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文章精選

  我們都曾經過,如今,那些曾經,到底到哪去了呢?曾經美好的時光。遺忘的那個角落。你還記得多少曾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曾經,現在

  作者:塵落安靜

  席慕蓉於《獨白》中說道:“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周遭的人滿意而已,為了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注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了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如今,這段話仍有濃重的現實意義,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強調“人格的自覺性”,然而“和而不流”卻演變成了“和而流之”,繼而我們便喪失了個體的生命自主性與獨立性。我們一輩子都在摸黑探路,都在奮勇登峰,然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贏得他人的滿意而已。我們夜以繼日的行路,然而走著走著,我們卻不知不覺迷失了路途,甚至都已不清楚這一路能走到哪裡,以及是為了些什麼。

  我認為,這與前不久的一篇閱讀“神童詩與功利教育”同屬一個性質的。這種現象又何嘗不是功利化的產物?儘管我們的初衷是“豐富學識,提高素養,達到成熟”,但是我們的腦海中卻始終刻有一個觀念“出人頭地,讓別人正視我,認同我”我產生了一個疑問: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生終極關懷嗎?

  餘秋雨先生在《十萬進士》中有這樣一段話:“他們有世界上最驚人的耐心與氣量,可以承受最難堪的困厄與屈辱,因為他們知道迷迷茫茫的深處,會有一個機會,然而,機會只是機會,不存在合理的價值選擇,不存在人生的終極關懷。所以,即便是在耐心與思量背後,也隱潛著自私與虛偽。”

  如今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走“十萬進士”的路?然而進士都已進土,難道這份功利思想還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我們的價值選擇是什麼?金錢抑或功名?我們的人格選擇是什麼?利瑪竇提倡的“聖徒人格”“紳士人格”亦或“靈脩人格”“浪人人格”?我們的人生終極關懷是什麼?僅僅是出人頭地或位居高位嗎?但,這真的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在我看來,我們自始至終都在作繭自縛,以為自己找到了最重要的追求,但這種“他人肯定論”卻讓我們淪陷進一片泥潭,我們喪失了“人格的自覺性”,走上了一條沒有歸途的路。畢淑敏的《心靈的力量》中有這樣的論述:“人們總是終身困頓在自己的繭裡,這是自己的選擇,當生命將要終結的時候,人們也許會恍然發覺,世界原本就是一張巨大的繭,而我們從未真正生活過。”

  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個問題:自己到底要什麼?為什麼依然要以圓潤當作成熟?為什麼要以察言觀色作為處事原則?這種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獨特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正的自我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

  我們應該走好自己的路,不緊不慢,哪怕一路走的孤獨,那也走得舒心自由。察言觀色不應是人生的姿態,這一路的奔波是為了自己而不是他人,我們應該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不能因走得太快,而把靈魂落在了後面。

  哪怕這一路沒有鮮花與掌聲,我們也依舊不能停下腳步,要笑也要笑的燦爛,這不僅僅是夢想的路途,更是思想的修煉,靈魂昇華的過程。

  關於2:曾經的我們

  作者:雨夜楓情

  曾經,我們走過了花樣青春,在有限的青蔥歲月中流失了曾經只屬於我們的純真童年;

  曾經,我們度過了繁華四季,在交替的春秋冬夏裡輪迴著曾經擁有的那一個美麗季節;

  曾經,我們歷經了滄桑風雨,在起落的朝陽夕日下洗禮著曾經承受的一次次磨礪痕跡;

  ……

  曾經的青春,如夢從幻到醒、如花從開到謝、如風從來到去……用他們的真美柔情譜寫了一篇充滿活力激情的歌謠。曾經,有無數天真無邪的笑容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無數五彩斑斕的畫面繪織在我們的生命裡,無數純潔無暇的記憶烙印在我們的腦海深處……青春時光在無意中流失,我們在慢慢的長大……到最後這一切的一切,像一條途經的湍急河流,淘淘之水拍打在我們懵懂的心上,那聲音好比青春歲月激情的歌唱,而這歌聲如霧一般漸漸消失在浩瀚的天際。我們已經忘記,忘了在哪一天的那張充滿笑容的臉上那純情的眼神,淡淡的模糊在遠去的時光軌道上。曾經,我們擁有那稚氣的心靈,純情打開了所有心靈的門窗,讓我們充實著青春的空間,但這只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斷然為會停留在在時光的原處,早已被突來的一陣風兒無聲地捲走。剩下的只有刻在那一片殘牆上若隱若現的記憶笑臉和那深情凝望著我們的眼神……

  曾經的四季,如畫由素至濃、如歌由俗至雅、如酒由柔至烈……用他們的別緻畫筆描繪了一幅富有多姿生命的畫卷。曾經,有多少生機盎然的景緻打動了我們的心靈,有多少閒情雅趣的故事敲響了我們的旋律,有多少酸甜苦辣的味道觸動了我們的神經末梢……穆穆清風在季節裡吹來,吹走了破碎的流年,吹散了我們曾經留下的足跡……這裡,我們的笑容在季節裡飄然搖逸,點綴著我們生命途經的旅程。曾經,我們充滿著生命的激情,飽含熱忱的推開世界的大門,讓我們投入到現實的懷抱中去感受那曾經奢望的一絲絲溫暖,但這只是一種嚮往,而這種嚮往卻不會因我們而扭轉了季節的方向,他只會默默地、慢慢地從現實的縫隙間溜走,留下的也寥寥無幾。抬起頭,再看看世界,看那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看那天高地闊、人動物靜,轉過身再看看季節留下的只有深深暗影……

  曾經的風雨,如情從淺到深、如義從輕到重、如景從遠到近……用他們的熱忱豪情編劇了一部蘊含陳雜滋味的電影。曾經,有多少的暗礁激流在我們的身體鐫刻了道道印跡,有多少清明渾濁迫使著我們痛苦的選擇,有多少的困苦曲折改變了我們本來炫美的歌……在風雨中,我們不停地舉步前行,走過後留下腳印,這每一個印跡必定是一個故事,而這一串串足跡就是我們過往的經歷。風雨中走過的路程,我們感受到了人情冷暖,道義厚薄。在歷經風雨的路上,透過風雨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別樣的風景,從模糊而漸漸清晰,所以我們明白了,美麗的風景只能遠觀而不可近賞,不必非要窮追不捨探明究竟。曾經,風雨中披上了一層層滄桑的斑斕,風雨還在繼續也不必遺憾和悲傷,更不須後悔。在這風雨的背後,也使得我們曾經更加自私貪婪狹隘甚至無知的狂妄。放眼望去,曾經的悲歡離合能有幾人能夠看得明白,在這遙遙風雨路上我們何曾又去想過……

  曾經的那張白紙,已勾勒出我們人生這條路上的輪廓與軌跡,路的另一端那將是更漫長的旅程,路途的風景將由我們自己來描繪,而路途的長短也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曾經的就讓他過去吧,我們就像是被風吹到水中的沙粒,早就墜落沉澱到我們無意識的記憶深淵之中,在我們的人生中,他們將都會以另一種姿態活在我們的故事裡。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有更艱難的選擇,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選擇繼續上路。但我們一定要記住,寧可帶著傷痛選擇放棄,決不要冒然輕意地放棄選擇。理想終會勾起靈魂的目標,在我們人生的泥濘中也不會丟棄前方那條平坦而寬闊的理想之路……

  關於3:曾經,已經過去

  作者:黑格

  “愛你一生”,走了。“愛你一世”,也將離開。“愛你一晚”難到真的就是一晚麼!我想還是“愛你一萬或者一直到晚年吧”!要麼到了2016是不是該說成是“愛你一溜***煙兒***”,也太有點短暫了吧!2017將就成“愛和你在一起”,還說算的過去,2018差不多也就是“愛你一把”,也好像有點不大合適,僅一把好像有些不負責,還是改成“愛你一輩”吧!到了2019還真的好說“愛你依舊”!2020也還行“愛你愛你”……

  說了這麼多,不要想多了,“大愛無邊”不要太狹隘了……

  世事無常,諧音有趣。讓那“大愛無邊”似和諧的春風拂過神州,像久違的春雨滋潤大地,

  “愛你一生***升***”,你升了,也走了。“愛你一世***逝***”,你去了,也將永遠離開這裡。“愛你一晚***挽***”,難到這滋養了你多年的沃土、簇擁你多年的左右,真的就挽留不住一個曾經的你麼?!這裡那曾經熟悉、親切的一草一木難道不值得你深深地留戀麼?!

  此去經年往事多,幾多往事憶經年。

  曾經,那大好的年華在激情澎湃中湧動著青春的活力,青春依舊的心仍然不甘讓那年華在沉溺中逝去。活力湧動,青春無悔。那青春的身影在奔波在簽約的途中、在熱火的車間與工場、在與同行交流的長桌旁、在曲折的探索路上……

  曾經,我們付出著青春、付出著真情、付出著對年華的責任。不甘,那多年的努力在沉溺中無聲的逝去。不甘,那多年的基業在世紀交替之時沉沒於沸騰街市。不甘,那多年的求知、求真之旅就這樣不了了之。

  曾經,我們擺脫了羈絆、樹立了信心、明確了目標。只為,在前進中提高、在前行中更新、在奮鬥中崛起。

  曾經,我們的曾經感動了天地,感動了日月、感動了可以感動的感動。我們曾經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得到了認可、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得到!

  曾經,還不是曾經的時候,我們曾經共同憧憬。

  曾經,還不是曾經的時候,我們曾經共同努力。

  曾經,還不是曾經的時候,我們曾經共同付出。

  當曾經,已經成為曾經的時候,那曾經,似乎成了曾經的曾經。似乎可以在歷史沉澱中尋覓到它的影子。有時那“曾經”在腦際化做陳橋之後的杯酒、化做鼓樓崗上功臣樓的大火……

  曾經,已經過去。朝陽依舊東昇,落日依舊西下。

  置身於廣闊的原野,沒有了都市的喧囂、沒有了窒息的空氣,每每於晨曦中領略自然的風光,於渭河岸邊在落日下聆聽暮歸的笛聲。拋開那紛繁複雜的往事、離開那心力憔悴的空間,於清風中看花開花落、於星空下舉杯邀月、於暮色中敲落燈花……

  遠去的曾經,已經融入記憶的長河,沒有了那往日的羈絆、沒有了那世故的糾纏,愜意的我們生活在愜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