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弟弟提奧的兩封信閱讀答案

  《給弟弟提奧的兩封信》摘編自《梵高自傳》,是梵高給弟弟的信內容,內容既有他的繪畫進展、生活困境和對弟弟的關愛,又有他的思想矛盾和對前途的擔憂等。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給弟弟提奧的兩封信》閱讀材料

  巴黎1886年3月

  你儲存的那些花卉,我已把它們畫成組畫。一枝百合花——有白色的,粉紅色的,綠色的——由黑色襯托,有點像珍珠母鑲嵌在日本黑漆器上;一束以藍黑色為背景的橙紅色卷丹花;一束以黃色為背景的紫色大麗花;以及以淺黃色為襯托的插在藍色花瓶的唐菖蒲花。

  我很願意交換伊薩貝兩幅水彩畫,特別是有人物的畫。能否從普林森赫那裡弄到奧托·韋伯那幅美麗的“秋天”畫?我願意拿四幅系列畫作交換。我們需要素描畫,更需要油畫。

  我身上只剩下兩個路易,恐怕維持不了從現在到你回來這段生活。

  我昨日看到唐居伊,他把我剛畫好的一幅油畫掛在櫥窗裡。自你離開後,我已畫了四幅,手頭還有一幅大的。,我知道,這些長形油畫很難出售。但是,人們今後會明白,這些畫中有野外風景,情趣高雅。

  這批油畫適合裝飾一間餐館或一所鄉間別墅。如果你熱戀並結婚,依我看,毫無疑問,將來某一天你會像其他畫商一樣發家致富,擁有自己的鄉間別墅,過上愉快的生活。

  10多年前,你也許發過誓,無論如何,家庭總要興旺發達。如果你成親,母親一定非常滿意。為了你的身體健康和工作,你不該孤身一人。

  至於我,我覺得已失去了生兒育女的慾望。35歲本該是娶親的時候,我卻有這種感覺,使我不時心裡難過。有時,我對討厭的繪畫這一行恨透了。法國詩人黎施潘說:“酷愛藝術意味著失去真正的愛情。”我認為這句話對極了。但另一方面,真正的愛情卻使你討厭藝術。我有時覺得年紀大了。情緒沮喪,然而仍然是個繪畫愛好者,而不是一個繪畫的真正熱心者。

  為了事業的成功,一個人必須要有抱負,而抱負似乎很荒唐。即使繪畫取得成功,也是永遠得不償失的。每想起這一點,我就消沉下來。繪畫的結果如何,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想少給你增添負擔。我希望取得成就,使你能大膽展出我的作品,又不損壞我的名譽。然後我就離去,到南方某個地方,就看不到這麼多像我一樣被人們討厭的畫家了。

  奧弗1890年7月27日

  我仍在努力工作,我已畫好四幅油畫習作和兩幅素描。其中一幅素描畫的是古老的葡萄園與一農婦,我打算把它繪製成一幅大型油畫。

  我現在已十分沉迷於那些面對著山巒、漫無邊際、猶如大海般的麥田,那大片的呈柔和黃色、柔和嫩綠色、柔和紫色的已耕種的鋤盡雜草的土地,有規律地間種著土豆苗,綠色的莖葉上已盛開著花朵,蒼穹籠罩著的四野呈現出一派柔和的藍、白、粉紅和紫色色調。

  我現在的情緒很好,有心思要把這一切都畫下來。

  我仍十分熱愛藝術及生活。至於我是否該娶個妻子,我也沒把握。至少我認為自己太老了,不能再尋回已逝的年華,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了。要說我所關心的事,那便是全力以赴獻身於油畫事業之中。我正在試影象我所喜愛和欽佩的那些畫家們那樣工作,我以生命做賭注作畫,為了它,我已經喪失了正常人的理智。

  ***摘編自歐文·斯通《梵高自傳》,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相關連結

  ①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3.30---1890.7.29***,又譯“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後印象主義的先驅,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一生窮困潦倒。1888年12月23日因精神抑鬱失常,割下一隻耳朵。在提奧幫助下,梵高的三幅油畫和幾幅素描得以在獨立沙龍展出。1890年在布魯賽爾的“二十人展覽會”上,梵高的《紅色的葡萄園》得以出售,這是他在世時出售的唯一一幅作品。5月出院,遷居奧弗;6月創作《加歇醫生像》。7月,去巴黎探望提奧一家。他最後的一幅油畫是《麥田群鴉》。7月27日舊病復發,開槍自殺,29日去世。

  ***摘編自百度百科***

  ②《麥田群鴉》構圖由三條岔路展開寬廣的麥田,畫中幾乎沒有中心視點,而分散☆o烏鴉,使畫面更顯遼闊。畫面呈現單純而簡明的意象,有著人們熟悉的畫家特有的金黃色,但卻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佈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恐懼、壓抑、驚慄,預示著災難的風暴即將來臨。三條道路伸往三個方向,道路的盡頭全是一片迷茫與陰森。這是他生命最後的逼真而可怕的寫照。。也是他留給世人一份刺目的影象的遺書。”

  ***馮驥才《最後的梵高》***

  ③世上只有一個人理解梵高,鼓勵他從事創作,向他提供使他堅持繪畫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金錢,對他有著永不枯竭的親愛之情。這種親情梵高比什麼都更需要。這個人就是他的胞弟、一生的知己提奧***1857.5-1891.1***。

  ***摘自歐文·斯通《梵高自傳·前言》,湖南文藝出版社91年版***

  《給弟弟提奧的兩封信》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生活的困窘、繪畫藝術追求的失敗使得梵高更加依賴弟弟提奧的幫助,他更熱切地期望弟弟能“發家致富”,以更多地資助自己。

  B.“我仍在努力工作”,“我仍十分熱愛藝術及生活”,這表明雖然還看不到繪畫帶來現實的成果,梵高仍然渴望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C.梵高給弟弟的信內容豐富,既有他的繪畫進展、生活困境和對弟弟的關愛,又有他的思想矛盾和對前途的擔憂等。

  D.梵高和法國詩人黎施潘對藝術和愛情的關係有非常一致的觀點,他們都認為真正的愛情會使人討厭藝術,而酷愛藝術又會失去愛情。

  E.直到生命即將結束才賣出一幅畫的梵高,在離世前四年就抱怨“即使繪畫取得成功,也是永遠得不償失的”,那時他已對成功不抱希望。

  ***2***提奧在梵高生命中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1890年和1886年相比,梵高的人生中有什麼變與不變的東西?請簡要回答。***6分***

  ***4***梵高1890年給提奧的信中所描述的麥田景象和《麥田群鴉》中的意象各有什麼特點?這些景象和意象是否暗示了梵高最後的悲劇?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8分***

  《給弟弟提奧的兩封信》閱讀答案

  ***1***BC***A“更加依賴”沒有根據,“更多地資助自己”不合文意,原文說“擁有自己的鄉間別墅,過上愉快的生活”、“……母親一定非常滿意。為了你的身體健康和工作……”,可見是希望弟弟生活幸福,母親高興。D“有非常一致的觀點”錯誤,本句中的兩層意思分別是二人各自的看法。E“那時他已對成功不抱希望”錯誤。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2***①提奧是梵高日常物質生活所需的資助者***提供者***。從梵高給弟弟的信裡委婉提到“我身上只剩下兩個路易,恐怕維持不了從現在到你回來這段生活”可以看到,梵高需要弟弟資助。②提奧是梵高的繪畫藝術追求的道路上的支持者、鼓勵者和知音。梵高信中說“最重要的,是想少給你增添負擔。我希望取得成就,使你能大膽展出我的作品”,可以看到,提奧在繪畫方面給予梵高的無私支援。③時時都在給予梵高最需要的“永不枯竭”的手足親情的撫慰,反過來,梵高對弟弟婚事的關心也是兄弟相互關愛的體現。***每點2分,照抄連結③又不分點的,扣2分***

  ***3***不變的:①仍像四年前一樣努力工作,辛勤作畫。②“仍然十分熱愛藝術及生活”,對娶妻生子不抱希望,而是“全力以赴獻身於油畫事業”。變化的:梵.高一直渴望在繪畫上取得成功而一直未成功,因此而意志消沉;四年後,梵高更專注於當下的油畫事業,甚至“以生命做賭注作畫,為了它,我已經喪失了正常人的理智”,但“現在的情緒很好,有心思要把這一切都畫下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變化方面”如果答“比四年前更努力、更投入,更熱愛繪畫事業”也可以給分***

  ***4***第一問:二者的主要意象都是金黃色的麥田,但呈現出的特徵不同:①面對現實中眼前“猶如大海般的麥田”,梵高感受到的是“柔和”,畫家連用了四個“柔和”來表達這種強烈的感受;②油畫中的“麥田群鴉”給人的感受卻是“陰森”、“壓抑”、“恐懼”,令人絕望的,這“是他生命最後的逼真而可怕的寫照”。***每點2分,共4分***

  第二問:觀點一:暗示了梵高最後的悲劇。理由:①梵高對現實生活充滿熱愛之情,他以畫家的眼光發現了現實之美,於是,他“以生命做賭注作畫”來呈現,但卻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能實現人生的追求,現實和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情緒消沉下來。“柔和”的現實和“迷茫”的未來構成不可調和的矛盾。②一生窮困潦倒,精神抑鬱失常更加重了畫家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矛盾對立。觀點二:不能暗示梵高最後的悲劇。理由:①現實中的麥浪的“柔和”是畫家的敏銳的發現,畫中的氛圍是畫家藝術感受的呈現,這些並不能夠證明它們和畫家的自殺有深層次聯絡。②正像連結①中所說的,梵高自殺是“舊病復發”的結果。***第一問,每點2分,共4分;第二問,觀點明確,理由充分4分;只有觀點不給分;沒有明確觀點,理由充分扣1分***五、語言文字應用***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