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藝術黑板報

  在當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讓我們來做黑板報來宣傳傳統文化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圖片和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資料推薦一、傳統節日的重要性

  一個民族都必須擁有自己的文化符號,節日就是最好的載體。因此,必須好好傳承、保護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在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內涵和形式之外,賦予傳統節日更多時代形式,增加其可操作性,尤其是要增加飲食承載之外的新的形式,讓青年人在這些新形勢之中逐漸瞭解和接受傳統文化,並不斷傳承和發揚下去。不妨可以學習一下鄰國日本,這個國家對於聖誕節早已接受,但是卻嚴格保留著自己民族的很多文化,不論服飾還是節日,都發揚光大的很好。

  我們國家不缺乏節日,缺乏的是新的形式和良好繼承方式。以春節為例,燃放鞭炮是最受歡迎的傳統形式,但是如今很多人反對這一形式,因為燃放鞭炮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面對這一難題,如何創新就是節日最難的問題。還有,中國的生日文化也有壽星老之說,可是我們的壽星老都是掛在牆上的畫,不直觀,不生動,不如國外的聖誕老人能直接走到孩子面前為孩子分發糖果。

  因此,如何讓傳統文化動起來,增加參與性和操作性是傳承、發揚傳統節日的最關鍵的一環。同時,端午、中秋等節日,要充分挖掘其參與性的內涵,創新參與形式,讓這些節日的民眾參與度大大增強,才會增加這些節日的吸引力。必須要注意的是節日衍生品的問題。我國的節日衍生品很少,年畫、鞭炮是食物之外最常見的衍生品,缺乏禮物盒、聖誕樹這樣溫馨浪漫而又實用美觀的衍生品。因此,可以在傳統文化基礎上,開發一些中華文化衍生品,用這些衍生品增加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並增加傳統節日的商業價值。抵制不是目的,發揚光大自己的節日才是目的。

  圖片展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資料推薦二、鄉賢文化

  所謂鄉賢,即鄉野賢良之士也,是指本土本鄉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為當地民眾所尊重的人。所謂“鄉賢文化”,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屬於士階層文化在中國鄉土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植根鄉土、貼近性強,蘊含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是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推動者、傳承者,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並擲地有聲地指出“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在所倡導的“中國夢”、以民為本、以法治國、人與自然和諧一體、新型國家利益觀等重要的治國理念中,都能看到他血脈中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體認。而鄉賢文化,本質上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塊,其歷史意義、現實價值和未來作用,都是非同尋常的,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需要重建“鄉賢文化”。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鄉賢文化則根植於悠久的鄉土文明中,並在古代國家治理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它自己的源頭活水、思想資源和豐厚的文化土壤。而當前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掘與實踐已經表明,鄉賢文化就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資利用的重要文化資源。

  當今社會呼喚“新鄉賢”。傳統中國社會中,鄉賢是社會的實際管理者,也是社會文化精神的倡導者,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人格修養成為鄉民維繫情感聯絡的紐帶,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反哺桑梓,以延續傳統鄉村文化的文脈,成為道德教化的楷模。現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少外出務工者儘管身在他鄉,但是時空隔斷不了他們濃濃的鄉愁,他們具有的捨己為公的奉獻精神、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關乎個體的高尚人格,更關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感召力,他們正日益成為“新鄉賢”的主體。此外,農村優秀基層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更是成長於鄉土、奉獻於鄉里,成為了“新鄉賢”的主體。毫無疑問,新鄉賢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著重要的意義——“新鄉賢”不僅是道德模範、價值觀的示範者和引導者,更是鄉民行為的規範者和約束者,當他們的嘉言懿行垂範鄉里,涵育文明鄉風,就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

  可以這樣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滋養了鄉賢,衍生出“鄉賢文化”,而鄉賢又身體力行踐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可謂代代相繼、生生不息。因而,“鄉賢文化”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極大的反哺效應和推進作用。在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我們要繼承和弘揚有益於當代的鄉賢文化,並把鄉賢文化作為引領道德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與此同時,鄉賢文化的繁榮也勢必反哺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重構,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動力,從而為復興和振興本地區的區域文化錦上添花。

  看過也看了以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