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禪理故事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和文章的關係就像泉源和溪流,只有積累的源泉豐盈不竭,才有寫作時的源源不絕。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禪理故事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考作文素材禪理故事一

  心態境界不一樣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面紅耳赤。

  中考作文素材禪理故事二

  心的大小之分

  一天,小林問師父:“心有大小之分嗎?”

  師父答:“沒有。”

  又問:“那為什麼說有的人心大,有的人心小呢?”

  師父說:“你想象一頭大象在心中。”

  小林答:“想好了。”

  “你想象大象時所用的心,是一整顆心嗎?”

  “是。”

  “再想一顆綠豆在心中。”

  “想好了。”

  “是用一整顆心嗎?”

  “是的。”

  師父道:“心只是這一顆心,想的東西大,心就是大的;想的東西小,心就是小的啊。”

  中考作文素材禪理故事三

  菩提本無樹

  慧能千里迢迢趕到湖北的黃梅山,拜五祖弘忍為師學禪。

  五祖見了他後就說:“你是南方之人,也能成佛嗎?”。

  慧能回答說:“佛性也分南北嗎?”

  五祖無言以對,便留他下來,在後院做碾米、打水的雜活。很久過去了,也不見五祖重視他。但他心中一點怨言也沒有,他想,佛性恐怕也不分打坐和挑水吧。

  很多年後,五祖年齡大了,就有心選一個傳法之人。

  於是,在一天的下午,他召集所有的弟子,對他們說:“你們都將自己多年證悟的結果寫成偈子,我要看誰真正悟道了。我要將衣缽傳給這個悟道的人。”

  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衣缽傳承之人的。於是,很多人都注視著他,爭著去看他的偈子。有的人甚至根本沒想去作偈子,而是等著看神秀的參悟。

  不幾天,神秀的偈子就傳遍了整個寺院,他就將它寫在醒目的牆上。偈子云:

  身如菩提樹,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這樣的偈子引來一片叫好之聲。本來有的人寫好了自己的證悟,也不好意思再拿出來。

  很快,這就傳到了慧能的耳中。

  慧能聽了後,就告訴身邊的僧人說:“這首偈子還行,但並未真正悟道。”

  這件事也傳得很快,連五祖都驚動了。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說出了自己的偈語。

  他說的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們這才信了這勤雜工所說的話,人們將慧能的偈子寫上了那面牆,當然,擦掉了神秀的那首。

  感悟:

  禪是一種超脫的學問,以一種大空明的心境體會著世界的本真形態,從而達到一種絕對的超脫和通透。心中無執,無物,何以染塵埃呢?這一首偈子,還出現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解救賈寶玉的執迷時,就寫下了這首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