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簡筆畫小魚圖片

  魚,作為我們的食材,我們常常可以吃到它,而且他的營養價值很高。你喜歡吃魚嗎?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魚的介紹。

  魚的脊椎動物

  除極少數地區外,不論從兩極到赤道,或是由海拔6000m的高原山溪到洋麵以下的萬m深海,都有魚類生存。它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經歷了輻射適應階段,演變成種類繁多、千姿百態、色彩絢麗和生活方式迥異的22000多種魚類。魚綱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超過其他各綱脊椎動物種數的總和,包括硬骨魚和軟骨魚兩大類。生活在海洋裡的魚類約佔全部總數的58.2%,棲於淡水中的魚類約佔41.2%,顯然這一現狀與海洋的面積遼闊及環境條件比較複雜有關。1954年於南海廣東省沿岸捕獲的鯨鯊***Rhineodon typus***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種,其長度可達20m,重量超過5t。最小的魚是生活在菲律賓淡水湖內的邦達克虎魚***Penda-ka Pagmaeae***成魚體長僅12mm,不及鯨鯊的1600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魚類生存的水溫適應幅度較廣,既有棲息於52℃山間溫泉的花鱂***Cyprinodon macularins***,也有可以忍受北極地區水溫在-2℃以下的黑魚***Dallia pectoralis***。

  魚的科學研究

  2016年1月,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隨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越來越高,這會導致魚類中毒並失去方向感,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本·麥克尼爾等人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近30年來全球多個海洋學專案收集的海水所含二氧化碳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某區域海水所含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65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該海域的魚類就會出現高碳酸血癥。這會影響魚類大腦,使其失去方向感,有時甚至無法發現天敵在哪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