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瑤族的民間故事

  瑤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尤”為九黎、三苗之後。九黎、三苗最初活動在中國江南地區,由於人口不斷繁衍,向北尋找生活基地,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東進的黃帝、炎帝部落接觸併發生戰爭,九黎、三苗戰敗,被迫向南遷徙,到秦漢時期,瑤族先民逐步形成了以長沙、武陵或五溪為中心的活動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部分瑤族先民一度北遷,進入河南、安徽一帶活動,但主要居住地仍在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區。隋唐時期,中央王朝對少數民族實行“以夷治夷”的羈縻政策,促進了瑤先民原始社會的分化和瓦解,開始了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當時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和兩廣北部山區的瑤族先民被稱為“莫徭”。到了宋代,宋王朝在瑤族地區不斷完善羈縻統治,使瑤族先民進一步分化、發展,逐漸形成為單一的民族。元明時期,瑤族被迫繼續大量南遷,不斷深入廣西腹地。特別是明代,兩廣已成為瑤族主要分佈地區。進入明末清初,部分瑤族又由廣東、廣西分別遷入貴州和雲南的南部山區,少數瑤族向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轉移,從而形成了“嶺南無山不有瑤”的分佈格局。

  瑤族自唐末宋初形成為單一的人們共同體後,由於遷徙頻繁,居住分散,經濟發展特殊,故名稱也複雜多變。瑤族名稱可分為自稱和他稱兩種,自稱有90餘種,其中自稱為“綿”“門”“敏”為最多,約佔瑤總人口的65%以上。他稱則更多,有400餘種,多與瑤族崇拜、政治、經濟、居地、服飾、姓氏等密切相關。例如崇拜盤瓠的稱盤瑤,崇拜盤古的稱盤古瑤,崇拜盤王的稱盤王瑤,崇拜密洛陀的稱布努瑤;反映了政治內容的有安寧瑤、太平瑤、本地瑤、外瑤等等;反映其經濟生活的有山子瑤、過山瑤、藍靛瑤、木皮瑤、石灰瑤等;以居地稱呼的有東山瑤、西山瑤、八排瑤、平川瑤、高山瑤等;以服飾稱呼的有紅瑤、白瑤、黑瑤、花瑤、白褲瑤、青衣瑤等;以姓氏稱呼的有十二姓瑤、胡家瑤、盤家瑤、趙家瑤、侯姓瑤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瑤族的“瑤”字加上帶汙辱性的“犭”旁,稱作“猺族”。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執行民族平等政策,廢除了過去對少數民族帶有歧視、侮辱性的名稱和字眼,把“猺”改為“瑤”,把自稱、他稱的各地瑤人統稱為瑤族。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瑤族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締造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早在秦漢時期,荊蠻中的一支瑤族先民,就活動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的平原地區。但因歷代封建統治階級不斷推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政策,瑤族人民為了生存,被迫不斷向南遷移,由平原,越丘陵,入溪谷,進山區,輾轉流離,最後只得在荒山野嶺中尋找落足之地,過著艱苦的遊耕生活。勤勞勇敢的瑤族人民,在長期輾轉遷徙的過程中,憑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披荊斬棘,墾地造田,栽種樹木和土特產品,為開發祖國南部山區做出重要貢獻。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如五彩斑斕的刺繡和蠟染,《評皇券蝶》等一批民間文獻,著名的長鼓、銅鼓舞和民間流傳的歌謠等等。這些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在我國的文化寶庫中,獨放異彩。

   篇【2】

  過去有家人,父親叫做張天師,有一身很厲害的法術。但是因為太厲害了,所以上天容他不下,結果在他的妻子生了伏羲兄妹倆的時候,派了天兵打來,張天師一時激動,不理會妻子就自己衝了去打架。

  張天師趕不及回去,而妻子難產而死。經過這件事情以後,張天師終於心灰意冷,於是決定躲到山裡,靠種莊稼度日。有一日,玉皇派雷王下凡巡查,雷公無意看見張天師在種地,又看見張天師的家破爛不堪,心生捉弄之意,於是灑下傾盆大雨,把張天師家淋得透溼。張天師終於忍耐不住,於是就和雷王就打了起來,打了三天三夜,雷公忙著去交差,而張天師有惦記孩子沒東西吃,於是兩人就約定了過幾天兩人再重新鬥過。

  等回到家以後,張天師急忙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蓋上芭蕉葉,上面搭了一個草篷。不久以後,雷王果然從天上打來,兩人打著打著,雷公沒有計算到,被張天師引誘到陷阱邊上,跌落到坑裡,然後就被張天師抓住並且關在禾倉中。

  一天,張天師外出尋找食物,告知兒女兩人千萬不要放出雷公。但是小孩子心性,兩人無意走到禾倉的時候,聽見一個形容憔悴,非常可憐的人被關在裡邊,哭著說自己很長時間都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哥哥拿了食物來,妹妹又去取了水來。雷公又說自己很可憐,家裡有老母親,想回去看一眼,就此誘騙了伏羲兄妹把他放了出來。

  他計劃著要報仇,但是心裡又顧念到兄妹釋放之情,就拔下一顆牙叫他倆去栽。張天師回來之後才知道雷公被放走的事情,知道自己一定逃不過,而且一定會天降大災。

  於是幫兄妹倆把牙齒種好,然後再用牙齒種出來的葫蘆挖了一個大舟,放了足夠多的食物,再讓伏羲兄妹躲入葫蘆中

  雷王逃回天上後,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洪水滔天,人民全被淹死。

  玉皇退了洪水,和盤古王下界巡查,從葫蘆中放出伏羲兄妹,便叫二人成婚,但二人都執意不肯,於是兄妹倆四處去找看看還有沒有剩下別的人。

  看見竹子問道:“天下還有人嗎?”竹子回答說:“天下的人全死完了,你倆還是結婚吧。”

  兄妹用刀把竹子劈為兩段,說:“如果你合得攏,我倆就結婚。”竹子果然合而為一,只是多了些結疤。

  妹妹說:“不行,再問一個人,我們才能成婚。”哥哥也說:“再問一個人,我們才同意。”他們往前走又遇到烏龜,烏龜也勸他們結婚。

  兄妹又把烏龜剖為兩塊,說:“如果你還能活,我倆就結婚。”烏龜果然復活,只是背上殼破裂開來的變成了幾塊。

  妹妹說:“不行,除非我們各自上一個山頭,滾石頭磨盤,要是都會合起來的話,我們才結婚。”

  哥哥也說:“除非滾石頭磨盤都會合起,我們才同意。”兄妹又各抬一石磨各上了東、西山頂。對面滾下石磨,石磨竟合在一起。

  但是兩個人還是不願意,於是兩人又去各燒一炷香,結果就連香的煙霧也死死相纏,直衝上天。

  兄妹倆只好成親,但是因為兩個人根本沒辦法生成足夠多的人類出來。後來盤古王想了一個辦法,給他們兩個一包黃瓜的種子。

  等到秋天黃瓜熟後,妹妹便把黃瓜摘下剖開,將瓜籽包成一包,瓜絲包成一包,瓜皮包成一包,請哥哥從天上往地下撒。並囑咐哥哥說道:“瓜皮要撒在壩子裡,讓瓜皮變成瑤人,住在壩子裡;瓜絲撒在半山坡,讓瓜絲變成克木人,住在半山坡上;瓜籽撒在山頭上,讓瓜籽變成漢人,住在山上。”結果哥哥還是記錯了,把瓜皮撒在了山頭上,瓜絲撒在了半山腰,瓜籽撒在了壩子裡。

  第二年,瓜皮長成了瑤族,瓜絲長成了克木人,瓜籽長成了漢族。從此瑤族人就住在了山頭上,克木人就住在了半山坡上,而漢族就住到了壩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