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組裝電腦配置

  CPU作為電腦的主要部件之一,對組裝電腦的朋友而言。選擇一塊合適的CPU,對於電腦效能和選購其他配件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工具/原料

  能聯網的電腦

  方法/步驟

  明確自己的需求和預算,根據需求預算來選。如果只是用來看看電影,上上網,選的時候可以相對比較隨意。如果是為了玩遊戲,則看玩的遊戲型別,如果主玩網遊,配i3以上級別的CPU,如果玩大型單機,最好配i5以上CPU。如果是用來設計等用途,可以考慮intel至強E系列。當然,玩遊戲的話,後面還要考慮顯示卡等因素,這個後面在選購其他配件時會提到。

  工藝製程選新不選舊,這個主要是從效能和升級方面考慮。一般來說,每新出一代CPU,較上代各方面都有一定提升。有的甚至是質的提升。選購的CPU的原則之一就是儘量選新的,對其他電子產品也一樣。比如現在,一般選擇intel酷睿四代而不是三代。當然,這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上一代產品相當有價效比或者下代產品提升不大,也可以考慮上一代產品。對很多產品而言,新一代將採用全新的介面,要想後面升級換代,選新產品很有必要。像酷睿三代和酷睿四代分別就採用了LGA1155和LGA1150兩種不同的介面,不能相容。

  會不會超頻。為了增強CPU效能和DIY的需要。很多CPU都提供了超頻功能,就現階段而言,intel陣營方面,一般超頻CPU,都是酷睿i5以上,後面都會帶K,如i5 4670K,但也有特例,如奔騰G3258***奔騰20週年紀念版,目前唯一能超頻的奔騰CPU***。AMD陣營方面,一個是CPU後面帶K,如A10 5800K,X4 760K,再就是FX系列,幾乎全部支援超頻,如FX6300,FX8350。相對而言,能超頻的CPU價格相對較貴,對主機板,記憶體,供電的要求更高。如果你不會超頻,不喜歡超頻,就要考慮有不有選擇超頻CPU的必要。

  功耗和發熱量。同價位和同效能條件下,儘量選擇發熱量較小的CPU。曾經有大神算過一個高功耗CPU和低功耗CPU一年的電費對比,當然這是個笑話。CPU的功耗和發熱量確實需要考慮,因為功耗大確實會更耗電,發熱高也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當然,有時候也需要在效能和發熱量中間作一個選擇。就目前而言,同一等級的產品情況,AMD的CPU發熱量相對較高,超頻效能也更高。

  是否需要帶核顯。對於intel陣營而言,除了伺服器級的至強E系列,現在基本上都是帶核顯的。可以忽略不計。對AMD陣營而言,APU都帶核顯,而且效能不弱,如A10 6800K的核顯效能相當於入門級獨顯GT630的效能。但其CPU效能不及不帶核顯FX6300,價格差不多。如果是要配獨立顯示卡的朋友,當然是FX6300,而不是A10。

  介面相容性。這個主要針對需要升級CPU的朋友而言,每一代主機板都有適用的CPU介面範圍。升級CPU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主機板所能支援的最好的CPU。除了介面以外,還要考慮主機板的晶片組。如H61主機板,最高配到i5三代的CPU,配i7的話,可能發揮不了i7的效能。

  支援的指令集。這個不是選購CPU考慮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有指令集的支援,CPU能更快更好的處理相應型別的應用。如奔騰和i3相比,就閹割掉了一部分指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