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天柱山旅遊娛樂活動攻略

  天柱山的娛樂活動,雖然品種比較單一,但地方色彩濃郁,富有特色,頗有情趣。山上有多功能娛樂廳、武術氣功療養院,潛山縣城有黃梅戲劇院。

  黃梅戲演唱、天柱氣功表演和潛河竹筏漂流,別具一格,往往令人玩得開心、稱心,樂而忘返。

  正月十五鬧元宵

  潛山久有元宵夜出“燈會”的習俗。燈會的內容十分豐富。彩燈有各種奇異的形狀:如狀人的“八仙過海***門票***”、“三星高照”、“唐僧取經”等;如擬物的的“鯉魚跳龍門”、“蝦子打挺”等。而其中尤以龍燈最為壯觀,大的龍燈由30多人組成,10餘丈長,一路翻滾騰躍,形象栩栩如生。此外,燈會上演一整套文藝節目,如獅子舞、雜技、踩高蹺、挑花籃、唱摺子戲和各種民間舞蹈。每個燈會還配有音樂班子伴奏。伴奏以打擊為主,有鑼、鼓、鈸、鈴等。

  潛山元宵燈會的形式可分為兩種。

  城郊附近的燈會多有城內舉行,由城郊農民自發組織燈會班子,少則百十人,多則數百人,大的燈班首尾相距幾華里。燈會班子傍晚亮燈進城,在縣城主要街道、較大的商場、機關、單位門前地上玩燈演節目。觀賞燈會的人群從四面八方湧進縣城,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若置身高處,俯瞰燈市,則見長街之上是燈的河流,“燈浪”簇擁,滾滾向前。

  民間的燈會多在小集鎮舉行,或是走村串組,在開闊的場地、寬敞的庭院,上演燈會節目。如果某人家有了喜事,或娶了媳婦,或添了兒子,或老人壽誕,燈會班子必定要到他家舞獅子。在舞獅子的時候,舞獅子的人暗中從獅子頂上摘下一 顆獅球,“落”在他家屋內。這是給他家送來的吉祥物,主人定全大喜,必要時設宴招待,或贈以糕點果品,或贈以“紅包”,以示慰勞各酬謝。

  五月杜鵑

  五月初夏時分,山下的映山紅開的敗了,但在千米之上的天柱山上的天柱杜鵑卻開的正豔。一叢叢、一簇簇、如潮如海的怒放。在通往蓬萊峰的山徑兩旁,成片的杜鵑,淡紫、粉紅、雪白,大朵地勝開著,花朵開於綠葉之上,再在生生翠翠的青山點染下,濃淡相宜,美不勝收。如期盛開的天柱杜鵑花是我心心念念和毫不厭倦的。

  旅遊民歌

  一首首新編的“旅遊民歌”,巧借黃梅戲的花腔曲調,在安徽天柱山西麓的潛山縣水吼鎮白馬潭農家漂流景區唱響,吸引了許多來自上海、江蘇、武漢、南京等大中城市的遊客。曾應邀參加中央臺“天柱山國慶七天樂”的本地農民女歌手王小梘說:這些短小好聽的民歌,大都是由鎮文化站與馬潭村旅遊文藝表演隊聯手創作的,用的是地方小調,填的是新詞新事,唱的是身邊人和身邊景,遊客們都喜歡聽。

  白馬潭村“旅遊民歌”的興起,不僅令無數遊人耳目一新,而且使天柱山大旅遊增添了全新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一位來自香港的書畫家說,以前在安徽皖西南各個景區旅遊採風,只知道“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久而久之未免單調,如今在天柱山還能聽到這樣美的山歌小調,又能與農民山歌手面對面交流與對唱,這才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態啊。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