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比賽現代文閱讀答案

  《吊蘭比賽》這篇小說塑造了一位優秀的人民幹部形象。他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吊蘭比賽》現代文閱讀材料

  新調來的陳局長是個吊蘭迷。他辦公室裡的吊蘭很繁茂,十分討人喜歡。

  局裡向來有這個風氣,一把手喜歡什麼,大家就都跟著搞什麼。

  年底,局裡的宣傳部為了響應一把手的愛好,決定舉辦一個吊蘭比賽,據說獎品很豐厚。

  大家把自己養的吊蘭都搬出來,放到會議室裡,只標出參賽編號,卻不寫上名字,然後進行投票選美。出人意料的是,陳局長卻不參加,他說他要是參加對大家不公平。

  大家一邊欣賞著,一邊說說笑笑地給自己中意的吊蘭投票。當大家走到最後一盆吊蘭前時,不覺都笑了起來。有人開玩笑說:“這麼醜的吊蘭也來參加比賽啊?這哪是吊蘭啊,簡直就是禿尾巴雞。”

  確實,那盆吊蘭雖說也長出了不少枝蔓,但枝蔓上只有兩個小苗芽,顯得孤單又可憐。

  綜合處的馮處長在一邊笑著說:“這是我養的,確實不是很好看。名次不重要,重在參與嘛。”大家紛紛笑了起來。

  名次很快就出來了,辦公室邱主任的吊蘭獲得了第一名,陳局長親手把一臺液晶大電視頒給他,邱主任樂得合不攏嘴。

  馮處長的吊蘭得了個倒數第一。他抱著花往回走的時候,目光偶然和陳局長碰了一下,他感覺陳局長的目光裡意味深長。他心裡“咯噔”了一下,但扭頭就忘掉了。

  過了幾天,劉副局長要退居二線了,準備從現任處長中提拔一位來補缺,組織部讓他們把推薦名單報上去。

  局裡搞了個民意測驗,但不分伯仲,陳局長就招呼幾位副局長來商量。局裡有九個處長,各有所長,要挑出一位,還真為難。副局長們面面相覷。

  陳局長說:“我的意見是推薦綜合處的馮處長。大家看看有沒有意見?”

  劉副局長問他:“意見倒是沒有,但得有個理由吧。”

  陳局長就從抽屜裡拿出一張紙,正是前些日子舉辦的吊蘭比賽的唱票記錄。他把記錄遞給副局長們傳看。副局長們看過了,還是不明所以,都疑惑地望著他。

  陳局長這才說:“咱們要提拔幹部,讓群眾來測評。群眾不知道將來誰能上,怕現在說了人家的壞話,將來人家上去給自己小鞋穿,自然小心翼翼,不敢說真話。於是,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但在這個記錄中,卻反映出了幹部們平時的為人。”

  副局長們一個個都愕然地睜大了眼睛。

  陳局長笑了笑,這才接著說:“吊蘭有個特性,就是要靠枝蔓上的苗芽來繁殖。我當初嫌自己帶來的花太多了,辦公室小,養不下,就給了每位處長一盆,其實這是有用意的。馮處長群眾基礎好,跟大家的關係都不錯,大家才會到他那裡去摘苗芽,把枝蔓摘成了禿尾巴雞似的。關係不太好的,大家不好意思到他那裡摘,才會那麼茂盛。”

  大家長噓了口氣。難怪陳局長當初給處長們發了吊蘭,卻不給副局長們發。

  陳局長接著說,馮處長也不貪。比賽前,他讓馮處長去買獎品,馮處長已經知道了這是給吊蘭比賽買的。他要是貪,完全可以到花卉市場買一棵吊蘭來參加比賽。大家都是業餘時間養花草來怡情的,技術必然差些,花卉市場那些花,要型有型,要款有款,要是來參加比賽,一準兒能獲獎。可人家馮處長沒這麼做,還搬著他那棵禿尾巴吊蘭去參賽,真是難得啊。

  大家連連點頭。他們這才明白,陳局長這些吊蘭,不是普通的吊蘭,而是人心的試金石啊。

  ***選自《小小說月刊》***

  《吊蘭比賽》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A.文章開頭說局裡向來有一把手喜歡什麼大家就都跟著搞什麼的風氣,既說明一種不良風氣,又為下文人們養吊蘭,舉行吊蘭比賽做了鋪墊。

  B.陳局長是吊蘭迷卻不參加吊蘭比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好局長,絕不以權謀私,擔心自己參加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影響比賽的公平公正。

  C.馮處長的吊蘭枝蔓上只有兩個小苗芽,像個禿尾巴雞,既說明馮處長工作繁忙無暇管理,也說明他不盲目跟風,討好上司。

  D.文章運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塑造了陳局長這一人民好乾部的形象,他勇於打破常規,暗自佈局,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形象豐滿。

  E.“陳局長這些吊蘭,不是普通的吊蘭,而是人心的試金石啊。”這一句意味深長,既說明陳局長用心良苦,又深化了中心,小處見精神,利益當前見人心。

  ***2***文中“局裡向來有這個風氣,一把手喜歡什麼,大家就都跟著搞什麼”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

  ***3***馮處長是個什麼樣的人?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

  ***4***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有人認為是馮處長,有人認為是陳局長,你認為呢?請結合文字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吊蘭比賽》現代文閱讀答案

  11.***1***AE***答A給3分,答E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

  ***2***①說明局裡一直存在一種不良風氣:盲目跟風,討好上司。②為下文人們養吊蘭,舉行吊蘭比賽,陳局長暗中佈局推薦人才做了鋪墊。

  ***3***①為人樂觀,不拘小節。自己的吊蘭被人嘲笑也不放心上。賽後感覺到陳局長對自己的異樣,並未採取措施,很快忘記。②群眾基礎好。跟大家的關係都不錯,大家都到他那裡去摘苗芽。把他的吊蘭摘成了禿尾巴。③為人誠實,淡泊名利。比賽前,馮處長知道獎品不小,也沒有買吊蘭參加比賽。

  ***4***我認為主人公是陳局長。①從人物形象上看,小說塑造了一位優秀的人民幹部形象。他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馮處長被推薦只是一個證明。②從故事情節上看,陳局長喜吊蘭、送吊蘭、吊蘭比賽發獎、推薦馮處長、說明推薦原因等,一步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③從主題上看,小說在樹立一種好乾部新風,為官者應有創新意識,勇於打破常規,選拔人才不拘一格。有現實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