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讀西遊記有感

  《西遊記》這本書出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之手,出版署名:華陽洞天主人。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深刻描繪了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一

  讀《西遊記》有感

  讀過《西遊記》後,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我們知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於降妖捉怪,斬邪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如果沒有誠信憨厚,善長水性的沙和尚助陣,孫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麼順利了。豬八戒力大無比是孫悟空捉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以慈悲為懷,感動了蒼天,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帶領徒弟們,終於取得了真經。

  我們還要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雖然我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善於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讀過《西遊記》使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畢業升初中,初中畢業升高中,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著成功。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安泰

  二

  讀《西遊記》有感

  一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整部《西遊記》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唐僧師徒四人過火焰山。傳說這個火焰山可以把銅頭鐵身的人化成汁。後來孫悟空和唐僧一齊飛過去,可唐僧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去。後來,孫悟空去借芭蕉扇。可第一次被扇到5萬多裡遠的地方。第二次孫悟空跑到鐵扇公主的肚子,於是鐵扇公主借走了一把假扇子給孫悟空,沒想到孫悟空越扇火越大。最後用計策借來了芭蕉扇,滅了火,過了火焰山,繼續去取真經。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在我們的學習當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凡是遇到困難都要一一去克服它。從前我作文有媽媽幫助我,現在我要自己完成,我把老師教我們的方法都用上了,有總分總,先分後總、先總後分……都用了。我把好詞好句都用上去了。最後媽媽誇我寫了一篇好作文,語言精煉,內容豐富,使人一看就明白說的是什麼。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來看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

  三

  讀《西遊記》有感

  大家應該對《西遊記》這部神話小說熟知耳聞,因為,有電視劇,書本到處可以見到,這本小說裡把一些人物描寫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接下來,我就要介紹一下這本書裡的三個徒弟。

  No.1 孫悟空

  特點:據說他是從石頭裡跳出來的,是一個石猴,很厲害!

  特點:大家最崇拜的,最想當得就是大師兄——孫悟空吧!孫悟空是會72變 ,並且,很勇猛,而且武功高強,曾經大鬧天宮,連眾神都讓他三分,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每次一提孫悟空是護送唐三藏,那妖怪都會害怕三分***可見孫悟空的面子多麼大***。而且,他還聰明,好學,不過有時還是會很調皮,所以,唐三藏就用觀音姐姐給的緊箍咒來搞孫悟空,就這樣孫悟空就乖乖聽話了。***他還是浪漫主義者的代表***∩_∩***哈!***

  口頭談:不用怕,xx我來救你了。

  No.2 豬八戒

  外貌:豬八戒嘛,幾乎是豬的樣子嗎!據說是他投錯了胎成了豬!

  特點:豬八戒幾乎成了"壞"的代名詞:好吃懶做,貪色,並且還憨厚,跟接近與現代的平民,***不過竟然成了讓讀者讀出了一種親切感^o^***!

  口頭談:師傅XX了,咱們收拾東西,我回我的高老莊,你回***孫悟空***你的花果山,你回***沙憎***你的流沙河。

  No.3 沙憎

  外貌:據說他的外貌是發青色的,還有吳承恩也有為他寫過一首詩,用來介紹他***好像每一個人物都有一首詩O***∩_∩***O哈!***

  特點:沙憎是任勞任怨,肯吃苦,最沉穩的徒弟,法力時最弱的,不愛說話,一說話,語出驚人。

  口頭談:師傅你放心xx回來就我們的,xx師傅被抓走了。

  這就是那三個徒弟的好與壞。

  四

  讀《西遊記》有感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那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下,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是這樣一個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童年,捧著一本《西遊記》的這本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到孫悟空再一次打敗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了冤屈時,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聖,當唐僧遇到危險時,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助時,他也毅然決然地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我就是孫悟空。

  這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的世界,並且搞的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做了個弼馬溫,沒哄住。有縫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來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五行山上下。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慢慢的五百年後,觀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長的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佈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也恰當不過。而我們,只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裡,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遊記》帶給我們不再是神話的幻想,他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五說到《西遊記》,大家都會想到取經四人組吧,以唐僧為首,他們本著慈悲為懷、救濟天下的心理,從東土大唐出發,過五關斬六將、披荊斬棘,終於到達了天竺,取得真經,普度眾生。而在這過程中,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金身成佛。現在我們已是舞夕之年,但每當回想起《西遊記》裡每個精彩片段時,嘴角總會不自禁地挽起一度完美的弧度:兒時最幸福的事就是捧著一本《西遊記》在角落裡慢慢欣賞,久久不願放下;如今,再次拿起西遊記,不同的是,我們長大了,手中簡析易懂的連環畫變成了一本厚厚的名著,再也不是蹲在角落邊竊喜,而是專心致志地坐在書桌前,一本正經的品讀著……

  腦海中映現的,仍是那四個勇往直前的背影。

  唐僧——他出身很悽慘,他的父親陳光蕊在赴任途中被賊人所害,母親滿堂嬌為了報仇忍辱偷生。他可以算是取經四人組的“頭”了,帶領著那三人前往天竺。一想到唐僧,大家一定會想到他很囉嗦,一件事就要叮囑很久,但他的堅持不懈更令我折服,無論他遇到了多大的困難,被妖精抓住、誘惑,他卻依然沒有動搖,一心向著真經。我想,沒有他的執著與堅持,他們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孫悟空——他敢於鬥爭、藐視一切封建權威,大鬧天宮的場面一定深深刻在了讀者和看者們的心裡。其次,孫悟空具有鮮明的愛憎。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他在一路上斬妖除魔,幫助唐僧度過了許多難關,功不可沒。每當想起他在戰場上的身姿,心中總是對他生出滿滿的敬佩之情。

  豬八戒——他在許多人心中的形象都是好吃懶做、貪圖美色、抵擋不住誘惑。豬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貪吃貪睡貪財貪色的習性。他雖然號為八戒,實際上什麼也戒不了。他崇尚和平,只希望能夠歡歡喜喜平平淡淡地過完每一天。他不同於唐僧,有著遠大的理想,不同於孫悟空,勇敢機智,他是一個具有典型農民、小市民特徵的形象。

  沙僧——他比較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裡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懶惰,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

  《西遊記》這一部著作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啟示和精彩了,每當想起它,總是回味無窮,無論是唐僧的堅持不懈,孫悟空的叛逆機智,豬八戒的好吃懶做,亦或是沙僧的任勞任怨,都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中,如珍珠一般,被我們小心翼翼地藏在了閃亮的貝殼裡。這部百看不厭的《西遊記》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觀賞後的歡愉,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希冀。

  或許,過了幾年後,我又會情不自禁地從書架上拿出那本永遠經典的《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