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思念父母的文章

  中秋佳節,本事應該與父母坐在桌前吃著月餅,聊著瑣事。可是,大多人卻仍然行走在人來人往的城市上,空洞,對生活的諸多無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

  華燈璀璨,原本喧囂的城市街頭瞬間變得寧靜,幽藍的夜空,掛著一輪微升起的明月。是啊,今天是中秋節,難怪月兒這麼圓。心想著,一陣思念情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我走到陽臺,月亮剛從東方露出一角,柔和的點點月光灑在我家窗臺,我輕倚在門口,眺望著無邊無際的幽藍天空,望著皎潔的圓月,沉浸在了往事之中。

  我和父母都坐下,,醉人的芬芳散發,我閉著眼,感受著醉人的芳香,父母正在賞月,月明星稀,銀輝普照,映在我父母親那兩張微微笑著的臉上。

  花香很濃,香得能讓人催眠,月影婆娑,月光朦朧,如一挽輕紗,圍繞著一景一物,使其覆上了一層淡淡的霜華。"母親溫柔的喚到,我天真的笑著,非常開心的對媽媽說:"謝謝媽媽。"說罷,在媽媽那漂亮的臉頰留下深深一吻,母親愣了愣,隨後給了我個甜美的笑容,露出了兩個小酒窩,父親也慈愛地看著我,和他平時嚴肅,不苟言笑的樣子截然不同。

  "好了,吃月餅吧"母親說,這句話,使我才注意到幾乎被我無視的月餅,月餅很精緻,上面刻著一些代表吉祥的花紋,我咬了口月餅,裡面甜甜的,是豆沙餡的月餅的美味使我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月亮無聲的注視著這幸福,快樂的一家。

  回憶結束。我早已淚流滿面,視線早已模糊,月光早已不再柔和,而已是變得孤單,清冷了。孤零零的我,一人住在這孤寂的大房子裡,豈不更加孤獨,看著遠處的萬家燈火,溫馨的橘色燈光透過窗,射進了我的眼睛,我真的好羨慕,他們可以團圓!

  我開啟一盒月餅,輕輕咬一口,是豆沙餡的,但我吃起來卻是酸酸的,澀澀的。

  關於2

  G20峰會當天晚上,全程觀看了張藝謀策劃的《最憶是杭州》的主題晚會,演出美輪美奐,充滿了詩情畫意。當晚,一輪圓月入夢,夢裡憶中秋。

  也許是讀的詩詞多了,一說中秋,腦海裡自然而然的就浮出來圓月、月餅、團聚、相思等字眼。其實,小時候對中秋的記憶,就是自己一雙小手捧著半個月餅,躲在門前某個角落裡,偷偷的吃月餅,吃完月餅裡的五仁,裡面的紅絲和綠絲一定是一根一根留到最後再吃。那時候的月亮總是那麼亮,一層銀輝照的夜如白晝,這是我兒時對中秋的全部記憶。

  今年是父親去世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天公總不作美,已經是三年中秋不見月了。時光向前追溯四年,2012年回到故鄉澠池過中秋,正好碰到中秋、國慶雙節合一,於是置辦家宴,與家人共度佳節,家人同飲,氣氛溫馨,把工作和生活的煩惱都拋在了腦後,老母親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東家長西家短毫無顧忌的把生活的瑣事,說與我們聽,事後還特別交代,千萬不要出去說。一年來,大家忙忙碌碌,像這樣一家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家宴散後,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象流水一樣逝去,空留下一聲嘆息,往事已不堪回首,望著天上的明月,感嘆歲月的無情,如今,頭髮和眉毛都已經有白色出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聚聚合合如今已經覺著很平常了,個人得失就像月圓月缺一樣,誰還在乎呢?想到這裡,一聲嘆息,身如浮萍的過客生涯,已經過去了10年了!心中泛起一片糾結。於是,中秋夜寫了一首詞《疏影•家宴有感》:

  壬辰十月,澠池歡國慶,時至雙節。有酒同斟,消展愁心,家慈依然殷切。家長裡短言無盡,且莫與、鄰居揚說。一歲間、碌碌忙忙,有幾次親人竊!

  回首紅塵歲月,似流水逝去,空守悲咽,往事如歌,戀戀明月,也嘆鬚眉濺雪。人生路聚分離散,尋常殤、問誰圓缺?半聲嘆、萍上過客,已是十年糾結!

  2013年中秋,在單位值班,一個人無聊,開啟電腦填了首《明月逐人來•過中秋》:

  馨辭幾頁,情濃言怯。難分辨、假真虛確。仲秋獨過,雲把星路褻。桂餅殘杯醉咽。

  風寄遙思,鄉里可懸明月。凝空望、蒼穹似血。趁暇憶親,牽夢中孤榭。染得白髮如雪。

  從詞中可以看出,當天多雲***雲把星路褻***,風寄遙思,希望家鄉能夠看到明月,盼望家人中秋過得快樂。

  2014年中秋節前,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中秋節沒有和父母一起過,因為第二天要上班,早早趕回市裡,當天下著雨,無法賞月,因心無牽掛,詩興大發,寫了兩首五律《中秋雨思》。其一:有雨蕭蕭落,無暉皓皓幽。涼天盈桂淚,溼夜積蟾愁。寂酒吟寒近,蒼茫寄遠洲。團圓不見月,何必怨中秋。其二:繁雲遮瘦桂,幕夜隱香嬋。雨寄窗前舞,風捎屋下漣。悠悠參羽意,落落撥商弦。斟酒謀佳句,中秋憶月圓。詩友看後留言,原來沒有月亮也可以寫中秋呀。

  到了去年中秋,父親在八月份查處了肝癌,剛給他做了第一次介入手術,為圓父親沒有做過飛機的遺憾,提前一天回家陪父親,約好國慶節帶他去上海、蘇州旅遊,父親很高興。督促我和妹妹到大伯、五叔和姑父家走了一圈親戚,下午回家安排旅遊行程。晚上無事,一人喝悶酒,之後寫了一首七絕《乞月中秋》:去年寄桂雨恢昏,今日中秋霧裡尋。三載已斯不見月,酩酊過後念一人。好多詩友以為我在思念一個女人,其實是在掛念我的父親的病情,乞望中秋能給父親帶來好運,讓他多存活一些日子。

  可惜,天不從人願,父親五一當天與世長辭,連續三年中秋沒有和我們這些兒女們賞過月亮,沒想到竟然留下了永久的遺憾,今年,我會帶著全家人回去陪母親過中秋,希望那天晚上,父親能夠保佑我們看到中秋的月亮!到那時我會寫一首《人月圓•過中秋》念給父親聽。

  關於3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因為有愛的存在,使遠古的神話依舊,也使一些溫暖的記憶依舊。今夜月色如水,我的心也柔弱如水,遙望遠方,默默拜月:祈禱我的母親、祈禱我的師傅、祈禱我的朋友,願你們在天堂無恙。

  月亮啊,你是思念之神,因為思念,我們結識了月亮,月光浩瀚如海,卻難載起那綿長的歲月之河。

  時間與身旁的流水不再回來,同樣,有些人也不會再回來,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再。夜色深沉,風清月朗,月圓人難全,自古悲傷事。秋水之上,月亮之外,我永遠無法走出許多的牽掛,就讓我蘸幾滴秋夜的清涼,寫下這幾行文字,把這份思念寄語天堂之上的母親、師傅、朋友,寄語愛著我的親人們,祝福你們天堂平安。

  2015年的中秋佳節姍姍來臨,59箇中秋讓我有了太多太多的感慨,也讓我有了太多太多的思念,不知怎麼,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是思念母親、思念師傅、思念朋友。母親去世已經8年了,師傅去世兩年了、而朋友去世也已經三年了,可是她***他***們的音容猶在...

  想起母親,自然會想到與母親有關的故事:記得1975年的中秋,我是在那個遙遠的小山村度過的,那個中秋節對我來說,刻骨銘心,今生今世我都不會忘記……

  1975年7月20日,那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我和千千萬萬個知青一起,告別父母,告別家鄉,到廣闊的天地去插隊落戶。兩個月後,迎來了下鄉後的第一個中秋佳節,雖然已經過去40年了,但那一天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因為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離開家鄉和親人,第一次在異地他鄉過中秋,所以,印象很深。

  因為我下去以後不長時間就被抽調到基本路線教育工作隊,所以,沒有和集體戶的同學住在一起,白天,我安排了一下,就和組長請假要回集體戶裡過仲秋節,其實,農村對中秋節是很重視的,有條件的家裡都殺豬殺雞的,只是他們那裡不提倡吃月餅,也沒有賣的。

  那天上午,我媽媽剛好給我郵來一個大大的郵包,裡邊裝的全是月餅,而且還有鼎豐真的,於是,我迫不急待的把這個郵包取出來準備與全戶同學共同享用。

  其實,我以前是不喜歡吃月餅的,可是那天,不知是怎麼搞的,我就特想吃到媽媽郵來的月餅,於是,我就快步的朝集體戶奔去。

  可是,當我迫不及待的風風火火的趕到集體戶時,卻只見到一名同學在燒火做飯,原來,大家都去割地了,因為當時正是割地的農忙季節,生產隊根本不給假,為了讓大家回來以後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我也幫助那位同學一起做飯,等大家收工回來後,我看到他們一個個累得無精打采的,趕緊把我媽媽郵來的月餅發給大家,。

  看到家鄉的親人郵來了月餅,同學們的眼前立刻就亮了起來,大家手舞足蹈,興高采烈,一大包月餅瞬間就被洗劫一空,有的同學還留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時,我的心裡也酸酸的,此時此刻,我更加想念我的媽媽了。

  又是一年仲秋時,只是此時非彼時,望著窗外圓圓的月亮,我已溼了雙眸。眼前這些精緻的月餅,再也找不到當年媽媽郵給我那包月餅的味道了。

  1979年,我結束了4年的知青生活,回到了父母身邊,開始了人生中又一段嶄新的生活,巧合的是,我真的實現了兒時的一個天真的願望,到鼎豐真工作。參加工作後不久,我又很幸運的與鼎豐真第五代傳人楊秀華結為師徒,在拜她為師的一年半中,我不但學會了做各種糕點,還學會了做月餅,而且還發明過一種新產品“提槳哈密瓜月餅”,這個新品種的問世,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同時,也提高了我在鼎豐真的知名度。

  那些年的中秋節,我們很少與家人一起度過,因為越是快到中秋我們就越忙,那個時候,我們師徒經常圍坐在一起,共賞一輪明月,共飲一壺美酒,我們與月餅有著不解之緣。

  中秋又中秋,一次中秋包含一份濃濃的親情,一次月圓慰藉一回長長的相思。中秋夜那輪圓月就是時光的車輪,它碾去了悠悠的歲月,卻牽動著多少人的心。

  80年代末,我們單位請來一位高階機修工,他的到來為鼎豐真增光又添彩,他不僅僅是機修工,在大家的眼裡,他就是一個萬能工,他聰明、能幹、智商高、覺悟高、素質高,深受全廠幹部、工人的喜愛,由於我們被分到一個科室,所以,接觸就多一些,通過工作中的聯絡、接觸,我們成為很要好的朋友,20幾年來,這位受人尊重的老大哥在工作上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和啟發,使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

  然而,歲月無情,人生苦短,轉眼間,天地盡變,人事皆非。多麼美好的時光稍縱即逝,多麼重要的朋友也一去不返。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師傅,親愛的朋友,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幾位親人竟相繼離我而去,去了遙遠的天堂。她們的突然離去使我一時間失去了前進道路上的航標,一度迷失了方向,我失落過,痛苦過,迷茫過。這美好的世界,有著多少不幸,多少痛苦?面對現實,我只能笑對人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師傅,親愛的朋友,你們可曾知道,那個一直被你們呵護的柔弱的我現在已經變得堅強起來,而且還接連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美好願望,如果你們在天有靈,一定會為我祝福,為我驕傲,為我自豪的。。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日搖情滿江樹,”這句子,是對月的傷感,還是對親人的思念?已無從說清也道不明白,只記得每逢中秋月圓時,就把深深的思念化成文字,傳遞在字裡行間,也許,聚和散和煽情的文字無法對抗,再華麗也只能落在指尖,成為書頁中的一紙墨香, 想念朋友,便是想念一種溫馨與關愛,一種平等與互助,一種智慧和力量。

  朋友是來自心靈的泉水,是不平坦的路途中一朵友愛的鮮花,是苦惱中的依靠,是溫柔而安全的託身之地,是攪著滿杯往事的秋日午後的茶,是一本打開了的滿紙風雲變幻的好書。尤其是等你老了、累了,疲憊不堪想休息的時候,朋友便是一壺濃郁的酒,可以伴著你有滋有味地回首以往的歲月,可以使你用心靈領悟人生的壯美而從不懊悔。

  今晚,月色如潮,風輕星柔,我端坐於書桌前,隔著窗簾遙望著那佈滿繁星的夜空,猜想著哪一顆星是我的媽媽,哪一顆星是我的師傅,哪一顆星是我的朋友,他們彷彿都眨著眼笑著,與我說著話,談著關於中秋的故事。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因為有愛的存在,使遠古的神話依舊,也使一些溫暖的記憶依舊。今夜月色如水,我的心也柔弱如水,遙望遠方,默默拜月:祈禱我的母親、祈禱我的師傅、祈禱我的朋友,願你們在天堂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