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市場營銷成功的案例

  如果沒有案例分析,企業就不能準確的把握市場狀況,及顧客狀況,對產品也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L小姐的咖啡館之死:躲過各種坑,最後竟栽到

  傍晚的斜陽灑在飄窗上,空氣中飄著咖啡香和慵懶的爵士樂。

  這是L小姐的咖啡館。

  一年前,音樂系畢業的L小姐從一個咖啡愛好者成為這家咖啡館老闆。

  開店一年,撐過養店期,跨過“團購坑”,她的文藝氣質的小咖啡館有了起色,走上正軌。

  萬萬沒想到,前些日子問起,L小姐的小咖啡館竟然關門了。

  1.前期準備:她選擇了一個四線城市學咖啡

  L小姐大學學的音樂,喜歡喝咖啡,一個標準的文藝女青年。

  既然喜歡,乾脆自己做一家咖啡館吧,趁年輕。

  說幹就幹。

  喜歡喝咖啡但不會做咖啡,也不懂咖啡館的運營,第一步當然是要去學習、取經。

  L小姐是個有想法的姑娘,她沒去北上廣深這些所謂的咖啡發達地區學習,而是跑到了一個四線城市許昌的一家咖啡館學習。

  “大點的咖啡培訓都是在教你怎麼衝咖啡,價格特貴,但是沒人教怎麼運營咖啡館的。”

  即使到現在,她依舊認為當時的選擇沒錯。

  當然,大型的咖啡培訓學院畢竟還是更加專業,更加系統。

  但對於像L小姐這樣的小咖經營者,在一家運營成熟、接市場地氣兒的小店學習,效果其實反倒更好。

  他們需要的是快速學習到有例可循的經營技巧、營銷方式,甚至具體到實操過程中的每一步選擇:如何選址,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圈定回頭客……

  “這些可不是培訓一下就會的。”

  2.開店實操:一定要有口味出眾的甜點

  學成歸來,躊躇滿志的L小姐開始了她的咖啡館實操之旅。

  選址:鄭州二七萬達寫字樓。大型商業中心的寫字樓,附近有高校。不在市中心,房租相對便宜。周邊既有上班逛街的人流,也有一部分高校的學生。

  房租:60平方米的小房間,房租3000元一月,半年一交。

  裝修:本著經營思考,L小姐較為剋制。前期店內的裝修和裝置購買花了近10萬元。

  為了節約成本,L小姐前期並沒有請服務員,而是用“自僱用”的方式,和自己的姐姐一起輪流看店。

  營運不久後L小姐發現,單純靠賣咖啡,基本掙不了幾個錢,甚至連成本都賺不上。

  以一杯30元的摩卡咖啡來算,一天至少要賣20杯以上才能保證收支平衡。

  咖啡不夠,甜點來湊。

  還好,L小姐做得一手美味甜點,而甜點這塊兒,也成了其咖啡館最大的贏利點。

  也許是受了這點啟發,如今不幹咖啡館的L小姐索性直接開了家甜品店,預訂,做好之後送貨上門,省去了店面的費用,生意源源不斷。

  對於小咖啡館來說,翻檯率低,單純靠咖啡售賣,客單價也不高。有幾款風味出眾的甜點絕對是盈利撒手鐗。

  甜點價格比咖啡高,成本卻比之低很多,同時還能解決翻檯率的問題。畢竟,買一杯咖啡就走的人少,帶一份甜點走的可就大有人在了。

  3.“團購是個坑?別跳!”

  L小姐的店雖然在商業區,但深藏在寫字樓中,客流量是個大問題。

  那就上團購吧。

  來的人倒是不少,但本就稀薄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了。

  對於團購而來的顧客,有的只是在附近逛街順道而來,有的就是圖個優惠便宜,成為回頭客的概率並不高。

  一旦下架團購,店裡馬上又出現門可羅雀的景象。

  在L小姐看來,咖啡館利潤本就微乎其微,上團購只是個形象展示,千萬別抱著薄利多銷的心理讓渡過多的利潤,否則會死得很慘。

  規模小的咖啡館,本來平均利潤就低,翻檯率也不高,如果採用團購,將承擔巨大壓力。

  本就沒幾個座位的小店,坐滿了團購而來的顧客,一坐一下午,看似熱鬧的背後,老闆的內心其實一萬匹***掠過。

  小咖啡館大量上團購的結果——累得苦不堪言,最後賺不到錢。

  4.殺死咖啡館的,竟然是……

  靠著L小姐個人的親和力,好吃的甜點,和半年多來積攢的顧客口碑,咖啡館開始漸漸走上正軌。

  眼看著生意有所起色,L小姐打起小算盤:照這勢頭,過了養店期,之前投入的成本很快就可以收回來了。

  萬萬沒想到,一個人的出現攪碎了L小姐的夢想。

  到了第二年,房租一下漲了百分之十。更令L小姐難以忍受的是,當初跟“包租婆”租房合同是半年一簽,這意味著以後每半年房租都要上漲10%。

  租,還是不租?

  跟“包租婆”溝通未果,深思熟慮之後,L小姐最終還是選擇了閉店:否則,跟給“包租婆”打工有什麼區別?

  於是,一家不錯的小咖啡館,就此關門。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如果開咖啡館,跟物業籤的合同最好要在5年以上,時間越長越有利,否則就虧本了。

  咖啡館的裝修是一次性投入的成本,然後分攤到各個經營年份中,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是年頭越多越有利。因此,開咖啡館最大的成本並不是材料本身,而是裝修分攤、餐位流動帶來的機會成本,以及消費者消費習慣帶來的能源消耗。

  所以,“包租婆”往往成為一些咖啡館的“終結者”,尤其當她看你經營得還不錯的時候。

  當我問到L小姐今後有機會還會不會再開咖啡館,出乎意料,L小姐堅定地回答:“會!”

  為什麼?因為她家裡有套自己的房馬上就收回來了,“再開咖啡館,不用交房租”。

  好吧,這個想法,還真的不錯。

  二

  新日領跑世界的祕密

  德魯克說過,企業有且只有兩項基本職能,就是營銷和創新,這也是新日電動車多年來領跑世界的祕密。簡單的道理誰都懂,可並非人人都會做,我們來看一下對於這兩項職能,新日具體是怎麼做的。

  開放流程和心態,

  創新不能閉門造車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再工業化”,還是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其指導思想都是一樣的,就是從“製造”向“智造”的工業化升級。

  作為身處製造業一線的企業,新日對於這輪變革風潮早就捕捉到了。在2013年,新日電動車就率先研發出了行業第一輛智慧電動車。隨後,新日電動車便一發不可收,在電動車智慧化上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新日電動車建立了業內首個智慧化生態供應鏈系統,同時還將智慧電動車推進至“智慧3.0”階段。2015年,新日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慧電動車MIKU再次顛覆了人們對智慧電動車的認識,運用了一鍵檢測、電量精算、遠端控車、緊急救援等多達20項全球頂尖的智慧技術,一舉奪下中國工業設計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太湖獎”特等獎。

  誰都知道創新是企業建立起競爭區隔和相對優勢的唯一途徑,可如何創新?產品創新的方向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當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企業卻陷入了迷茫。我們看到太多這樣的案例,比如李寧、美特斯邦威、娃哈哈等企業,為了適應新的市場消費群體的需求,拋棄了原來的定位,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可結果卻是“熱臉貼上冷屁股”,消費者根本不買賬,問題出在哪裡?

  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說自話、閉門造車”,心態還不夠開放。相比之下, 新日電動車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鑑。新日電動車在產品研發上的開放性表現在三個方面:

  1.廣泛與國內、國際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比如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荷蘭阿姆斯特丹卡弗研究所以及來自以色列、日本的頂尖研發機構和企業的技術合作,還直接從國外引進優秀人才,例如以前就職於日本雅馬哈公司的資深工程技術專家高田,便是新日引入的“外援”之一。

  2.不侷限於一般技術研究,進入基礎研究領域。比如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美國工程院院士吉姆領銜的團隊一起研發的磁通切換電機,這種融合最新科技的電機一旦面世投產,將可能帶來電動車電機的一場革命。

  3.向目標使用者開放研發、生產的全過程,讓他們直接參與進來。都知道小米的成功來源於“參與感”,可真正做到的企業很少,製造企業中則更少。上文提到的獲得“太湖獎”特等獎的新日MIKU就是由一群來自江南大學的“90後”學生設計的。據瞭解,為了鼓勵更多“90後”加入創新的行列,新日電動車設立了開放的電動車設計平臺,每年有百餘名高校學子與新日電動車研發人員和工業設計人員展開深度交流、融合,每年設計的新車型達數十款。

  創新是建立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礎上的,而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使用者親身參與其中。

  營銷娛樂化,

  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

  除了產品上的創新,新日營銷上的大膽突破也引人注目。在2015年12月17日第十三屆中國營銷盛典上,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一舉斬獲“年度最佳產品營銷創新獎”,大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新日電動車全新MIKU“晶彩”系列產品,打破了傳統電動車產品給人的固有印象,在營銷方面積極地貼近消費者,與《爸爸去哪兒》《最強大腦》等衛視王牌節目強強聯手;出席金雞電影節,電動車“走”上紅毯;邀請黃曉明成為品牌全新代言人……一系列舉措讓新日電動車的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使消費者真正記住了新日電動車。

  “進軍時尚界”是新日2015年貫穿全年的一個營銷主題,尤其是在第2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的“紅毯秀”,贏得了廣大明星及媒體的關注,為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贏得了足夠的曝光和支援率。據統計,短短一週時間,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即登上了新浪、鳳凰、網易、搜狐等幾大主流入口網站,報道、轉發的媒體達50多家,曝光人次超過1000萬,評論數超過2000條,轉發量超過1萬次,僅百度相關搜尋就達8000多條。

  當然,新日邁向時尚界的腳步遠不止這些:2015年年初,新日MIKU與眾多藝術圈、娛樂圈、模特圈、設計界一線大咖同時亮相“2014網易時尚年度跨界大賞”;2015年5月,在《快樂大本營》錄製現場,新日小龜王——風雅19代化身為顏值爆表的鮮肉楊洋的坐騎,當紅導演徐崢騎電動車夜行,顛覆了傳統的冠名模式,成功闖進“80後”“90後”的視野;同年,新日科技時尚中心揭幕成立,成為行業唯一的國際級專業科技時尚製造基地,並斥資2000萬元打造最強時尚產品顧問團,由國際殿堂級著名造型師李雲濤、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劉璐、新生代時尚T臺女王遊天翼等擔任顧問,為產品注入了時尚、年輕的基因。

  新日新聞發言人、總裁辦主任陳開亞說,對於未來的商業世界,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總結了四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那麼,站在企業營銷的角度,也必須順應這股潮流,新日的時尚跨界便是踐行營銷娛樂化的一種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