的西南面,屬於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恆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恆河---從孟加拉國的恆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境

  ***1***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3***官方語言:英語

  二、水旱災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於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主要經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水稻、小麥的分佈與自然條件的關係:水稻主要分佈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小麥主要分佈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恆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

  3、綠色革命:60年代後,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餘糧可供出口

  三、發展中的工業

  1、主要礦產資源:煤、鐵、錳

  2、工業分佈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係:工業中心的分佈接近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

  ***二***

  東

  一、範圍:中東比西亞多了一個埃及,少了一個阿富汗

  一、 世界熱點地區

  熱點一:地理位置;一灣:波斯灣;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 ;五海: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熱點二:豐富的石油;1.地位: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分佈及主要產油國:分佈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3.石油輸出路線:P53運量最大好望角線.

  熱點三:匱乏的水資源: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河流稀少,主要的河流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約旦河.

  熱點四:宗教紛爭;人種:以白種人為主,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看作聖城.

  ***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範圍與位置:

  1、範圍:撒哈拉沙漠以南;

  2、位置;緯度位置,南、北迴歸線之間,赤道穿過,熱帶.

  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一灣:幾內亞灣;一半島:索馬利亞半島;一島:馬達加斯加島***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乾溼兩季***.氣候型別分佈特點:***1***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佈;***2***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

  3、河流:尼羅河***世界最長***;4、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如金剛石、銅.

  三、人文環境

  1、人種:黑種人的故鄉;

  2、經濟;特點;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①出口:礦產,木材,畜產品或熱帶經濟作物等初級產品;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②弊端:初級產品價格低廉,工業製成品價格昂貴,制約了本國經辦濟的發展;③形成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和控制;④出路:發展民族工業和多樣化農業.

  3、人口、糧食、環境:本區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於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名校學案P42

  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P72活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