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間的小路

我大多數的時間都居住在城市裡,對於城市裡的景物是比較熟悉的。幾十年前的房子,一般的也就是5層以下的居多,很多都是樸素的、平易近人的平房。現在的房子是越來越高了,林立的高樓,就像是雨後的春筍一樣,爭先恐後的從城市的土地上冒出來。這邊一棟十幾層的小高樓剛竣工,那邊一幢幾十層的大高樓又開工建設了。如果你住在一幢大高樓的西面的低層的房子裡,那麼在早上,即使太陽已經出來了,但也是看不到太陽的,因為太陽的臉隱在高樓的後面,要等到更遲一些的時候,太陽升得更高了,才能看到太陽那熱情的笑臉。高樓還像一個個數學家,它們把城市的天空切割成一塊塊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幾何圖形,使人看不到整個天空的模樣。只有登上大大的高樓,才有機會一睹如蓋的天空,感受到廣闊的舒暢。

還有就是以前的道路,路面比較窄小且多有彎曲。現在的城市道路都較筆直寬闊,特別是新開的道路,可以讓幾輛車同時相向通行。幾十米,上百米的路面寬度,科學的劃分為快車道、慢車道、人行道,還間隔著綠化帶。一條大道兩邊的人,像隔著千山萬水一般,即看不清對方的表情,也聽不到對方說的話。城市文明在帶給我們便捷生活的同時,確也帶來了些許的不便。

我有的時候會想念鄉間的小路。我在鄉下生活過幾年,走過一些鄉間的小路。後來去了林場,走的是林場的小路。我感覺,鄉間的小路和林場的小路還是有區別的。林場的小路,有時候有大樹為你遮擋夏日熱辣辣的太陽光,就是在酷暑季節,走在已經成林的林間小路上,也可以躲避開暑熱的侵襲,感受到徐徐的清涼。但是看不到很遠的地方,因為高大的樹木遮擋了視線。在一些尚待林化的荒山和樹木還矮小的山頭,可以看到對面的群山。林中的小路,大多數是上上下下的起伏著的,左右拐彎的也是循了山勢走的緣故,沒有選擇的餘地。而鄉間的小路,上下起伏的,左彎右曲的,極盡了自由,彷彿是一條舞動的綢帶,飄啊飄的,就把你帶到你要去往的地方了。

鄉間的小路旁,有新建的樓房,也保留著部分頗有年代的老房子,給住在房子裡的人,帶來風雨無憂的生活;鄉間的小路旁,有一些樹木在那裡站崗,給人帶來愜意的蔭涼;鄉間的小路旁,有一條溪水蜿蜒著流向遠方,給人帶來生活的甜水;鄉間的小路旁,有莊稼在田地裡茂盛的生長,給人帶來豐收的憧憬;鄉間的小路旁,有炊煙裊裊地在天空中飄渺,給人帶來簡單的粗茶淡飯或豐盛的餐宴。

我喜歡鄉間的小路。人在鄉間的小路上行走,你儘可以邊走邊想自己的心事,不必緊張地觀察威嚴的紅綠燈,也不必擔心會有一輛汽車突然地就貼在自己的身旁,使人被嚇一跳。你可以抬頭望望湛藍的天空,看白雲如何在那廣闊的舞臺上,變換著各種優美的舞姿。也可以看看路邊的農人,怎樣細心地打扮著地裡的莊稼。經過果園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一個熟透了的果子,跌落在你的身上,像是老朋友的一個親切的問候。還有那生長在菜園邊、野地裡的各色花朵,搖曳著它們的美麗,特別是在那些圍園的籬笆上,時常有牽牛花爬在上面,張著小喇叭,廣播著菜園子裡蔬菜們豐收的訊息。在鄉間的小路上,有時,還會看到一個老年人,手裡牽著一個幼兒,悠閒地走著,更是讓你感受到一種生動的美。

已經很久沒有能夠悠閒的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了。許多時候,我若懷念鄉間的小路了,就會到公園裡去,到休閒廣場上去,在那裡,有一些用小石子細細地鋪就的彎曲的小徑,小徑旁,有人工種植的花草樹木和人工鋪就的草皮。這一切,雖充滿了城市文明的氣息,但卻少了一絲大自然的原生態的野趣,令人感到有些許的遺憾。

我常在心裡想,等有機會了,再到那有著彎彎的小路的鄉下去走走。看一看那裡樸實的人們,瞄一瞄那裡對人的健康大有好處的低層的房子,嘗一嘗那裡綠色環保的禽畜蔬果。晚上,望一望那裡清新如洗的寧靜夜空,聽一聽那裡鳥蟲的低吟淺唱。讓鄉村清新的風,慢慢的梳理一下自己因久居城市而略顯浮躁的情緒,人自己的心情好好地放一個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