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賞月的散文

  賞月美好,可不要貪多哦。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深夜賞月

  當一天的時光又交織在夜空中時,夜色如水便是此時最真實寫照,這個悽迷的夜晚,如果在演繹一些皓月當空的盛景,每個人的心中定會有很多心事在點燃,就如同‘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那種寄望。

  寒風在廣袤蒼穹下,終於驅走了白天陽光揮灑的餘溫,這個城市的夜晚便渲染了絲絲寒意,雖然此時是忙碌一天人們心歸彼岸時刻,但這個朦朧夜色總會叫人染指‘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痴狂,所以那些新年的寄託和遐思便會化作滿天星辰,讓思緒依舊在燈火闌珊中奔放,但卻不能奏響一段唯美輕音樂,供人欣賞。那凌亂的瞬間,彷彿更有一股嘈雜的聲音在耳膜響起,讓我們的心湖便不在平靜,開始湧現了一股內心漣漪。

  或許這樣的夜晚產生過遐思在一年中會有很多天,畢竟每個凡塵俗子都有情感交集,每個人內心都有七情六慾萌生,所以這沉沉黑夜,我們掠過的各種思緒也屬情理之中。但這元宵節前夜我們又在‘重溫夢想’,或許,確實有些醉了吧?因為這瞬間迸發的印記可能與我們近來關注有關,所以,即使此時窗外地的月亮無論多麼皎潔,我們還是不能在這月色心情美麗綻放,看來我們的心病已經很久很久,真的需要徹底釋懷一場,才能凝聚出‘望月抒情’的雅興,否則都將使身心在夜色中永久暗淡,並很難尋覓到激情曙光的棲息地,那樣我們的印記更會在穿越時空時‘步履維艱’,看來我們也只有吸取到日月星辰的精華,並在夜色其點綴,心境才會呈現出一片璀璨。

  此時,天空中那輪彎月傾斜的月光正好灑在電腦桌上,將我思如泉湧的靈感打斷,於是我決定就此止筆,今夜,不在刻意去用文字裝扮心情,還是在這深夜裡靜靜‘賞月’吧!雖然我們終究是一屆凡塵俗子,不具備古詩人那‘容納百川和虛懷若谷’的胸襟,更書寫不出膾炙人口的精彩篇章,但是卻有在平淡生活中‘陶冶自我’的權利,更有追尋自娛自樂的那份灑脫。所以我們在遙望茫茫星空的瞬間,其實心燈就已經點燃,因為這繁星點點的寫照,不光會為疲憊的人們送去安慰,還會為‘用心賞月’之人送來一份灑脫,送來一絲恬靜.........

  篇2: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

  篇3:聽雨·賞月

  夏夜,大雨如注。恍若山洪暴發般的轟鳴,一陣緊似一陣,期間夾雜著電閃雷鳴,包圍了整座城市。一個人,一盞燈,窗前聽雨。聽一片譁然的喧響,覆蓋了街市的所有噪雜。聽到深處,一切聲音都隱遁了,只感覺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雨珠,自靈魂的四壁緩緩起落,遊走,穿行。日趨浮躁的心,被洗滌的宛如一條清澈見底的山溪……

  辨不出雨點的滴落聲,只能感知萬點齊發自空中而來的傾瀉。就像我們,無法捕捉時間的分分秒秒,卻只覺察出兩鬢漸起的華髮,與蒼老的容顏。走著,走著才明白,原來我們與世間萬事萬物的相對,都只是生命裡的一朝一夕。一個站定,一個轉身。一個遲疑,一個回眸。一個不經意的錯過,都將永遠被定格在那裡。可謂瞬間即永恆!

  就連聽雨這樣的尋常事,仔細想來不也是需要某種機緣的嗎?想聽雨時,雨未必會來;亦或雨來了,又恰逢我們失了一份聽雨的心情。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遇上對的人;想來當該是命運的千般恩寵,萬般垂憐吧!不信你看,於世間輪迴的眾生裡,最終有幾人,能恰到好處的相遇一份內心渴念的繁華,從此與幸福牽手……因此,每一個當下都彌足珍貴,每一場交集,都暗含著不可預見的結局。且行且珍惜。

  賞 月

  一天工作結束,來到樓上正欲開燈,手卻不自主的停下來。灑滿了一室的月光,如水一般的溫柔可人。它是那樣的明亮、皎潔、圓滿;無拘無束、坦坦蕩蕩……如此美麗的月夜我還是第一次覺察到。窗櫺清晰的印在地上,使得一向清寂的陋室,頓覺四壁生輝!索性瑜伽墊展開,一杯淡茶,席地而坐。白天裡的餘溫遲遲未散,優雅的米蘭,高大的海棠,小巧的茶花,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如此氤氳的氛圍,讓人即刻深深的陶醉於,月光溫情的懷抱。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忽然憶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甚至彷彿聽到了來自詩人筆底,那清冽湧動的潮聲。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曠野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 這些詠月的詩句,不甚列舉。不說詩詞之美,單就想象一下詩人激情落墨時,那一時,那一地的情懷,足以令今天的我們羨煞不已、望塵莫及。

  高雅與庸常總是相悖,個性與從眾總是不融。說到底,生命是一個只關乎於個體的話題。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偏愛清淨。不必猶疑、不必跟風、更無需解釋。懂你的人自會去懂,不懂你的人又何須解釋?質疑也好,探尋也罷;仍安之若素的,秉持自己的一份精神獨立與逍遙,便可謂懂得了善待自己,尊重生命。

  詩仙李白自有他的“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永遠的坐落於歲月之上。林逋自有他的“梅妻鶴子”美麗那不朽的傳說。我一介凡夫,自不敢效仿古人,只想以樸素的思想鐫刻筆端的一方山水,自娛自醉。月色本無言,只是人妄語。今日,我敬明月花坐陪,淡茶把盞香自知。賞月賞到了痴顛,便有了心月相通之感。想那嫦娥在九天之外,雖有玉兔相伴,奈何廣寒空廓,莫不會也偶爾貪念幾回凡塵吧?

  
猜你喜歡:

1.描寫中秋月亮的散文

2.關於描寫中秋的散文

3.中秋情思的散文

4.詠中秋抒情散文

5.中秋節賞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