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養成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養成教育作為小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式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教育體制的改革,對於養成教育的研究也越發深入。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範文1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組織機構

  養成教育工作由學校領導來指導,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佈置、協調和落實工作。

  組 長:楊玉慧

  副組長:葉長海 種莉 孫靜

  組 員:滿愛俠 吳立營 李德崗 袁海燕 及各班班主任

  三、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1、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2、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3、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四、達到目標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時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

  ***3***能給予積極的評價

  ***4***能仔細傾聽老師講解。

  ***5***能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

  ***2***善於發現,並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課前能預習,不明白的問題能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

  ***1***勤于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身站直,口齒清,能用普通話,聲音洪亮。

  ***3***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教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能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3***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邊讀邊想、圈點勾畫。

  ***2***和書交朋友,廣泛閱讀。

  ***3***不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

  ***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5***早到後能設法早讀。

  ***6***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

  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工整,作業、卷面潔淨,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

  ***3***文字和符號規範,格式美觀,符合老師的要求。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鼓勵自己與他人。

  8、蒐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蒐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2***對蒐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實踐的習慣

  ***1***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

  ***2***工具準備充分,不丟三落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在校時能完成作業再去玩,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即時訂正。

  ***2***儘早完成家庭作業,睡前交家長檢查。

  ***3***睡覺前對當天學習的主要內容能進行回憶。

  ***4***認真完成,並仔細自查作業。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舉止文明的習慣

  ***1***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能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時,態度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

  ***7***不給同學起綽號。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

  ***9***集合時做到“快、靜、齊”。

  ***10***觀看比賽時能文明喝彩。

  ***11***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

  ***12***不歧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

  ***13***不帶危險物品上學。

  ***14***甬路上行走時不拉橫排,遵守大學生讓小學生的原則,遇到老師、客人讓老師、客人先行。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說了就能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諾言。

  ***2***答應的事設法完成時,能向對方說明原由,並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能如期歸還。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

  ***2***專心聽別人說話,不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3***當他人批評自己時,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4***不打擾他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能及時道歉。

  ***5***未經允許,不動他人的東西。

  ***6***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隨便告訴他人。

  ***7***不隨意打聽他人的隱私。

  4、守時惜時的習慣

  ***1***早睡,早起。

  ***2***不遲到,不早退。

  ***3***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學校滯留,不在路上溜達玩耍。

  ***4***回家後,馬上做老師佈置的作業。

  ***5***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

  ***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無理頂撞父母、老師。

  ***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能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

  ***3***主動替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孝敬父母,以自己滿意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

  ***1***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

  ***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

  ***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

  ***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擰緊開關。

  ***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愛護,輕開輕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6***不隨便借錢。

  7、遵守秩序的習慣

  ***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走。課間、午間班級、走廊要靜,無打鬧、罵人、追逐、大聲喧譁等現象,不許亂竄班級或亂竄樓層。

  ***2***上下學有秩序,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一看、二讓、絕對安全時再通過。

  ***3***購物、上車時能自覺排隊,不擁擠。集會時能到指定位置有序地就座。在公共場合能遵守紀律,不大聲喧譁。

  ***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書包、抽屜、收拾房間,整理被褥。

  ***2***用過的東西能放回原處。

  9、鍛鍊身體的習慣

  ***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

  ***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安全保護。

  ***3***在運動中能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4***上好“兩操”。 做眼保健操時,要做到預備鈴響後全班準時認真做操,不許無故不做或中途停止做操,做操時穴位要準,動作整齊、用力、到位;間操必須達到快、靜、齊,規範完成每個動作,形成良好的秩序。

  範文2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及衛生意識、安全意識等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姚則坤同志任組長,主要負責養成教育工作的策劃協調。成員由吳林、葛茂運等同志組成,主要負責養成教育具體工作的佈置實施。

  三、工作目標

  使學生初步形成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初步養成努力學習、艱苦樸素、孝敬父母、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文明守紀、誠實守信、愛護環境的良好品德;培養自理、自強、團結協作、辨別美醜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堅強、熱情向上的心理品質,最終達到“知”與“行”的完整統一。

  四、教育內容

  為了使養成教育活動內容更貼切實際,活動更具有可操作性,對學生提出“養成十種好習慣”的要求,具體內容如下:

  1、走好路的習慣。上學、放學路隊整齊有序,按照一路縱隊行走,進出校門規範、有條理,避讓走在前面的同學,不插隊,不散隊,坐車的同學上下車要注意隊伍整齊,不爭搶、不擁擠;不亂穿馬路,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

  2、掃好地的習慣。每天自己要打掃自己房間的衛生,做到潔淨、有序;到學校後,要積極的負責班級的衛生情況,掃地時要先灑水,開啟門窗,擺好桌椅和教室內的其他物品,有順序的輕輕打掃,不能用力將地面的灰塵散佈在教室裡。

  3、做好操的習慣。按時、按要求參加課間操、眼保健操,課間操集隊做到快靜齊,動作準確優美,規範,做操時不說話、不瘋打鬧,跟隨指揮員的口令,認真、正規的做操;眼保健操要做到動作準確、到位,有力度,符合眼操標準。

  4、上好課的習慣。課前準備好上課用的文具用品,要在上課鈴響前進教室,上課時間要做到認真聽講、積極大膽發言,敢於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其他的同學多多請教,遵守課堂紀律,不說話,不東張西望,不前後轉頭嬉鬧,不做小動作,不打擾別他人,認真完成課堂練習。

  5、讀好書的習慣。認真閱讀自己的教材課本和一些有意義的課外讀物,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到學校的圖書室閱讀對自己成長有作用的書籍和報刊資料等,學會使用班級中的圖書角,多與他人交換書籍來閱讀,多訂閱有益的書籍報刊等,學會讀好書、好讀書。

  6、寫好字的習慣。用正確的姿勢來寫字,不趴著寫、不靠近本子寫,眼離書本要有一尺的距離,胸離課桌一拳遠,手握筆要有力,坐姿端正,一筆一劃寫到位,經常的加以練習,寫出清晰漂亮的文字。

  7、算好題的習慣。做題前應認真閱讀題目要求,審好題後按照要求來作答,看清題目內容,不急答、不慌答、不亂答,答題時要多想課本中類似該題的作答標準和方法,答題結束要再次閱讀題目要求,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比對,確保答題的準確度。

  8、說好話的習慣。對待自己的長輩或者老師,要態度誠懇,輕聲應和,不能大聲叫喊或是頂撞;對待同學要語氣和藹,不嘲笑、不諷刺、不挖苦,遇到有困難的同學要耐心幫助,而不能對其大喊大叫;見到師長、客人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聲音響亮。

  9、勤儉節約的習慣。不和同學攀比吃穿和學習用品;不向父母或長輩要壓歲錢,零花錢;不在書本上亂寫亂劃,不浪費一張紙,用過的紙張不隨意仍掉,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用途;不浪費水電,做到人走燈滅、人走水龍頭閉;不亂花一分錢不浪費飯菜,不挑食,不偏食。

  10、誠實有信的習慣。答應別人的事應當做到,難以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誠實守信,不說謊話,不弄虛作假,考試不作弊;借東西要按期歸還,損壞了要說明原因,並按價賠償。

  範文3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是一個人終身成長髮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為加強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管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營造和諧人文校園,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其方案。

  一、工作目標

  1、通過“文明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安全衛生習慣”教育,培養師生自我安全意識的前提下,使師生養成安全為天,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5.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二、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從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三、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一***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從文明、學習、生活、安全衛生、節儉五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養成習慣。

  1、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2、文明習慣

  ①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上學不遲到,放學要排隊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天天洗腳,經常洗澡、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安全習慣

  ①上下學,不擁擠,有秩序;

  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邊走;

  ③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④站隊不擁擠,以免撞傷;

  ⑥不要隨意到水池裡游泳、玩耍;

  ⑦教師要備好安全課,上好安全法制課;

  ⑧不玩火、玩電、不偷盜、不拿危險制具。

  5、節儉習慣:

  ①用水、電後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亂丟棄;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⑤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紙簍等教室用具;

  ⑥正確支配零用錢,少吃零食;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二***要求教師要做到:

  1、遵守校規校紀。2、認真備課上課。3、及時批改輔導。4、上課規範用語用字。5、言行文明得體。6、管理愛護學生。7、善於交流合作。8、勤於學習反思。9、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10、堅持廉潔從教。

  四、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德育意識,強化學科滲透功能。

  1、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晚文明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學生養成教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鉤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鉤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鉤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每週一次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最後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辦學校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三***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制訂各項制度,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週一公佈本週養成教育目標,週五最後一節課後利用十分鐘由班主任,總結本班本週養成教育工作情況***要有記錄***,安排大掃除,強調週末注意事項;

  2、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各班要做好養成教育的自評活動,及時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一再不遵守《規範》、《守則》、《養成教育實施細則》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能分清優劣,在趕、幫、超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3、在大隊部統一部署下,實行班級負責制。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學生行為習慣的訓練和指導工作,其他任課教師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和培養工作。同時將少先隊大隊部的檢查結果作為“優秀班級評比”的重要考評依據。

  五、制度保障,加強監管

  1、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培養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切實抓好養成教育的實施和監管。

  2、建立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把養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以安全衛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人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安全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建立養成教育工作宣傳欄,及時批評和表揚湧現出的典型人物事蹟,典型人物採取各班推薦核實評選的原則確認,定期公佈養成教育階段性評比結果;

  5、做好交流工作,期末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使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6、明確養成教育活動與常規工作考核掛鉤,一同考核記載,與年終評優評先掛鉤,同時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照依據。

  六、考核量化:

  為在廣大教師和學生中形成人人“抓養成、促養成”的濃厚氛圍,根據養成教育永續性和複雜性的特點,要堅持反覆訓練、階段推進、週期鞏固、要注重實效、考核督促的原則,開展階段性考核和學期末考核的方式。

  ⑴階段性考核

  班主任:通過學生問卷及實地評比兩種形式,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考評。

  A、根據周安排和月安排的養成教育內容,對班主任日常工作進行問卷調查,量化評分。

  B、實地考評區域教室環境建設和學生管理工作,量化評分。

  學生:每週及月底從“知”、“行”兩方面對學生進行測評,作為評選先進個人依據。

  ⑵學期考核***分兩次:兩月一次***

  1、學期考核由學校校長組織,協同教導處、少先隊大隊部、總務處、紅領巾監督崗和班委會,組織人員根據各項指標結合各班學期綜合情況進行考核,量化評分。

  2、每期末進行總結評比,對在養成教育活動中成效顯著、工作有特色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建立“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養成教育儘管是老話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片新領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開創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看過的人還看了:

1.2017學年中學養成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2.2017年小學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3.2015年小學健康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4.2016-2017學年五年級養成教育計劃方案

5.新學年學校常規管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