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圖書簡單的動畫插圖圖片

  兒童圖書插圖是藝術家專門為兒童所創作的、適合兒童欣賞的一種繪畫藝術表現形式。幫助兒童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並取得教育和美育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兒童插圖畫創作藝術特點。

  

‘’





  兒童插圖畫創作藝術特點:童真童趣

  童真童趣是兒童插圖畫突出的特點。優秀的兒童插圖畫,總是善於以兒童的目光及心理去發現及發掘事物本身的美,並根據兒童思維規律作藝術的渲染,以實現這種美的內涵。

  “擬人化”是兒童文學和兒童插圖畫的童趣所在。兒童情趣,就是要以兒童的眼睛看世界,創造世界。兒童的思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物件裡去,由“物我兩忘”達到“物我同一”,使紙上本無生命和情趣的物體,具有人的生命活動,顯得有人性,會說話的動物、隨風舞蹈的柳枝、就連玩具皮球也會有爸爸媽媽……在兒童插圖畫創作中就必須進入角色,塑造幾個形象,就要扮演幾個角色,創造性地塑造出各種活生生的藝術形象。畫家要通過自己對故事情節的充分理解展開想象與聯想,讓畫中的每一個形象的動作、形體,背景上的任何一樣東西都能說話,都能圍繞主題活動。

  兒童插圖畫的童趣性還可以從形象動作細節來反映。細節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形象的性格特徵,也能增強趣味性和生活氛圍,如農村老大娘習慣用圍裙擦手、小孩子站立時習慣用腳碰腳……這些細微的小動作,都能傳神地反映出人物的個性。

  例如,在何豔榮的《小朋友的書》中,小男孩和小熊排排坐,小熊在添男孩手中的棒冰,小貓張著嘴接小熊手中的融化的棒冰水,小瓢蟲則在添小貓手中的棒冰。這些小動作和細節使畫面充滿了趣味性。這就要求畫家有深厚的生活基礎,用心去體驗生活,掌握各種各樣人物的性格特徵、生活習慣以及各種表情變化。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得心應手地表達故事的情節。

  兒童插圖畫創作藝術特點:大膽誇張

  藝術的誇張是兒童插圖畫創作的最基本的手法,也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手法。通過對形象造型和動作特徵的誇張增強趣味性,以幽默的手法調動兒童的閱讀興趣,並有著加強敘事和傳情的效果。

  兒童插圖畫的誇張應該從兒童的審美心理特點出發,瞭解兒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尊重兒童的審美要求,並以此為前提正確把握誇張這一藝術手法在創作中的運用。誇張和變形是在所描繪的物件的真實形態的基礎上,對其主要特徵、特點經過抽象概括並加以強化,使其更具直感性,這也有利於兒童對周圍事物基本特徵的認識。如美國插圖畫家霍利.霍比的《嘟嘟和巴豆》中,大量行李的重複堆砌,誇張地表現出小豬旅行的勞累,對行李數量、種類、體積的誇張更豐富了畫面細節。

  兒童插圖畫的誇張手法主要表現在動作、表情、背景幾個方面。首先動作的誇張,主要體現在動作幅度的誇大,包括對形象身體軀幹和四肢移動距離的誇大以及對姿勢與姿勢之間轉換速度快慢的誇大;其次表情的誇張,主要體現在臉部眼睛和嘴形的變化,往往用幾根簡單的線條,誇張、簡單地表現形象內在、細膩、微妙的感情變化,或笑得眼睛擠成一條縫,大嘴張開滿臉是牙,或兩眼瞪得圓圓,眉毛豎起,嘴脣緊鎖……;還有背景的誇張,背景景物也要像主要形象一樣進行誇張變形,通過視角的變換、景物的取捨、透視的幅度、繁簡的對比等,適當地簡化、歸納和重組,甚至做擬人化的處理,以創造出與文字吻合的背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