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的藥用價值

  羊蹄,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藥名】羊蹄

  【別名】牛舌頭、土大黃、野大黃。

  【來源】為蓼科植物羊蹄的根。

  【採集加工】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

  【性味】苦、酸,寒。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

  【主治】用於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祕結;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

  【用法用量】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禁忌】本品有小毒,內服須謹慎。

  羊蹄的相關配方

  1、赤白痢證及年久便血:羊蹄草和豬精肉煎湯服之。***《嶺南採藥錄》***

  2、大便卒結:羊蹄根一兩,水一大盞,煎六分,溫服。***《聖惠方》***

  3、腸風下血:敗毒菜根***洗切***,用連皮老薑各半盞,同炒赤,以無灰酒淬之,碗蓋少頃,去滓,任意飲。***《永類方》***

  4、喉痺不語: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雞、犬,以三年醋研如泥,生布拭喉外令赤,塗之。***《千金方》***

  5、頭風白屑:羊蹄草根曝幹杵末,同羊膽汁塗之,永除。***《聖惠方》***

  6、頭上白禿:獨根羊蹄,勿見婦女、雞、犬、風日,以陳醋研如泥,生布擦赤敷之,日一次。***《肘後方》***

  羊蹄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100釐米,上部分枝,具溝槽。基生葉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8-25釐米,寬3-10釐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 邊緣微波狀,下面沿葉脈具小突起;莖上部葉狹長圓形;葉柄長2-12釐米;托葉鞘膜質,易破裂。花序圓錐狀,花兩性,多花輪生;花梗細長,中下部具關節;花被片6, 淡綠色,外花被片橢圓形,長1.5-2毫米,內花被片果時增大,寬心形,長4-5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網脈明顯,邊緣具不整齊的小齒,齒長0.3-0.5毫米,全部具小瘤,小瘤長卵形,長2-2.5毫米。瘦果寬卵形,具3銳稜,長約2.5毫米,兩端尖,暗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