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是天津高考語文中最多考生失分的地方,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成為高考語文複習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歡迎考生閱讀練習。

  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範宗尹,字覺民,襄陽鄧城人。少篤學,工文辭。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王雲使北還,言金人必欲得三鎮。宗尹請棄之以紓禍,言者非之,宗尹罷歸。張邦昌僭位,復其職,遣同路允迪詣康王勸進。

  建炎元年,李綱拜右僕射,宗尹論其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不報,出知舒州。言者論宗尹嘗汙偽命,責置鄂州。既,召為中書舍人,遷御史中丞,拜參知政事。

  呂頤浩罷相,宗尹攝其位。時諸盜據有州縣,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鎮之權,天下無事百五十年,可謂良法。然國家多難,四方帥守單寡,束手環視,此法之弊。今當稍復藩鎮之法,裂河南、江北數十州之地,付以兵權,俾蕃王室。較之棄地夷狄,豈不相遠?”上從其言。授宗尹通議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時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對,詳定官李邦彥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贈邦彥觀文殿大學士。樞密院副都承旨闕,宗尹擬邢煥、藍公佐、辛道宗三人。煥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計議官王佾結公佐,宗尹請除佾為宗正丞,侍御史張延壽劾之,上罷佾。

  紹興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輔政無狀請免,上不許。魏滂為江東通判,諫官言其貪盜官錢,滂遂罷;李弼孺領營田,諫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罷:二人皆宗尹所薦。台州守臣晁公為儲峙豐備,論者以為擾民,宗尹陰佑之。會公為妻受囚金事覺,上罷公為,宗尹不自安。時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請舉行討論之事,上手札雲:“朕不欲歸過君父,斂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議,秦檜力贊之,及見上意堅,反擠宗尹。上亦惡其與辛道宗兄弟往來,遂罷。沈與求奏其罪狀,落職。未幾,命知溫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當北敵肆行之衝毅然自任建議分鎮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帥多授劇盜又無總率統屬且不遣援不通餉故諸鎮守鮮能久存者。及為政多私,屢為議者所詆雲。

  【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場所。②覃恩:廣施恩澤。

  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6.下列對文中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宗尹有才智∕當北敵肆行之衝∕毅然自任∕建議分鎮∕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帥∕多授劇盜又無總率∕統屬且不遣援∕不通餉∕故諸鎮守鮮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當北敵肆行之衝∕毅然自任建議∕分鎮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帥多授劇盜∕又無總率統屬∕且不遣援∕不通餉∕故諸鎮守鮮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當北敵肆行之衝∕毅然自任∕建議分鎮∕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帥多授劇盜∕又無總率統屬∕且不遣援∕不通餉∕故諸鎮守鮮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當北敵肆行之衝∕毅然自任建議∕分鎮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帥多授劇盜∕又無總率統屬∕且不遣援不通餉∕故諸鎮守鮮能久存者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進”指舊時部屬勸其主登基稱帝,本文指勸說康王建立南宋政權。

  B.“藩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這裡含有“邊界”的意思。

  C.“廷對”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諮詢,或指科舉時代的殿試,本文指後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應,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視為朝政有失的證據。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範宗尹年輕有為,勇於進諫。他不滿而立之年就擔任過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職,還曾因為自己的直言進諫被多次貶黜。

  B.範宗尹才智過人,善於借鑑。為扶植地方武裝力量抵抗金軍,他上奏借鑑藩鎮之法,得到皇帝批准,並由此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宰相。

  C.範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擔任宰相,重人情,輕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貪腐殘暴之人,幷包庇與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員。

  D.範宗尹宦海沉浮,權變不足。他向皇帝提請舉行討論之事,本來已經獲得秦檜的贊同,後來反遭秦檜背棄和排擠,最終罷官。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宗尹請棄之以紓禍,言者非之,宗尹罷歸。

  ***2***會公為妻受囚金事覺,上罷公為,宗尹不自安。

  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6.C

  7.B

  8.C

  9.***1***範宗尹建議放棄三鎮以避免戰禍,諫官反對這樣做,範宗尹被罷免官職,返回鄉里。

  ***2***適逢晁公為的妻子收受囚犯賄金的事情敗露,皇帝罷免了晁公為,範宗尹感到很不安。

  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細讀所給文段,瞭解文意,然後根據文意進行判斷,其中注意結合文言文行文的習慣,也可藉助標誌詞。如“當”“以是”“然”“又”“且”“故”等即可作出判斷。

  7.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B項“‘藩’,這裡含有‘邊界’的意思”錯誤,在唐代,“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是“保衛”之意,“鎮”指軍鎮;唐代朝廷設定軍鎮,本是為保衛自身安全。

  8.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項“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貪腐殘暴之人”錯誤,原文表述的是“二人皆宗尹所薦”;另外,“輕法度”一說在文中沒有體現。

  9.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後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紓”、“非”、“罷歸”、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點:“會”、“覺”、“自安”、句子大意。

  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範宗尹,字覺民,襄陽鄧城人。從小專心好學,擅長文辭。宣和三年,考中進士,經多次升遷任侍御史、行諫議大夫。王雲出使金國返回,說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鎮。範宗尹建議放棄三鎮以避免戰禍,諫官反對這樣做,範宗尹被罷免官職,返回鄉里。張邦昌越禮建立偽國,恢復了宗尹的官職,派他同路允迪去見康王勸說他稱帝。

  建炎元年,李綱被授任右僕射,範宗尹論奏他名聲超過實際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覆,出京任舒州知州。諫官論奏範宗尹曾接受過偽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責罰安置到鄧州。不久,被召為中書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參知政事。

  呂頤浩被罷去相位,範宗尹代理宰相之位。當時盜賊們佔據州縣,朝廷無力制服他們。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鎮的權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謂是良策。然而國家多難,四方守帥勢力單薄,垂手環視,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現在應到了稍微恢復建立藩鎮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幾十個州的土地,委以兵權,使他們來拱衛皇室。與把土地捨棄給夷狄之人相比,難道不是相差很遠嗎?”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授任範宗尹為通議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當時年僅三十歲。近世的宰相,沒有比宗尹年紀更小的。

  當初,範宗尹參加廷試,詳定官李邦彥特別奏請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贈李邦彥觀文殿大學士。樞密院副都承旨一職空缺,宗尹擬定邢煥、藍公佐、辛道宗三人,邢煥是他的同鄉親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軍事,人們因此指責宗尹。樞密院計議官王佾與公佐結交,宗尹請求授王佾為宗正丞,侍御史張延壽彈劾他,皇上罷免了王佾。

  紹興元年二月辛巳,太陽上出現黑斑,宗尹以輔政沒有成績請求免職,皇上不答應。魏滂擔任江東通判,諫官彈劾他貪汙盜竊官錢,魏滂於是被罷職;李弼孺管領營田事務,諫官彈劾他諂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罷免:這二人都是宗尹推薦的。台州守臣晁公為日常儲備豐富,議論的人認為這是擾民之舉,宗尹暗中保護他。正逢公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銀子被發覺,皇上罷免了公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當時明堂典禮完成廣施恩澤,宗尹請求舉行評論功過之事,皇上親筆書寫札子說:“朕不想把過錯歸於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開始時,宗尹提此建議,秦檜極力贊成他,等見到皇上態度堅決,就反過來排擠宗尹。皇上也厭惡他與辛道宗兄弟來往,就罷免了他的相位。沈與求上奏他的罪狀,宗尹被罷官,不久,任命為溫州知州。後退居天台,去世,終年三十七歲。

  範宗尹有才幹智慧,當金軍橫行的關頭,他毅然以抗敵作為自己的職責,建議分割藩鎮,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鎮帥多授予大盜,又各藩鎮之間沒有統領隸屬的關係,並且不派援兵,不通糧餉,所以各鎮守很少能夠儲存下來。等到執政時多懷私心,而多次受到諫官的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