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是不是魯智深_魯提轄是誰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那一直有疑惑的是魯提轄是不是魯智深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魯提轄是不是魯智深,希望對你有幫助!

  魯提轄是不是魯智深

  其實,關於魯提轄是不是魯智深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魯智深本來名字叫魯達,智深是他後來當和尚的法號。魯達在沒當和尚之前,本來是個當官的,職稱是提轄,因此稱魯達為魯提轄,專門掌管和指導軍隊的訓練,併兼職追捕盜賊,以保證當地居民的平安。魯達性格豪爽豁達,為人慷慨正直,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有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情懷。這天魯達和李忠,柴進在酒樓吃飯,正吃的高興處,突然聽到有女子哭泣的聲音。於是魯達命店家尋來傷心的女子,一問才知道女子叫金翠蓮,和父母來投奔親戚,母親卻病死客棧,欠了客棧不少錢無力償還,被那鎮上惡霸鄭屠戶知道了,瞧見金翠蓮模樣還可以,就強行讓她成為了自己的小妾。結果屠戶老婆不同意,強行將金翠蓮和她老父親趕出來了。金翠蓮就和老父親來酒樓賣唱。魯達一聽到前因後果,瞬間火了,就要打死鄭屠戶,最後果真三拳打死鄭屠戶。出了人命,魯達惹上了官司,被官府通緝了,後來為了躲避官府追捕,聽從了金翠蓮父親的提議,去了五臺山,落髮成為了僧侶。

  當時智真長老給予魯達法號智深,因此後來就稱呼為魯智深了。所以魯提轄就是魯智深。

  魯智深自稱什麼

  ‍‍‍‍‍‍‍‍封建王朝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在朝廷,下一級的官員對上級領導是畢恭畢敬;在民間,親戚關係見面了,也要奉行謙虛卑恭的態度。這時候對他人的稱呼很重要,自稱更加尤為重要。因此自稱錯了,是大不敬,輕者僅僅責罰一下,嚴重者還有可能丟了身家性命。但是,讀過《水滸傳》的對魯智深自稱印象就很深刻。

  魯智深往往與人說話的時候會自稱灑家。但是魯智深自稱灑家曾遭受到一位太守的喝罵。那麼,“灑家”到底有何含義呢?據史書記載,灑家是宋元時代北方的口語,在普通平民百姓中用的比較多。灑家就相當於現代的一些地方方言“俺”“咱”。不過因為灑家多在下級階層中用的比較多,便賦予它了一些比較粗俗的含義,比如傲慢自大,妄自菲薄,玩世不恭等。不過不同的人會賦予它不同的含義。魯智深雖然自稱灑家,但是他並不自以為是,而是有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邁,而且為人慷慨大方,豪爽直率的性情中人。從魯智深為金翠蓮父女打抱不平,並給了父女許多銀兩就可以看出來魯智深的性格。因此魯智深自稱灑家只是體現了他的耿直嫉惡如仇的性格。而且魯智深是關西人,關西在宋元時期是指北方的一些地區。

  而灑家就是北方地區的口語,魯智深作為一名下級階層者,在與人說話時自稱灑家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地區方言,一時間也不容易改過來的。更何況自稱灑家也是魯智深性情的真實寫照。

  魯智深怎麼死的

  魯智深抓住方臘之後,梁山歸順朝廷平定了遼國,在這之後魯智深回到了五臺山,找到他的師傅詢問自己的將來。他的師傅曾經說過四字真言,他果真如箴言所說擒住了夏侯成,並且親手抓住了方臘,帶著師傅的最後兩個四字箴言魯智深踏上了回京的路程,在杭州經過錢塘江的時候,一天早上他忽然聽見外面擂鼓震天,便馬上拿著武器想要衝出去,旁邊的人馬上問他想要幹什麼,魯智深回答說外面正在擊鼓正是要出去殺敵。

  眾人聽了不免哈哈大笑,向魯智深解釋道這並不是擂鼓的聲音,而是錢塘江大潮要來了。魯智深靜下來聽了一會兒,果然是錢塘江大潮的聲音。他突然想到了師傅的話,“聽潮而圓,見信則寂”,大笑了一會兒這才問周圍的人,你們知道圓寂是什麼意思嗎?旁邊的人也有些納悶,難道身為出家人卻不知道圓寂是什麼意思嗎?魯智深好爽的說道,“準備熱水灑家要沐浴更衣”。又吩咐人馬上去請宋江過來。等到宋江聽到了訊息急匆匆而來的時候,眾人發現穿戴一新的魯智深坐在椅子上已經一動不動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