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的故事

  “一目十行”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南朝梁武帝非常愛好文學,他的第三個兒子蕭綱,從小聰明伶俐,四歲開始識字讀書,到六歲時,已經會寫文章了。

  兒子這麼好學,梁武帝當然很高興。有一次,他特地把蕭綱叫來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蕭綱毫不怯場,不慌不忙地提筆就寫。不一會兒,寫成了一篇聲韻和諧、辭藻華麗的駢文。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這孩子呀,真是我們蕭家的東阿王!”東阿王是三國時文學家曹植的封號,他以才思敏捷著稱。隨著年齡的增長,蕭綱讀的書越來越多,閱讀的能力也越來越強,讀書的速度驚人,能夠“十行俱下”——一次就能讀通十行的內容,而且記憶力超強。

  蕭綱的文才很好,但因為長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間的疾苦,所以他的詩,文字輕靡***mǐ***濃豔,被後人稱為“宮體”。

  二十八歲那年,蕭綱被立為太子。公元549年,蕭綱即位,這就是梁簡文帝。可惜的是,兩年之後,他就被叛軍用毒酒害死了。

  不過,“一目十行”這個成語流傳了下來,被人們用來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

  二:

  中國古典名著在《三國演義》第60回關於速讀的描寫就生動地反映了古代速讀高手張鬆典故:"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寫道:楊修向張鬆吹噓曹操的才華,命人從箱子裡拿出曹操的《孟德新書》,稱是曹操仿孫子13篇而作。張鬆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後大笑說:"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闇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楊修不信。張鬆立刻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背誦一遍,竟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說:"公過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曹操得知後便命令扯碎其書燒掉。後人有詩稱讚張鬆說:"古怪形容異,清高體貌疏。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膽量魁西蜀,文章貫太虛。百家並諸子,一覽更無餘。"其貌不揚的張鬆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的速讀本領已經讓恃才放曠的楊修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可足見其厲害。

  三:

  據說樑代的簡文帝就是"讀書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卻贊成"十目一行"。阮元編印過不少書,常常 請一個叫嚴傑的人幫他校對,阮元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嚴子精校讎,館我日最長,校經校文選,十目始一行。"校讎就是校對;"館"是借住的意思,嚴傑當時 是住在阮元家裡的。校對時最要緊的是細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錯字就容易忽略過去了。

  相關人物介紹:

  梁簡文帝蕭綱***503年―551年***,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貴嬪丁令光,南北朝時期樑朝皇帝、文學家。

  由於長兄蕭統早死,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蕭綱因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

  蕭綱***503~551***樑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為侯景所害。

  自東晉南遷以來,漢族政權偏安江左,歷代雖間或有奮發有為的君主,但大多數帝王貴族都安於逸樂,縱情聲色。反映在文學創作上,便往往以浮豔的辭句來表現空虛放蕩的內容。蕭綱在蕃及做太子時期,寫作了大量這類題材的詩。當時的屬官徐□、庾肩吾等又推波助瀾,文學侍從之臣競相仿作,形成“宮體”詩的流派。今存蕭綱作品中,象描寫女性聲容情態的《詠內人晝眠》、《詠舞》、《美人晨妝》等,都屬於這一類。

  當時文人創作,已有不少以邊塞為主題的樂府詩,蕭綱也有一些這類作品,如《從軍行》、《隴西行》、《雁門太守行》、《度關山》等,在某些寫作技巧上,開了唐人邊塞詩的先河。他的詠物詩,寫得也還輕巧,雖然輕細不足道,但這樣的題材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

  蕭綱的文學主張,在當時也具有代表意義。他既反對質直懦鈍,又反對浮疏闡緩***《與湘東王書》***,正面提出“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誡當陽公大心書》***,和蕭繹主張的“情靈搖盪”互為呼應。《南史·梁簡文帝紀》記其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餘卷。存世的作品,經明代張溥輯為《樑簡文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人物評價:

  蕭綱自幼受徐摛、庾肩吾、張率、劉遵、陸罩等幕僚的文學趣味的薰陶。天監十六至普通元年間***517—520***,年輕的蕭綱***十五至十八歲***正處於形成文學觀念的關鍵時期,又受到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鍾嶸《詩品》等的影響。晉安王府的文學風氣的特色也許早已有之,但是,晉安王蕭綱成為文學活動的真正的核心,晉安王府的文學集團因此可以稱為名符其實的蕭綱文學集團,大約開始於普通二年***521***十九歲的蕭綱出為南徐州刺史之時。普通四年至中大通二年***523—530***蕭綱在雍州刺史任上的時期,蕭綱文學集團的活動逐步達到高潮。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去世,蕭綱入主東宮,將雍府以來的文學活動推到一個最高層次,蕭綱成為京城也即樑朝文壇的中心人物。令人矚目的宮體詩風是在這時得到正名的,所謂宮體即“東宮體”。蕭綱文學集團從這時開始以湘東王蕭繹為副領袖,又得著名文人蕭子顯的加盟。雖然徐摛、庾肩吾這兩位早期健將在東宮初期曾先後離開過東宮,但是,宮體詩風愈演愈烈,終樑之世,又不斷有新人加入。

  寫作宮體詩的主張除了與“新變”的文學觀念有關之外,與當時整個的歷史氛圍、與永明體以來文學史發展的趨勢也並不矛盾。宮體詩的倡導、宮體新文學觀念,與當時文學史實際是可以銜接得上的。宮體詩的基本觀念也大致是清晰的:主張“新變”,所以反對復古;主張修辭,所以反對“闡緩”冗長;主張文娛審美的傾向,所以主張“放蕩”,主張美文學。

  以蕭綱為中心的文學群體的活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文學史上有其地位。它推動了文學事業的發展,對於律體的建設及唐詩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從雍府時期成長起來的蕭綱文學集團的後起之秀徐陵、庾信,甚至成為樑朝之後二百多年間文學的偶像。直至九世紀初葉,唐元和年間“元和詩變”的推動者們樹立杜甫的典範地位時,才逐步被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