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哲理文章三則

  我們不生產哲理,我們只是哲理的搬運工。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1:暗處的鑽石也奪目

  最近,有個製造真正中國好聲音的配音演員被網民們“挖”了出來。她就是曾給電視劇《神鵰俠侶》小龍女、《甄嬛傳》甄嬛,電影《變形金剛》米卡拉,動畫《三國演義》貂蟬、《美人心計》竇漪房、《阿凡達》奈蒂莉等眾多影視劇演員配音的女孩季冠霖。令人意外的是,她作為一個被掩藏在銀幕背後的人,卻仍能穿越熒屏大放光芒,這不得不說是配音圈裡的奇蹟。其實,她走上這條路純屬不得已。

  1980年,季冠霖出生在天津一個京劇世家,從小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練得了一副得天獨厚的嗓音。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主持人或播音員。因此,高考時她高考時選擇了播音主持專業,就讀於天津師範大學。

  大學時,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季冠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磨練自己的機會。她曾給企業錄過小廣告,也曾被邀請去主持一個小晚會,偶爾還會接到一些給影視劇配音的活。臨近畢業的時候,她幸運地爭取到一個在天津交通臺做主持人的實習機會,主持一檔從早晨5點到7點的直播節目。她的嗓音和主持風格很快得到聽眾和臺領導的肯定和欣賞,如果繼續這樣做下去,跟臺裡簽約最終留下的希望非常大,那麼她的主持人夢想也就能實現了。

  但是,不巧的是,她因患咳嗽不得不回家休養。病好後,那個位置已經成了別人的了。這時候已經過了畢業季,再找工作已經很難了。季冠霖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地不是在電視臺就是在電臺,甚至有人還走上熒屏做起了演員,她既羨慕又苦惱。此時,一位資深配音老師知道情況後主動打電話給她,邀請她來北京發展,說她有配音的天賦,建議她專職配音。

  這倒是條出路,但心氣極高的季冠霖卻很不甘心。雖然她也喜歡給影視劇配音,但一直是當做業餘愛好來看待的,從來沒想到有朝一日要把它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來經營。而且,當前很多影視劇演員表上不打配音演員的名字已經成了行規,所以配音演員實際上就是給別人做嫁衣的隱形人。難道自己一腔豪情的付出就只能成為永不見光的影子嗎?於是,她又繼續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在希望與失望中輾轉著,看不到任何出路。

  一天,那位老師再次打電話來說,有個給主演配音的機會很適合她,邀請她前去試音。她猶豫了半天,最後終於將這些天來的困惑一股鬧兒地倒給了老師。

  老師沉默良久,說:“一顆鑽石原石,即使仍到馬路上也不會有人注意,因為鑽石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鑽石之所以熠熠發光,那是因為經過了仔細的切磨,是切工賦予了它第二次生命。你的聲音就像一顆鑽石原石,如果經過你的努力打磨,它一定會閃爍生輝的。當你真正成為鑽石時,即使把你藏在暗處,也遮蓋不住你的光芒,一樣會閃亮而奪目的!”

  “真正的鑽石即使藏在暗處,也一樣能閃亮奪目。”這句話在季冠霖的腦海裡不停地閃爍著,糾結良久的心終於有了奮鬥的方向:要先把自己磨礪成一顆鑽石。

  第二天,她直奔北京,用實力接下了那個給主演配音的工作。從此,她踏上一條雖艱辛但衝滿鬥志的配音路。這是一個很不固定甚至有點朝不保夕的工作,有活時通宵達旦累得要死,沒活時心急如火鬱悶不已。

  為了得到工作機會,季冠霖主動出擊,到各大影視劇拍攝現場推銷自己,無奈之下還曾打出過免費配音的招牌。慢慢的,她憑藉優質的嗓音和紮實的臺詞功底,在配音圈站住了腳跟,人脈也越來越廣,得到的工作機會也越發地多了起來。

  2005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小龍女的扮演者劉亦菲因有事不能參與錄音,需要配音演員。當時有十幾個配音演員前來試鏡,大家都知道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但競爭也相當激烈。季冠霖以空靈澄淨的聲音賦予小龍女以很鮮明的性格特點,讓這個角色因為她的聲音而更加鮮活起來。導演連聲驚呼:沒想到,配音演員還有這種功效!她用實力成功拿下了這個角色。***勵志故事***

  此後,季冠霖的名字漸漸被一些知名導演熟知,甚至一些著名影星也開始主動點名讓她來配音。幾年間,季冠霖配過的影視劇作品多達三百多部。她終於成為一顆閃耀在配音圈裡的鑽石,並被圈中人尊為“配音界的一姐”。可是,這顆隱匿在舞臺後面的鑽石仍然不為觀眾所熟悉,仍然停留在“只聞其聲,不知其人”的階段,甚至壓根就不知道還有她這麼一個配音演員。

  不過,此時的季冠霖早就看開這些了,她已經不是那個因是個幕後英雄而耿耿於懷的小丫頭了。因為,隨著生活的磨礪和閱歷的豐富,她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成就自己的舞臺,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可是,真正的鑽石即使藏得再隱蔽,也掩蓋不住它的光芒。不知何時,也不知是誰,挖出了這顆隱匿在幕後的“鑽石”。季冠霖用自己的“好聲音”從幕後穿越到了幕前,一夜成名。

  很多媒體採訪她,問及她的奮鬥路,她說了一句異常簡短的話:“先把自己磨礪成鑽石。”

  是啊,季冠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當你成為鑽石,即使在暗處,也一樣能閃亮奪目。

  2:你不是聰明,只是運氣好而已

  奶奶家四兒一女,只我爸一人考了出來;姥孃家兩兒兩女,也只我媽一人讀書分配。我們這輩兒,一個堂姐讀了中師,一個表妹讀了幼師,一個表弟託關係當兵回來接班,其他人都出去打工,或者在家晃。大荷蘭,我弟復讀一年運氣好點能上個一本,除此外只我還在讀書。我太清楚自己讀到現在有多僥倖佔用多少資源了。

  我媽總開玩笑說,如果恢復高考那年沒考出來,我爸在農村估計都找不到媳婦,又窮又不好看,笑他是真正的知識改變命運。我也清楚,如果我不是考學出來,論打工,我萬萬不比表妹堂妹能幹。我不比他們聰明也不比他們努力,不過是相比而言運氣好,投了個好胎。

  所以看到《中國女工》《打工女孩》,會覺得寫的就是自己的表妹堂妹,我不喜歡看他們是為了炮製一本看起來很牛逼的論文,上綱上線理論化,對待資料一樣加工和處理這些活人;也不喜歡浪漫情懷羅曼蒂克小資趣味,把她們出去掙錢累死累活各種委屈說成追求夢想自由美好溫情脈脈。我不覺得他們是真關心這群人。

  賈平凹在《秦腔》裡借君亭之口說,“農民為什麼出外,他們離鄉背井,在外看人臉,替人幹人家不幹的活,常常又討不來工錢,工傷事故還那麼多,我聽說有的出去還在乞討,還在***,誰愛低聲下氣地乞討,誰愛自己的老婆女兒***,他們缺錢啊!”在我看來,打工那幾本紅書,沒一本比老賈這一句話更有力量。不瞭解農村,不瞭解農民,不心懷對出外打工者的真正體恤,說不出這樣話來。

  堂姐表妹結婚訂婚後就不打工了,表弟從富士康回來後,精神一直有問題直到現在,堂哥堂嫂還在外邊,把兩個孩子丟給大伯他們看,最小的表妹還在讀初中,看她高高興興做寒假作業,我不知道她會是將來的打工妹嗎。

  去年11月中途回家,一為好友結婚,另一個原因是,94年的表妹說要訂婚,還好最後黃了。她跟我說,不想訂婚,怕訂婚後就沒機會出來了。說暑假來北京找我玩,我說好。

  很多時候想想這些就覺得自己如果不好好讀書對不起所有人。

  下午重讀伯爾寫馬克思,有句說:“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似乎馬克思都在被論證為是荒唐的。打著他的旗號的為數眾多的派別,對其學說的數不清的篡改,使得他的名字成為激進派淑女聚會時的談資,抑或成為紳士們的玩物——這些紳士們就像知道普魯斯特一樣知道馬克思。”

  當然要記得自己出身。背後是許多人。你不是聰明也不是勤奮,你只是運氣好而已。記得自己是誰,記得自己該幹什麼。

  長心,自勉。

  3:贏才是一切

  阿姆斯特朗小時候練游泳,後改練鐵人三項,13歲即參加全美少年組比賽並拿到冠軍。21歲時他再次改行,成為職業公路自行車選手。4年之後,他被查出患有睪丸癌,並且已擴散到腦組織和肺部。他去醫院切除了一側睪丸,並且決定接受化療,醫生告訴他只有40%的生存機會。

  此時,阿姆斯特朗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大家知道,化療有一套嚴格的程式,一般人都會遵醫囑接受最可靠的化療方案,但他卻選擇了另一種對肺部組織傷害較小的治療方案。換句話說,他為了保留繼續參加比賽的機會,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

  幸運的是,他賭贏了。化療進行得相當成功,兩年後他恢復訓練,並參加了1999年的環法大賽,一舉獲得了生平第一個環法冠軍。此後他又連拿6屆冠軍,創造了賽車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蹟。

  我們經常聽到運動員在賽後接受採訪時稱自己參加比賽是為了享受體育的樂趣,但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我看不到樂趣,只有對冠軍的極度渴望。

  從某種角度說,阿姆斯特朗賭贏了。但一位澳大利亞探險家卻不幸賭輸了,死在了茫茫大海里。所幸他的經歷被攝像機記錄了下來。

  2006年,一位名叫安德魯·麥考雷的澳大利亞探險家獨自划著一艘單人皮划艇,試圖橫跨南太平洋最狂野的塔斯曼海,到達紐西蘭。他在皮划艇上綁了臺攝像機,打算將全程記錄下來,做成一部紀錄片。結果他只劃了一天就因為寒冷而不得不返航了,從攝像機拍下的錄影來看,他剛一出發就開始哭泣,擔心自己再也見不到他的愛妻,以及才3歲的寶貝兒子。

  誰知幾天後,兩個年輕人受到麥考雷的啟發,打算劃一艘雙人皮划艇從澳大利亞到達紐西蘭。如果他倆成功的話,麥考雷就沒法自稱為史上第一人了。這個頭銜對於他來說顯然比妻子孩子,甚至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毅然決定再次嘗試單人渡海。

  錄影顯示,這一次他沒有哭。但是第二天他就嚐到了苦頭,單人皮划艇非常小,睡覺時只能抱緊雙臂鑽進艇內,連翻身都很困難,他完全睡不著。因為缺乏睡眠和休息,體力很快消耗殆盡。孤獨感再次襲來,他數次瀕臨崩潰,幾乎變成了一個瘋子。

  不過,麥考雷畢竟是一位性格堅強的探險家,他堅持了下來,並在孤獨地航行了一個月後終於到達紐西蘭海岸線附近,距離岸邊只剩下56公里。可惜他的船被風浪打翻。海岸警衛隊找到了他的船,從攝像機裡取回了磁卡,可惜大部分磁卡都已損壞,沒有記錄下最後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麥考雷的故事被做成了紀錄片,《獨航:迷失大海》。看完後你腦海中關於探險生活的浪漫想象將被現實擊碎。對某些人來說,過程並不重要,贏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