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有哪些

  處暑節氣快到了,處暑是一年中比較熱的時候,但這時候已經過了立秋,有些人覺得是不是要進入秋季養生了。下面給大家分享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希望能幫到大家。

  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

  1、飲食清潔,不宜偏嗜

  處暑是夏秋轉換的時機,暑氣仍有餘威,食物易於變質。俗話說“病從口人”,進食不清潔的食物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引起胃腸疾病或腸道寄生蟲病,必須注意飲食衛生。飯菜做適量,力求不剩飯。糕點等不可放置過久,嚴防蟑螂、蒼蠅的叮咬。生吃瓜果時,一定要洗淨。飲食不宜偏嗜,宜多樣化,才能起到全面營養人體的作用。

  2、少食肥甘,清淡為宜

  肥甘是泛指肥膩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動物脂肪、甜膩食品、煎炸之物等。這類食品雖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過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處暑時此類病更要注意預防。中醫主張飲食宜清淡。從古到今的養生經驗說明,飲食清淡是長壽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多宣傳過食肥甘厚味之危害,指導人們科學進餐。

  3、冷熱適中,軟硬適宜

  食物的溫度也要適當。人對飲食冷熱的要求不盡相同,一般說,陽性體質者喜冷飲,陰性體質者喜熱飲。隨人所好,可適當調節飲食的溫度,但切不可過冷過熱。食物寒溫失宜,不僅會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刺激,而且會損傷人體陰陽之氣。

  對食物的軟硬要求也不同。脾胃虛弱者及老年人、小兒宜進半流食,如麵條、稀粥類;也可根據情況進軟食,如餛飩、饅頭、熟軟的米飯等。特別是老年人,臟腑衰弱,牙齒不利,食物稍硬就不易消化。普通人食物也不可過硬,但過軟也會影響食慾,所以軟硬適當。

  處暑養生食療

  1、沙蔘百合老鴨湯

  材料:北沙蔘、百合、麥冬各30克,老鴨肉500克,陳皮5克,生薑兩片。

  製法:以上食材洗淨後一同入煲,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成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潤燥。適合面板及口鼻黏膜乾燥、大便乾結之人。

  2、川貝銀耳鷓鴣湯

  材料:鷓鴣300克、川貝、南杏各15克,銀耳30克,蜜棗兩枚。

  製法:鷓鴣宰殺後洗淨切塊,其餘食材洗淨後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煲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化痰止咳,適合陰虛肺燥或溫燥傷肺、咳嗽有痰之人。

  3、白果腐竹糖水

  材料:白果75克,腐竹40克,雞蛋兩個,冰糖適量。

  製法:白果去殼,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撈出去衣去芯;腐竹用水泡開後切段,雞蛋打散備用。將白果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煲30分鐘後加入腐竹,再煮15分鐘,倒入雞蛋,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滋陰養顏、清熱潤燥,適合陰液偏虛或兼有肺熱陰傷、肺燥乾咳之人。

  4、雪梨馬蹄椰汁露

  材料:雪梨100克,馬蹄100克,椰漿350ml,冰糖適量。

  製法:雪梨和馬蹄洗淨後去皮切粒,放入鍋中,倒入椰漿和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中火煮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肺潤燥、甘涼生津,適合肺燥陰傷、咽乾口渴之人。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生吃能清熱潤肺、涼血散淤,熟食則將寒氣祛除,有養胃健脾、益血止血補氣的作用。因此夏季吃藕不但能令人“心歡止怒”,還能防止流鼻血。而秋天天氣變得乾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常見的藕一般分為七孔藕與九孔藕。七孔藕又稱紅花藕,外皮為褐黃色,體形短粗,生吃味道苦澀;九孔藕又稱白花藕,外皮光滑,呈銀白色,體形細長,生吃脆嫩香甜。無論哪種蓮藕,其營養價值相差不大,只要新鮮都適合煨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