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失敗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不過荊軻的英勇行為任然被後人敬仰,不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

  根據歷史學家的分析,荊軻刺秦的失敗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也最致命的原因有兩點。第一便是荊軻刺秦的目的沒有明確,也就是說他是抱著兩個目的去行刺秦王的,最重因為在兩個選擇中猶豫徘徊而錯事良機,最終導致行刺失敗。

  可能大家都覺得奇怪,為什麼說荊軻是有兩個目的?其實從荊軻死前的那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來了,他說:“我沒有早殺你,本來是想逼你退還燕國土地的。”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本來不打算殺你,只想想你嚇嚇你讓你歸還燕國土地就行了,但是後來秦王反抗了,所以荊軻才下決心一定要殺秦王了,可是良機已失,行刺也失敗了。

  也就是說, 荊軻去秦國雖說是行刺秦王,但是他的打算是,先嚇嚇秦王,實在不行就殺了他。你看,做好兩個準備的荊軻怎麼能決絕的行刺秦王呢?結果恰恰就是因為準備太多而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如果他一開始抱著的是必殺秦王的決心,那麼行刺就可能真的成功了,歷史也將不是現在的這樣了。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個問題,那就是荊軻一個人的力量不敵秦王,荊軻與秦王在殿內周旋半天也沒能捉到秦王,最終反而被秦王斬去手臂,可見荊軻的武力和智謀方面還是有些欠缺。若是秦武陽當時一起進殿內面見秦王,那麼勝算又會高一層。這就是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兩個致命原因。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雖然看似一種非常低俗、小人的行為,但是它反映的歷史卻非常真實。荊軻刺秦的行動雖然失敗,但是這段歷史會銘刻在歷史的道路上,這正是一個狹義英雄反對秦王暴政、對抗暴秦的英勇就義的故事。

  荊軻刺秦的故事

  荊軻刺秦的故事選自《戰國策·燕策三》,故事講述了燕國太子丹尋找刺客刺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期初燕國太子丹在秦國為人質,但是秦王一統天下的野心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明顯,在秦國破壞了燕趙聯盟之後,太子丹就知道燕國危在旦夕了,所以他偷偷從秦國逃回了燕國,當時恰巧秦國的大將王翦圍困了趙國的邯鄲,若果邯鄲失守,那麼秦軍北上勢必會朝著燕國而來,燕國局勢不容樂觀。

  可能此時,大部分的公子的做法就是再度聯合趙國,一起對抗秦國,但是太子丹卻沒有這麼做,他沒有派使者去趙國聯盟,也沒有讓謀士為自己尋找禦敵良策,而是一心在尋找勇士,準備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刺殺行動。

  後來,太子丹的謀士田光便向太子丹推薦了勇士荊軻,他說此人英勇無比,而且面對盛威面不改色,冷靜沉著,是個可用之才。於是太子丹接見了荊軻,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荊軻期初並不同意,他說秦王身邊武士眾多,很難下手,而且我們也很難接近他。

  見到荊軻推辭,太子丹便傾盡所有,以禮相待,每天去與荊軻閒聊,還贈送他車馬糧食和美女,三天兩頭的還贈送荊軻奇珍異寶。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荊軻承恩不報感覺有愧,所以就答應了太子丹的行刺行動。

  不過荊軻說要行刺秦王可以,但是首先要能見到他,所以我們必須要以求和為由去接近他,但是求和就要獻寶。我知道秦王對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垂涎已久,而且秦王正在通緝的逃犯樊於期現在就在我國,只要帶上兩樣東西就能見到秦王,太子丹問是什麼,荊軻說,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

  地圖太子丹願意捨棄,但是樊於期的首級,太子丹就不願意了。因為太子丹非常為難,所以荊軻自己去見了樊於期,跟他說了其中利弊和要害關係,樊於期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並抹劍自刎。

  得到了這兩樣東西,再拿上太子丹早已經準備好的匕首,以及一位副手秦武陽,荊軻便啟程去秦國了,太子丹等一眾大臣送行到易水,荊軻留下一句壯烈的詩句“風蕭蕭兮水易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便策馬遠去。

  到了秦國,荊軻和秦武陽得以親自面見秦王,秦王看了荊軻手中木盒子裡的樊於期的頭顱,確認之後又叫荊軻將督亢地圖展開,荊軻徐徐展開地圖,等到地圖展盡的時候,一把匕首赫赫顯露出來,秦王看到匕首不禁嚇得跳了起來。荊軻便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匕首朝他胸口刺去。

  秦王一個翻身,匕首沒有刺中,此時大堂內的文武百官都沒有配到武器,都是徒手,頓時場面一片混亂,此時秦王的藥師用藥袋砸向荊軻,荊軻被砸不禁分神頓了一下,乘此時機,秦王拔出佩劍砍掉了荊軻的左手,隨後又刺了荊軻幾劍,知道行刺失敗,荊軻說:“我沒有早早動手殺你,本來是想要先逼你退還燕國土地的。”話音一落,殿外的武士都已經衝進來,將荊軻殺死了。

  荊軻的故事

  荊軻最有名的故事也就是那麼一段刺殺秦王的事蹟。其餘的生平也沒什麼亮點可說,就是一個普通俠士的生活。所以,每個人一輩子有這麼一次機會做一件偉大的事情就夠了,剩下的時間都可以用來回味,荊軻比較悲催的事情就是他沒命回味了,因為他失敗了。

  關於他刺殺的那一段場景,我沒有從文字中得到詳盡的描述,但是電影裡演的還蠻貼切的。當時荊軻豬一樣的隊友因為過於緊張導致在這一場刺殺裡他完全淪為一個擺設,而荊軻突然就要一個人擔當刺殺的重任。他上前去獻畫,畫軸一點一點開啟,匕首突然出現在兩人面前。這麼近的距離,再加上一把塗抹了劇毒的匕首,真的是隻要劃破秦王的一點皮肉,見個血,秦王就結束了,刺殺也算成功了。

  但是我們的荊軻竟然在這麼近的距離都沒有刺中,我真的是很懷疑他的劍術。然後秦王開始四處逃竄,荊軻此時手中還握著那把匕首,他把匕首飛向了秦王,然而竟然被秦王躲過了!!!我還能說什麼,一個江湖上人稱劍術數一數二的劍客飛把小匕首竟然還不能擊中目標?荊軻真的是劍術高明嗎?難道在整個朝堂只有他有匕首的情況下,他還緊張?作為劍客這種場面竟然還hold不住?這些情節真的是完全禁不起推敲啊。

  最後,荊軻竟然還被秦王刺了七刀而死。

  這是一直被人歌頌吹捧的荊軻的結局。為了這場刺殺,樊於期還自殺獻上了自己的人頭。而荊軻最後的這場刺殺表演更像是一場笑話,完全經不起後人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