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獻計的歷史事件介紹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那麼你瞭解許攸獻計的故事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許攸獻計的故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許攸獻計的故事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開始交戰,袁紹初戰失利,但是袁紹在兵力上依然佔據很多的的優勢,八月,袁軍主力部隊在官渡附近紮營李寨,曹操的軍隊在袁紹的對面駐紮,兩軍開始了消耗戰。

  當時袁紹的謀士許攸是建議袁紹派遣一支隊伍去襲擊曹操的大本營許都的,因為許攸認為曹操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曹操拿來和袁紹對抗了,許都一定是很空虛的。拿下許都之後就可以迎接太子,討伐曹操,可是當時袁紹就認定要先捉拿曹操,可能是對曹操恨之入骨了吧,所以、沒聽從許攸的建議,許攸本來就是恃才傲物的人,見袁紹根本不採納自己的建議,錯失良機,心中很是憤怒,加上當時他的家人被逮捕,他終於是忍不住了,連夜跑到曹操的軍營,投靠曹操去了。

  因為許攸對袁紹這邊的情況很熟悉,加上曹操對許攸很是熱情,這讓許攸很高興,覺得而終於找到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向曹操獻計,讓曹操出騎兵襲擊袁紹的糧草之地,烏巢。因為曹操的軍隊已經不能再打持久戰了,而一旦燒掉袁紹的糧食,袁紹的大軍一定會大亂。曹操行動很快,當夜親自帶兵把袁紹的的糧草給燒了,袁軍知道訊息後,果然軍心大亂,內部分裂反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袁紹大敗。

  曹操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雖然有很多的決定性因素,但是許攸的投靠並且向曹操獻計襲擊烏巢是曹操戰勝袁紹的關鍵,歷史上對許攸的智慧也是評價頗高。

  曹操殺許攸的原因

  三國謀士許攸在官渡之戰中,棄袁紹而投奔曹操,為曹操獻計出奇兵襲擊袁紹的糧草重地烏巢,使得曹操贏得了這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但是在曹操麾下的許攸,不久就被曹操給“收殺”了,即“明正典刑”。

  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許攸是被曹操的武將許諸所殺,因為官渡之戰後,許攸在曹操的手下很是狂妄,經常到處吹噓自己的功勞,還直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瞞”,四處跟人家說曹操以前不光彩的事蹟。許諸早就看不慣許攸,終於有一天許攸喝了點酒,就和許諸吵起來了,並且放出話來激許諸,許諸一介武將哪有思前想後的習慣,直接一股氣衝到腦門,拿著刀就把許諸的頭給砍了,然後就拿著頭去見曹操告訴曹操,也不害怕。還振振有詞地說是許攸無禮,關鍵曹操還真沒把許諸怎麼樣,只是責怪了下許諸,不痛不癢的。

  所以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也透漏著,曹操就是想殺掉許攸,曹操殺許攸一方面是許攸太狂妄,讓曹操覺得自己的顏面盡失。另一方面曹操殺許攸可以和曹操殺楊修做個對比,曹操不喜歡別人看透他,也不喜歡他的手下不分尊卑貴賤恃功而驕。而許攸呢天生就是狂妄自大,貪眾人的功勞而據為己有,在混亂的軍閥時代,又遇到曹操這樣的梟雄,被曹操榨取掉身上的價值後,只能是死路一條了。

  許攸的人物介紹

  許攸此人才華橫溢,歷史諸多戰役都是他帶領走向勝利,例如三國中有名的官渡獻計,奇襲烏巢.....都是他的主要成名戰役。

  許攸生平坎坷,開始為袁紹效力,官渡之戰的時候由於家人被袁紹所殺,後來投到曹操門下做參謀,並且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也正是因為投奔曹操,最後也使得袁紹大敗官渡,許攸的成名戰役奇襲烏巢,正是曹操之後重用他的緣由,也使得袁紹大敗,死後被曹操覆滅。

  許攸此人正是因為跟隨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從而變得驕縱蠻橫,蔑視曹心,甚至連曹操都不放在眼裡,這也是為什後來被曹操大將所殺但是大將並沒有受到曹操的懲罰的關鍵。

  當然許攸收到很多的歷史名人點評,袁術評價此人“許子遠凶淫之人,性行不純。”孔融誇讚他的聰明才智:“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

  羅貫中也是有所提到:“堪笑南陽一許攸,欲憑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猶道吾才得冀州。”可見許攸在歷史中也是頗有名家風範。不過很多人認為許攸一生足智多謀,最後為什麼會如此莽撞對待曹操也是很是隨意這在歷史文學中也是很少記載,現在也是分為了很多種說法,沒人知道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生命毀在自己身上,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對歷史所做的貢獻,和對現代人對於兵法和歷史的研究,也為三國的神祕面紗的揭開打通了基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