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路》是一年級語文下冊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童話故事,老師在教學後需要反思些什麼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篇1

  這是一篇較為生動的童話故事,寫了鴨先生門前小路的變化,讓學生懂得整潔美好的環境能讓人們心情舒暢,要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教學時,我分為“美麗的小路、美麗的小路不見了、美麗的小路又回來了”這三層進行教學,重點進行幾句話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反覆讀的過程中體會美麗的小路變髒了,是大家亂扔垃圾、破壞環境造成的。從而在讀中理解,在理解後讀得更有感情。課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談談本課教學的感悟。

  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動態化。花花綠綠、鮮花盛開的小路;垃圾遍地,蒼蠅飛舞的小路;憨態可掬,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起了感情的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兔姑娘、鴨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讀課文,心靈受到薰陶。

  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調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採用自由讀、個別讀、摹仿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語感聯結了學生的感覺、感受和情感。“捂住了鼻子”、“皺起了眉頭”、“一拍腦袋”,學生的表演是那麼貼切、自然。

  不足之處:對於閱讀課文教學來說,我的教學設計還是過於細緻,面面俱到了。由於時間緊迫,最後的“環保小衛士環節”沒能讓學生好好發揮,沒能進一步加深理解環保的重要性。

  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篇2

  《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時,語言形象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主要以小路的變化***美——不美——美***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再讓學生細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在整堂課中,問題讓學生自己提,疑點讓學生自己議,見解讓學生自己評,喚醒了個體創造的潛意識。尤其是讓學生對美麗的小路說幾句話時,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小路,你太美了,我喜歡你!”“美麗的小路,我走在你的上面真開心……”“美麗的小路,希望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孩子們想了想,有的說:“我們可以安排好值日生,每天清掃。”“我們打掃乾淨了,別人又扔在小路上怎麼辦?”馬上有孩子反駁說。又有的說:“我們還可以輪流看護小路,不讓別人亂扔垃圾!”他的話剛說完,緊接著一個孩子又站了起來:“難道我們每天都要在小路上看著嗎?……看著孩子們爭論不休,我說:“大家想想,我們是怎樣保護教室衛生的……孩子們恍然大悟: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保護環境,都不隨便亂扔垃圾,那麼我們的小路永遠是美麗的。

  在這節課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這整個課堂中,只要做一個引導得當的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知識、體驗學生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學習與生活結合 ,從文字中走出來 ,去體驗生活。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懂得美的環境需要大家保護,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滲透其中,學生情感也得到超越昇華。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沒有很好地抓住學生課堂上隨機生成的細節。有一部分學生還沒有真正地掌握,甚至可以說他們對“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說話的表情、心裡的變化還沒有充分地揣摩到,這是在今後地課堂教學中所極力避免的。

  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篇3

  《美麗的小路》這是一篇較為生動的童話故事,寫了鴨先生門前小路的變化,讓學生懂得整潔美好的環境能讓人們心情舒暢,要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

  在教學時,我進行了多處文字訓練,如第一節“花花綠綠”和“五顏六色”能換嗎?第九節的“拿”與“提”能換嗎?12節去掉“一直”行嗎?讓學生明白寫文章應用詞準確,教完課文讓學生質疑,有人提出第九節“給花兒澆澆水,給小路洗洗澡”中的“澆澆水”和“洗洗澡”能換嗎?雖然學生不能完全說出理由,但他們用心思考問題,可喜可賀!

  在教學時,我通過“美麗的小路——美麗的小路不見了——美麗的小路又回來了”,這條線索進行緊湊的教學。結合運用多媒體,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動態化。花花綠綠、鮮花盛開的小路;垃圾遍地,蒼蠅飛舞的小路;憨態可掬,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起了感情的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兔姑娘、鴨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讀課文,心靈受到薰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不斷地調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採用自由讀、個別讀、摹仿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語感串聯了學生的感覺、感受和情感。“捂住了鼻子”、“皺起了眉頭”、“一拍腦袋”,學生的表演是那麼貼切、自然,把課堂真正還原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