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哪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

  今天是端午節,是吃粽子的節日,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很早起來去買要包粽子需要的東西,過了不久,我們就到家開始包粽子了。

  我拿起葉子,心裡特別緊張,先把葉子疊好,可是我怎麼也疊不好,媽媽慢慢地教我,我細心地看著,終於把葉子包好了,我把它捏緊,繼續把糯米放進去,最後把葉子裹好糯米,可是我又遇到了不會疊的現象了,媽媽教我怎麼折,媽媽先把葉子往左疊一下,再往右折一下,一直這樣的順序,包呀包,一直到包完,最後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繞上,這樣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粽子了,按照媽媽的方法我會包了。

  通過媽媽教我的方法,這一個上午我已經包了二十多個,大約三十個。包完粽子,我們一家四口把我包的粽子全都吃了。

  篇二

>

  今天中午我們吃餃子,爸爸媽媽包的時候,我也學著包了幾個。

  包第一個時,我像爸爸媽媽一樣放可多餡,然後從邊上開始捏,結果越捏餡往出跑得越多,最後包成了餡包皮。我失望的抬頭看看媽媽,她只是笑了笑,鼓勵我繼續包第二個,這一次我有了教訓,只放了很少一點陷,結果輕而易舉的包成了,可是我怎麼看都不像個餃子,和餛飩沒什麼兩樣。

  媽媽看我實在包得不好,就一步一步的教我,她一隻手拿著雪白的麵皮,另一隻手拿著筷子夾餡,邊包邊講,我跟著一步一步的學,,結果我終於成功了,包了一個像模像樣的餃子,媽媽微笑著給我豎起了大拇指,讓我自己好好地練習。我就按照媽媽剛教我的方法,一個一個的包了起來,不一會就包了十幾個,看著我面前十幾個排列整齊的“白皮將軍”,別提我心裡有多高興。

  不一會,餃子煮熟了,我專門從鍋裡挑出了我的十幾個“白皮將軍”,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篇三

>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