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博物館

  與滇池邊的雲南民族村相鄰,距昆明市區約9公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一、簡介

  與滇池邊的雲南民族村相鄰,距昆明市區約9公里。這時雲南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於展示場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這裡展出的各類展品達萬餘件,分《雲南少數民族社會形態――改革與發展》、《雲南少數民族生態產業》、《雲南少數民族紡織工藝和服飾藝術》、《雲南少數民族民間美術》、《雲南少數民族節慶樂舞》、《雲南少數民族手工藝品》、《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和《奇石珍寶》等8個專題,在16個展廳裡展出,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位於昆明海埂雲南民族村旁,場館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分為展示區、收藏區和科研辦公區。館內有16個展室,展出面積達6000平方米,還配有裝置齊全的報告廳、會議室、接待室等,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館內藏品達12萬件,是雲南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覽場所。 館內珍藏民族文物40000餘套***件***,陳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遺產、民族服飾、民間美術、民族樂器、傳統生產生活技術等,並不定期地舉辦臨時展覽;在館區開闢了30餘個各類動態演示作坊和藝術家工作室;成功組織了10餘次國際學術會議;完成了20多項國際國內專案、課題,並與國際組織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同國外多所博物館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開展了多項展覽交流、學者互訪工作;博物館將打造民族節日文化廣場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併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幾年來,已經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該館慶祝過本民族的節日,內容包括傳統歌舞節目表演、傳統工藝展示等。該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雲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示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國大、中、小學校教學、科研、實習基地。

  二、展覽與藏品

  傣族檳榔盒

  系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經典生活器具,盛裝檳榔,故名。1960年製作。該檳榔盒為大龍竹刻花製成,套盒,圓柱狀,內裝一盤狀盒,髹漆,刻有織物紋和描金紋。直徑17.5 cm,高1*** cm。舊時傣族宮廷亦盛行使用。

  壯族百楔鼓

  壯族打擊樂器。1920年製作。徵集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木、皮質。鼓為中空木筒,兩面蒙牛皮,鼓面用牛皮繩固定,鼓身四周打入無數排列有序小木楔,故名百楔鼓。鼓通高20 cm,鼓面直徑32.5 cm。

  瑤族採摘刀

  系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瑤族採集專用刀具。1980年製作。鋁質。弧形刀刃,上有三個穿孔,穿繩相連,繩套可扣於指上,調節鬆緊固定於指上,運刀自如,非常靈巧科學。長12.8 cm,高5.6 cm。

  納西族東巴經

  系雲南省麗江市大東鄉納西族東巴經書。1970年製作。於20世紀90年代徵集。在民間自制土紙以竹筆書寫古老的東巴圖畫文字經書。內容為《祭署神儀式》,即請署神經,主要用於納西族舉行東巴教儀式時,東巴誦讀的經書。長28 cm,寬8.3cm。

  彝族木瓢吞口

  系雲南省文山州邱北縣彝族面具。1990年製作,1998年徵集。民間工藝美術師手工製作。由三個木瓢雕刻出虎頭狀,上色彩繪,用粗麻繩將之連線而成,木瓢吞口與彝族虎文化有關,故突出猛虎特徵。一般懸掛於房間內,以避邪除魔。長113 cm,寬48 cm,厚5 cm。

  三、藏品陳列

  藏品是博物館的重要元素之一。民博目前收藏全省26個民族的文物2萬餘件***套***,為探究和展示雲南民族歷史文化奠定了基礎,為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文物資料保障體系。同時積極接受了一批有識之士的文物捐贈,系統徵集全國56個民族***包括臺灣少數民族***的服裝,使成為全國範圍內民族服飾收藏最集中、最全面的專門機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雲南少數民族服飾

  旨在體現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和紡織、印染、刺繡等傳統手工工藝。以服飾的發展過程為線索,展示從樹皮衣 到以火草棉麻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飾;集中展示了具有特定功能、不同角色和年齡的服飾文化,從色彩斑斕的服飾中折射出雲南各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民族服飾藝術

  是2000年首屆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展覽的高度濃縮,以西南、東南、東北、西北為單元集中展示了全國56個少數民族的衣飾風采,為同一領域最完整的立體展示。

  雲南少數民族生態生業

  生態生業和環境研究是國內外政府及學界十分關注的一個命題。這組陳列,著力展示了雲南各民族從採集漁獵到刀耕火種及稻作農業的生產、生業活動狀況;再現了各民族民居建築及榨油、榨糖、碾米、造紙、製陶等各種生活技術。

  雲南少數民族節日文化

  節日文化展廳集中展示了雲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這些民族節日普遍具有較強的交際娛樂功能,又普遍與音樂、舞蹈等等民間藝術融為一體。雲南各民族節日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從中折射出各民族特定的社會歷史、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審美情趣。

  雲南少數民族樂器

  雲南高原被譽為"樂器王國",民族樂器取材廣泛,形制多樣。較全面的展示了雲南各民族的古代樂器,傳統樂器及民間器樂樂種。

  產生久遠、根源於生活的雲南民族民間美術內容豐富、鄉土氣息濃厚,反映了雲南各民族千姿百態的審美心理、豐富多彩的造型藝術。此展區分"甲馬"、"剪紙"、"織繡掛圖"、"故事圖畫"、"畫牌祭圖"六個單元展出。

  雲南少數民族文字古籍

  這是的"精品屋",80餘平方米的展區,包容了大量的文化資訊。雲南各民族自創的文字及用民族文字刻寫的碑銘、前文字形態的樹葉信及刻木紀事、發現於雲南各地的崖畫,都在這裡做到了完美的展示。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雲南民族手工刺繡作品大全

2.雲南西雙版納旅遊攻略

3.雲南昆明石林導遊詞3篇

4.探討公共關係的論文

5.昆明麗江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