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的成語故事介紹

  關於三國的成語故事是很適合大家閱讀口味的作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三國的成語故事簡介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樂不思蜀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谷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谷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谷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如嚼雞肋

  曹操出兵漢中時,本來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駐入漢中後,估計情勢,卻又發覺很多不利,進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於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說了兩個字:“雞肋”。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裡沒有什麼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

  後來,人們就借“雞肋”來比喻乏味,說是“如嚼雞肋”,或“味如雞肋”。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吳下阿蒙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說:“呂,你現在與我一起執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才好。”

  呂蒙一聽,馬上說:“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著回答:“要說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

  “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

  “要說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啟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啟發的。”

  聽了孫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後,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麼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於是,越讀越有味,後來竟成為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後,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空閒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後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

  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歎地說:“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

  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後,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

  呂蒙當上統帥後,一面採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於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奪回了荊州。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關於三國故事的成語

2.關於三國成語故事

3.三國成語故事典故

4.有關三國故事的成語

5.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

6.關於三國成語故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