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在平時是比較多見的,患者也是比較多的。坐骨神經痛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徵。一旦患病就會嚴重的影響生活,因此要及時瞭解病因,及時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坐骨神經痛的預防

  1、 坐骨神經痛患者首先要防止受寒受溼,尤其在運動出汗以後不可受涼,應保持乾燥,不能久坐或躺臥於涼溼地面。

  2、其次患坐骨神經痛後,只要不在急性期內,仍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幫助解決運動障礙,增大活動範圍,增強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矯正不良姿勢,增強體質,改善全身健康狀況。

  3、需要指出的是,舊有臥床休息的觀念已被揚棄,而鼓勵病人儘早恢復正常活動。 而急性期後積極的運動治療增強背肌力量與柔軟度,更是目前的世界性治療趨勢。例如,對嗜好球類、跑步等跳躍式運動的患者,可取代以腳踏車、游泳等低撞擊性運動,以維持其體適能,改善症狀。

  二、如何矯正不良姿勢

  1、 不良站姿矯正

  常見錯誤站姿:駝背、腹部外凸、斜肩、聳肩。

  危害:站立姿勢不良,特別是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膨***出的隱伏根源。

  正確站姿:膝關節微屈,自然收腹,挺胸抬頭,使身體的重心從耳後的乳突向下經髖關節的中心橫軸、第二骶骨前面,到膝關節前部和踝關節前方,落在承重的足上。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勞動時正確站姿: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自然收縮腹肌,這樣可使骨盆輕微後傾,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的角度,增加脊柱支撐力,減輕椎間盤的負擔。

  2、不良坐姿矯正

  常見錯誤坐姿:翹腳、彎腰、身體歪斜。

  危害:坐姿不對容易將上半身整體重量積壓在腰部、臀部,是腰臀部位肌肉持緊張狀態,造成血液流通不暢,脊椎彎曲等。

  正確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併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微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儘量將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另外,矮凳不宜低於20cm,應坐有靠背的椅子,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對處於鬆弛狀態,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3、不良睡姿矯正

  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三種方式。仰臥時,只要臥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側臥一般不必過於講究左側還是右側臥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的體位,總要不斷翻身,一夜約 20-45 次。俯臥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易產生不適感。

  正確的睡眠體位:應該是仰臥和側臥位。有條件的患者,仰臥位時應在雙下肢下方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同時也降低髂腰及坐骨神經的張力,這樣能有效地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最佳體位,側臥一般不必過於講究右側還是左側臥位,以人體感覺舒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