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簡介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於2000年1月落成,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景區菽莊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於2000年1月落成,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景區菽莊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

  分上下兩層,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歷史

  胡友義

  一世琴緣,畢生鄉情。胡友義對鋼琴藝術的痴情和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愛,似乎是胡友義此生的兩根主弦,兩者交織因此有了以藝術回報故鄉的情結。

  胡友義、黃玉蓮夫婦得知鼓浪嶼區政府將音樂文化的開發和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發展旅遊業的一項重大措施,他們特別認同,於是,胡友義夫婦決定把他們收藏的世界名鋼琴送回祖國,運到故鄉,建立一座鋼琴博物館。1998年"九·八"期間,胡友義夫婦與鼓浪嶼區政府進行了接觸,簽訂了合同。

  1999年,鋼琴開始裝運,胡友義夫婦也經歷了一次次當年施密特老太太的心理旅程,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鋼琴從廈門運到鼓浪嶼碼頭的船上,胡友義夫婦親自督陣,一直看到這些寶貝平安到新家,才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胡友義

  胡友義2000年1月8日,中國首家、世界罕有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在風光秀麗的菽莊花園"聽濤軒"開幕了。

  2001年1月8日,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建館一週年紀念,胡友義夫婦又特地從萬里之遙的澳洲飛了回來。他們同時帶來三大箱50多對鋼琴燭臺和4盞油燈。

  2001年4月20日,胡友義與鼓浪嶼園林管理所簽定了鋼琴博物館二期合同,再獻出30臺不同年代的世界名琴,包括他自己平時彈奏的3米長的呂特納名琴。菽莊花園把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的蛇嶺花苑與聽濤軒連線起來,使展館面積擴大到將近1000平方米。

  2001年11月間,胡友義將家中珍藏的40臺名貴的鋼琴和4塊鋼琴琴絃板***發音板***,從澳大利亞運抵鼓浪嶼,作為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二期新館的展品。

  2001年12月22日,在廈門經濟特區成立20週年的喜慶日子裡,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二期新館開幕了。

  2003年初,胡友義又把家中收藏的100多件造型各異的古鋼琴把手運來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遊覽

  鼓浪嶼有個很藝術的雅稱叫"琴島",方圓1.87平方公里的面積蘊藏著100多個音樂世家。追根溯源,得利於鴉片戰爭,當時廈門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從十九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湧入鼓浪嶼。最初的淵源在於教會的讚美詩,一時間,教堂、教會、教會醫院司琴者眾,風琴、鋼琴大量引進,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島鋼琴多達500多架 ,時至今日,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仍為全國第一。得天獨厚的優雅的人居環境與之相融,造就了鼓浪嶼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20年代***、林俊卿***30年代***、殷承宗、吳天球***50年代***、許斐星***60年代***、許斐平***80年代***、陳佐煌、許興艾***90年代***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因此,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看了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的人還看了:

1.廈門旅遊心得感受與收穫

2.廈門鼓浪嶼旅遊攻略大全

3.鼓浪嶼旅遊攻略2016

4.廈門旅遊感想文章

5.六年級廈門鼓浪嶼日記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