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保健的注意事項

  產後女性的身體是比較虛弱的,那麼你知道產後如何健康保健才可以更好的保證女性的身體健康嗎?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產後惡露和排便

  觀察惡露。在產後三天內,惡露會大量排出,量多、顏色較紅。此後惡露顏色逐漸減淡、量少。惡露一般在產後10天變成淡黃色,產後一個月左右會完全消失。新媽媽在觀察惡露的時候,若發現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常現象,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處理。

  及時排便。由於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產後在排小便時可能會出現疼痛會解不乾淨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在產後2小時內,產婦要忍痛排小便,若無法下床可在醫護人員或家人的幫助上在床上利用尿壺排便。

  新媽媽第一次下床,最好能有家人或醫護人員協助,因為新媽媽可能會因姿勢性低血壓、貧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頭暈。新媽媽下床時動作要慢,先坐於床緣,若無頭暈現象再行下床。

  2、產後營養提示

  在產後第一週,新媽媽應多進食高營養和高熱量的食物,幫助身體恢復體力。飲食要清淡易消化,最好能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穀類、新鮮蔬果等,這些食物有助於新媽媽腸胃蠕動,預防便祕。

  產後第二週,新媽媽要開始調理身體,促進排乳。由於產後活動受限,新媽媽調理身體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飲食為身體補充營養。餵母乳的新媽媽可以通過飲食調理增加乳汁分泌,提高奶水質量。新媽媽可以多吃豬蹄、花生、鯽魚等食物,有助於催乳。

  3、產後多久可以隨便走動

  產後經6~8小時休息,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多能自產程的疲勞中恢復過來,可以在床上活動,並坐起來。8~12小時後,可以自行上廁所。次日,便可在室內隨意活動及行走。

  早期下床活動,能促進機體各種功能的恢復,如膀胱功能的恢復,減少泌尿系統的感染。增強胃腸道的功能,提高食慾、減少便祕。有利於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還可以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特別是剖宮產分娩者及患某些心臟病的產婦。

  產後身體有哪些變化

  乳房的變化:乳汁的分泌量與乳腺的發育、產婦的營養、健康狀況及情緒等有關。因此,必須保證產婦的正常休息和睡眠,注意飲食調養,避免精神刺激和感染的發生。產後,乳房將發生較大的變化。產後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乳腺開始泌乳。

  哺乳可降低癌症的危險性:癌症以其愈來愈高的發病率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防治癌症的重點在預防、降低癌症危險性。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尤其是絕經前乳腺癌的危險,也可以降低子宮癌和輸卵管癌的危險。這主要是由於在哺乳期間所降低的雌激素引起的,促使乳房、子宮及輸卵管細胞增長的雌激素越少,這些組織癌變的危險則越少。

  產後檢查有必要嗎

  產後檢查就是為了更好地瞭解產婦在生產過後的身體狀況, 這對於產婦本身還有嬰兒講都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希望每個產婦都能夠重視這些問題的保健,從而更好的保證自己的健康。

  檢查和產檢一樣重要,能及時發現新媽媽的多種疾病,確定新媽媽產後的恢復狀況,是否有感染、情緒如何等還能避免患病新媽媽對新生兒健康造成的影響,尤其對妊娠期間有嚴重併發症的新媽媽更為重要。同時還能幫助新媽媽及時採取適合的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