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硬功石柱樁功

  石柱功,屬於少林硬功內壯,屬樁法中之主法,專練足勁之一種祕術。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武術家為了使自己的武技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無不經年累月,甚至一生的時間苦練不輟,即使在飲食不濟、飢腸轆轆時,也不敢稍有懈怠,如春秋時孔子的高足子路在隨孔子外出時,有一次被困在陳蔡之間,七天吃不上飯,仍然操著盾牌堅持習武***《莊子·讓王》***。一提起練武,人們就會自然地聯想起武術界廣為流傳的說法,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拳三年,丟拳三天”,“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功用一日,技精一日”,“太極十年不出門”等等。

  

 

  石柱功,屬於少林硬功內壯,屬樁法中之主法,專練足勁之一種祕術。顧名思義,此功練成後猶如石柱之直立,縱有大力之士,亦難使之搖撼。在練武之人,足勁實為最要,腳無勁則步不穩,步不穩即取敗之道。

  練習足勁之初步,須在馬步上下一番功夫。至少每日站馬步於十次,每次一炊時起,逐漸加長,次數逐漸減少,直至站馬步一個時辰,不喘不汗,若無其事,始可進一步學樁上功夫。即埋二樁於地,高約二尺左右,中間距離恰合一馬步,練者立於樁上,依法站馬步。在平地上練,全足底著力,佔地較大。今在樁上,著力處僅在樁頭少許,不及腳底三分之一,其難度可想而知。故初上樁時,非但兩足不易使力,致身體動搖,且足心疼痛難忍,不及一炊時,必難再忍。

  勤練三數月後,此種痛苦即可免除,站樁時間亦可逐漸延長;同時須鼓氣下沉,使全身之勁向下砸去。更若干時後,不僅擺空步子,須用千斤石壓置腿面。石為長方形,左右兩旁各有一耳,可以著手。初時約用二三十斤之石壓腿,每隔三月加十斤,至腿能承百斤以上之石,在樁上站馬步半個時辰***即一小時***,不喘不汗,如若無事者,則其功乃成。

  功夫是中國武術的精髓,有功夫的武術大家可以憑藉普通的一招一勢,攻堅擊硬,無往不利;沒有功夫的初學者即使將高難的武術套路演練得滾瓜爛熟,一經試敵總不免破綻百出。因此,在武術界流傳著“力不打拳,拳不打功”的說法,也就是說拙力、蠻力敵不過技擊的技巧,而技擊的技巧又敵不過修煉深厚的功夫。因此,古代武術家既要練身、練形、練力,又要練精、練氣、練神。在這種神形俱練的實踐中,一代代武術家們以令人難以相信的執著追求,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發展出了一個體系博大、內容龐雜的武術功法體系。因此,武術家們把習練武術稱為“練功”。練功,是古代的武術家們習武活動的主要內容。

  此時,其兩腿之勁不下千斤,站立於平地,竟如銅澆鐵鑄一般,雖有多人之推輓,亦鮮有能使之移動分毫者。至於其腿之堅實,尤足使人驚駭,即用刀劍砍之,亦決不至有所損傷。惟在練習之時,困苦萬狀,甚於別種功夫;所費時日,亦較他種功夫為長,至少需五、六年之久。故此,非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之毅力,是殊難學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