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英語勵志故事***2***

  自學英語勵志故事篇三:從結巴的問題女生到新東方名師

  從三歲開始每天彈鋼琴7、8個小時,到十五六歲時卻被告知因為天生條件在鋼琴不會有任何前途。十幾年白練了。

  小學三年級時把自己的作文字連同一盆髒水潑在老師身上。

  因為俞敏洪一句話,大四時每天睡5小時覺,學10小時英語。

  在新東方900句課堂上,一次次舉手,一次次結巴,一次次被狂笑,一次次低頭痛哭再一次次舉手。

  在化工大學開免費班,滿教室滿校園一個個拉人來聽她講新概念三冊,第一次用兩個小時拉來12個人,到第四次自動來了160人。

  學生說“如果新東方不要你,我們就去新東方門口靜坐”,可她還是因為結巴首輪面試被淘汰。

  陳陽說,“講新概念三冊的老師要有一顆救贖的心。”

  在母校十一學校講座的時候,陳陽告訴下面的中學生,幾年前她也是坐在底下的一員,而且是很差的一個。現在坐在下面的他們,通過努力沒幾年就可以像她一樣站在講臺上為別人分享她的知識與奮鬥。

  從小結巴的問題女孩

  陳陽從三歲開始嚴重結巴,直到大學二年級。現在還時常結巴,摸不清規律,除了講課不結巴,其他時候完全沒準。陳陽的結巴屬於首字難髮型,是結巴里最結巴的結巴。每次從三元橋坐公共汽車去靜安莊,只有一站,她事先準備好一塊零錢,上車就遞給售票員,再豎一根食指想告訴售票員“就坐一站、一站!”但售票員總是不解地問“到哪啊、哪下啊?”陳陽只得結結巴巴地回答“靜、靜、靜、靜……”還沒靜完售票員已經邊看著她邊賣了三張票。“安、安、安……”沒安完售票員又賣了三張。“莊、莊、莊!”話音落地,售票員接過錢告訴她“到了,下車吧。”

  為了長大以後有口飯吃,搞音樂的爸爸讓她學鋼琴。從三歲開始,陳陽幾乎每天都彈7、8個小時的鋼琴,每天下午4點放了學彈到晚上10點,最後鋼琴考到九級。到十六七歲的時候,老師告訴陳陽她在鋼琴上沒有前途,因為肌肉纖維不對,彈鋼琴肌肉得是紅纖維,耐力型,而陳陽是白纖維,爆發型。十幾年的苦練只能是多了一個愛好,一個特長。

  爸爸讓她彈鋼琴是因為小時侯帶她去樂團,陳陽看到鋼琴就不撒手,抱走了直哭,據說結巴的孩子大多在藝術方面有獨特的天賦,爸爸便認準了陳陽將會在鋼琴方面有所建樹。後來陳陽從行為心理學中知道了,小孩子對黑白相間顏色的東西特別敏感,她當時只是喜歡鋼琴的顏色,而不是對這樣樂器有興趣,完全的陰差陽錯。

  萬幸的是陳陽沒有荒廢文化課只彈鋼琴。但因為結巴,學習不好又調皮,從小到大幾乎沒有老師喜歡她。她也以“搞藝術的”自居,獨來獨往不搭理別人。小學三年級時,一次語文老師讓寫作文,陳陽寫了一篇童話一樣的作文,又是上月球又是天馬行空什麼的。陳陽挺得意,想這回該挨表揚了吧。週五交了作文,週一課堂上,老師拿著她的作文字在全班同學面前抖,“我教了30多年的課,從來沒看到過這麼噁心的作文,你們想知道是誰寫的嗎?告訴你們,是陳陽寫的。”所有小朋友都在笑,老師順手一揚,把作文字扔到了旁邊一個髒水盆裡,對陳陽說:“你去,把本子揀起來,把你的作文念給所有同學聽。”老師知道她是結巴,知道她根本念不了。所有同學都在拍著桌子狂笑,陳陽走過去,看到本子泡在髒水裡,她沒有去揀本子,突然端起盆連本帶髒水潑到了老師身上,一滴都沒浪費。老師“嗷”一嗓子跑到了校長辦公室。

  從此陳陽就成了校長辦公室的常客,校長多次威脅要把她送到公讀學校***離少年犯還差一步***去。班裡要是換了班主任,新班主任一準把她調到第一排,老班主任總跟新班主任說“只要把她管好了這個班就行了。”陳陽從小對“老師”這兩個字充滿了敵意和憤恨——無數次告訴自己“這輩子就是要飯也不當老師”——超級叛逆的問題女孩。

  俞敏洪是能拿一句話改變別人命運的人

  因為有音樂特長,小學升初中沒費什麼勁,初中升高中時因為十一學校有學生交響樂團,她進了十一學校。高考時英語是高中三年中考得最高的,85分***滿分150分,十一學校學生平均分是110分***。

  大學考到了首都經貿大學統計系。別的課還湊合,但英語從來沒有及格過,包括四次期末考試、兩次四級。大三第一學期陳陽發了狠,決定破釜沉舟一次,如果再不及格就轉學阿拉伯語,絕對不碰英語了。三個月內,除了正常上課外,她每天早晨、中午、晚上一共學8個小時英語,中午和晚上從來不進食堂吃飯,讓同宿舍的帶點吃的送到教室。三個月下來人快崩潰了,結果期末考試及格了,可四級58分,還是沒過。

  就在要放棄的邊緣,大三第二學期,俞敏洪的一場講座把她拉了回來。俞敏洪來學校做講座,她本來排斥英語不去,同宿舍的在前排佔了幾個位子硬拉她去。聽到1個半小時的時候,她已經快被感動了,但對“老師”和“英語”的排斥讓她還是冷眼旁觀。講座最後,俞敏洪給學生三個機會傳紙條問問題,陳陽也寫了一個:“如果有一個學生,大一大二英語考試四次不及格,四級三次不及格,這個學生如果畢業了去新東方面試老師,新東方會要嗎?”當時她心裡想,你不是說英雄不問出處嗎?看你怎麼回答,也沒指望著能輪到她。湊巧的是俞敏洪看到了那張紙條,當場問是哪個學生寫的,陳陽當然沒有站出來,俞敏洪說,“如果是哪位同學問的就請記住,如果是幫別的同學問的就請轉告他,一年半以後我在新東方等你,一定要來。”

  一句話,陳陽被完完全全地震撼了,這麼一個偉大的男人許諾要在新東方等她,她應該放棄嗎?她計算了一下,四次期末考試、三次四級,俞敏洪說他承受同樣失敗的底線是七次,如果她能經受住這七次不及格,最後取得成功,她不是比俞敏洪還厲害了嗎?陳陽又一次踏上英語奮鬥的不歸路。

  新東方四級、新東方六級、新東方考研、新東方GRE、新東方聽力口語、新東方新概念……除了託福和雅思,陳陽把新東方的課都上了一遍,把自己泡在了新東方。學英語900句時,第一節課,萬泰雷老師問誰來用英語做一下自我介紹,陳陽想,新東方嘛,大家肯定都舉手,那我也舉,嘗試一下舉手的感覺。沒想到,全班就她一個,老師拿來話筒,陳陽想,那就說最簡單、人生最基本的三大問題吧,“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向哪裡去”,因為結巴,足足說了三分鐘終於把三句話說完,全班發出持久的、雷鳴般的笑聲,比老師的笑話效果強烈得多。後來老師又問問題,陳陽逼自己想都不要想就舉手,全班又只有她一個。老師四處張望,問還有沒有別的同學,最後非常無奈地又把話筒交給她,又用了五分鐘結巴讓全班狂笑。

  坐下之後陳陽就哭了,畢竟是20歲的姑娘,有臉有皮有自尊。但心裡想,這十天我就是要說話,拿英語說話,難道一輩子就這麼不說了嗎?就這樣老師只要問她就舉手,然後結巴著說,同學們就笑,笑完她就哭,哭完再舉手說,十天就這麼哭著說著過來了。最後一節課的時候,老師讓她站起來,請全班同學為她鼓掌。老師說他在新東方教了三四年的口語,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學英語如果能這樣,沒有攻克不了的障礙,她必將是這個班裡在英語上最有出息的同學。從那以後,陳陽英語的口語關徹底打開了。

  新東方的課不是全部,那段時間陳陽每天6點起床,6點半開始背新概念的作文,在小樹林裡背到8點。8點到12點正常上課,12點以後在教室背單詞,託福單詞、GRE單詞、新概念單詞一起背。背到1:25,宿舍同學給她拿點饅頭包子充飢,5分鐘吃完,1:30上下午的課。下午的課基本睡覺,到下午5點去圖書館裡再背早上沒背下來的課文和中午沒背下來的單詞,中間宿舍的同學會打來飯讓她5分鐘吃完,並幫她洗飯盒。6點鐘的時候去圖書館閱覽室繼續學。6點到10點分成8個20分鐘,用一個倒計時器嚴格定時,20分鐘裡學完規定內容,每20分鐘之間用10分鐘放鬆,放鬆的方法是穿一雙滑輪鞋滿地溜,有人來阻止她也不停下來,或者聽英文歌、找人聊天。到了10分鐘繼續下一個20分鐘的高強度學習,再10分鐘放鬆……10點到10點半到操場慢跑800米,10點半回到宿舍洗洗涮涮到11點熄燈,別的同學都睡了,她把凳子拖到走廊上,借走廊的燈光寫兩篇作文,一篇託福作文一篇GRE作文,有多餘時間就再複習白天的學習內容。1點鐘會有一個生物鐘奇準的同學出來上廁所,把已經迷糊的她拉回宿舍睡覺,6點被鬧鐘叫醒再進行周而復始的下一天……她在十一中學的時候告訴她的師弟師妹,“十一學校有一位老師說的話我當時不屑一顧,但現在覺得頗有道理——想以後活得像個人,高中這兩年就不能像人那麼活著。”她晚了四年,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把自己活得不像個人樣。

  俞命洪講座後的兩個半月陳陽就是這麼過的。每天晚上的8個20分鐘都用來死磕新概念三冊,把60篇課文鑽得爛熟。這段時間讓她發現,新概念三冊太好了,太好了,她禁不住想把這本書的妙處告訴別人,哪怕違揹她曾經不當老師的毒誓,不當新概念三冊的老師實在受不了。因為當一個人用盡所有心血死磕一個東西,並且這個東西改變了她的人生和命運的時候,不把它分享給別人都難。再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她沒有一個週末,沒有一個節假日,所有時間都泡在新東方,已經離不開了。

  在新東方流了多少淚,為了進新東方又流了多少淚

  大學畢業後,陳陽工作找得不錯,在一家證券交易所,幹了三個月辭職了,因為她太想去新東方了,她還記得俞敏洪答應她的事。

  陳陽沒有去新東方應聘,她從家出來,沿著三環轉悠,來到離家最近的化工大學,找了一間人少的教室在黑板上寫上“今晚開會佔用”,然後滿校園見人就問“兩小時以後在**教室有免費的英語課,新概念三冊,你來聽嗎?”跑到每一層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座位上問,在廁所門口堵住每一個人問。整整兩個小時,真有12個學生被她拉來,聽她講課。

  陳陽講了她最熟悉的新概念三冊第二課,她沒敢想自己結巴沒結巴的問題,儘量不去想。講完回家後,12個學生中有11個給她發來簡訊,“下次還能聽您講課嗎?”陳陽熱淚盈眶。

  三天後,陳陽讓其中一個學生幫她又佔了那間教室,再去上課。進門的時候,她發現半樓道里都是站著的學生,她以為今晚有什麼活動,可一個學生告訴她,這都是他們拉來的,都是等著聽她上新概念課的。可是人太多了,那個教室根本裝不下,於是陳陽帶著學生們去最大的教室,下樓的時候她回頭一看,底下樓道上一圈圈全是她的學生,都在跟著她,陳陽低著頭哭了,泣不成聲,天旋地轉的幸福。到大教室一清點,83個學生。還講新概念三冊第二課,講完兩個半小時陳陽問學生“下次還想來聽課的同學舉一下手”,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陳陽又哭了,哭著哭著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我沒結巴!

  第三次來了135人,第四次來了160人,就這樣陳陽的免費新概念班越來越大,每次都有站著聽完兩個半小時的人。到兩個半月的時候,李輝老師也來聽了,陳陽在新東方上過李輝老師的課,他也站著聽完了兩個半小時的課,跟她說“陳陽你來新東方吧”。陳陽沒敢答應,在她心裡新東方老師就像神仙一樣,她覺得她還沒準備好,怕自己玷汙了新東方的名聲。如果要去,她也要俞敏洪知道,他花一年半等的那個人是值得的。那段時間陳陽瘋狂在北師大、在首師大開免費新概念三冊班,她想在沿三環的所有大學裡都開免費班,把新東方新概念三冊的學生都搶過來,讓俞敏洪知道她這個人。

  2004年7月,在李輝老師的再次邀請下,陳陽準備應聘新東方老師。應聘前,她去雕刻時光抓老外聽她講課給她挑錯、給自己的免費學生每晚練習試講,但幾個高校都快到期末考試了,她的學生要複習考試,也根本找不到教室。學生們就排出日程表、到處找地方每天輪流派兩三個人來聽她試講。到面試前一晚,幾個學生在學校鍋爐房裡支了塊小黑板聽她講課,一個博士生學生說“一件事情做到這份上,成與不成已經不重要了。你去應聘,如果新東方不要你,我們就去新東方門口靜坐。”陳陽聽了這話特樂,應聘的時候還真有二三十個學生在北大校園裡晃盪,準備隨時靜坐抗議。

  可應聘第一關她就被淘汰了,因為她結巴。人力資源部面試的時候,陳陽的簡歷上有她和她一百多個學生的照片,還有其中八十多個學生的簽名,她的要求是“給我5分鐘試講,不合格我走人”,但面試中的結巴無法讓人力資源相信這樣的人能成為合格的老師,她被拒絕了。

  走出人力資源部,走過基礎部綜合能力專案辦公室時,她敲了敲門,碰巧部門主任翁雲凱老師在。陳陽說“我要試講,我要教新概念三冊”,翁老師說你得從人力資源那開始,陳陽說“我去了,他們把我開了”,翁老師很奇怪地看著她,陳陽說“你給我5分鐘試講”翁老師找來一本新概念二冊,給了她十分鐘,講完翁老師說“下下週來面試”。陳陽就進了新東方。

  對新東方和新概念的感情常人難以理解

  陳陽的命運是被一個叫“新東方”的學校和一本叫“新概念”的書改變的。

  她對新東方有著很深的感情:“我是那種從小沒好好學習,幾乎就要放棄了,長時間抱著一個藝術家的夢想、但很早就知道實現不了、一直在自我欺騙的邊緣人。我真是讓新東方的老師一句話一句話、一個格言一個格言、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拉回來的。我知道作為一個新東方老師應該怎麼對待學生。”

  對新概念三冊這本書,她同樣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感情:“新概念三冊是最特殊的英語,來學新概念三冊的學生如果在新東方的課堂上還找不回信心他就徹底崩潰了。他們都是英語不行才來補的,他們從小到大花十年的功夫來學英語,然而失敗了,這樣的打擊絕對不止是英語上的,很可能接下來他們的學業、事業、感情都會出問題。當新概念三冊的老師如果沒有一顆救贖的心來轉變學生,給他們信心。”

  “我在學新概念以前什麼都學了,四六級、託福、GRE、雅思,七八個月的時間裡什麼英語都考,託福的題一本一本做,四六級輔導書一堆一堆啃,但都失敗了,直到新概念三冊的出現。因為俞敏洪在講座時候提到了新概念,我就衝著新概念三冊去了,我學了以後,才發現這本書太深了,要多深有多深,GRE的詞彙***至少在填空部分***都沒有超出新概念三冊的範圍。”

  “新概念三冊的文章都很短小,留白很大,而正是留白大給了本土老師發揮的空間,書只是一個載體,它融合了太多老師的智慧和經驗。別的教材是雕塑,而新概念是塊泥,老師有多深的功夫就能捏成多好的雕塑。現在人們都說新概念老了,那是他們不懂這本書,英語變化快是口語、尤其是俚語的變化,而書面英語變化非常小,而新概念老師用他們的經歷和智慧一直在更新著新概念需要更新的部分。”

  曾經甚至現在都嚴重結巴,卻以說話為生;曾經最憎恨老師,現在卻站在三尺講臺上;曾經英語沒及格過現在卻在教別人學英語……這個體重不足百斤、白纖維肌肉型別的柔弱小女子是怎樣燃燒小宇宙、戰勝生理缺陷和心理陰影、達到今天的成績,這其中的勇氣和毅力,沒有如此奮鬥過的人也許永遠不會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