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教心得體會3篇

  在所有的孩子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考上好學校和有好的工作,說簡單點就是高考和找工作,這就是父母讓孩子去學校學習和找家教的目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家教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父母家教心得體會篇一

  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成才。也許從小孩子的一出生,就想著他***她***在每個方面都出類拔萃,父母的希望總是好的,然而,由於不同年齡、不同年級小孩的心理特徵不同,可採取教育的方法也要因時因人而異,方式不盡相同。下面,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及同事的經驗,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是學習家教經驗。俗話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們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們的老方法,我平時通過看書、上網以及向家教成功的同事請教,學到了一些方法,我感到,當今時代有很多育兒方式讓我們選擇,但不管是看到國外的蒙特梭利教育,還是看到遠古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示和在自己育兒教育上有一點借鑑,因為每個孩子的個體是有差異的。

  二是保持健康心態。要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現象,努力保持一顆平常心,既關注孩子的分數,又不能以偏蓋全,要關心孩子的內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長的冷靜、耐心、毅力等品質往往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其實,我們許多家長早體會到這些因素對於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也很需要,甚至非常關鍵。

  三是注重培養習慣。我覺得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習慣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主要在時間安排、書寫整潔、獨立思考、自我檢查等方面給予引導和督促。同時,利用各種機會,教孩子學習知識要靈活運用,不要死記硬背,學會舉一反三。

  四是堅持鼓勵為主。我曾捫心自問,孩子的心智猶如一張白紙,如何才能在上面畫出最美的圖畫?面對家長的呵斥與責罰,孩子茫然的目光與呆滯的動作,不僅讓我們感到無助,有時還會有一絲無能掠過心頭。專家說得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鼓勵,我感到,每次父母讚許的眼神都是小孩進步的助推器,父母的真誠誇獎是增添他自信的磚石。

  父母家教心得體會篇二

  2001年12月10號對我們全家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家裡由於女兒的到來人口增加了一員,在感受歡樂的同時,感覺肩上的責任也增加了很多。

  2001年12月10號對我們全家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家裡由於女兒的到來人口增加了一員,在感受歡樂的同時,感覺肩上的責任也增加了很多。隨著孩子的成長也讓作為家長的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她遲早要長大並會有她自己獨立的人格,將來要能夠獨自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而這些,使得家教就顯得尤為重要。

  畢竟在小學階段之前,孩子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要遠遠大於在校的時間,並且只有家長和孩子是一對一的教育,影響更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已經產生。日常行為裡的好習慣的培養也更多的依靠家庭的教育。

  雖然我的女兒現在不能算非常優秀,但在她現在學校的班級裡一直都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唯一讓我一直不滿和擔心的就是這個慢性子的孩子如何才能做事快起來呢?

  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女兒就出現吃飯慢,做事磨蹭的毛病。通常別的小孩子都吃好了,她的飯才動了沒幾口, 為這個事情我和孩子的父親沒少費心思。既擔心老師沒有耐心等待她慢慢吃,時間久了影響生長髮育;又擔心一旦這種慢的習慣養成後,未來做什麼事情都快不起來,遲早學業乃至事業都會受到影響。

  就吃飯慢這個事情,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先在家裡實行大家一起開始吃飯,大人放慢速度, 鼓勵小孩子能夠注意力集中的吃飯,趕超大人的話就兌現一個事先約好的獎勵。一兩週後有些效果了,再要求她在規定的時間裡***當然這個時間是個相對她的速度合理的***必須吃完,否則到了時間就堅決收碗筷並且在這頓飯和下頓飯之間不能吃任何的零食。有幾次餓得比較厲害後,似乎也加強了她的記憶。正頓飯的時候真得可以吃的又多速度又快了。

  當然這是在家裡的訓練, 到了學校怎麼辦呢?我們就加強了跟老師之間的溝通, 希望老師也能延續這種獎勵和懲罰並行的方式,家校聯手來改變這種吃飯不專心,速度慢的毛病。通過跟老師的多次溝通交流後,發現過了半年左右女兒的吃飯慢漸漸不再是個難題了。速度基本達到班級裡的中等偏上了,這也實現了我們最初的目的。當然是表揚和持續的鼓勵,現在漸漸長大了,這個問題也慢慢不再是個棘手的問題了。

  但孩子大了,入小學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做作業慢又成了一個新的毛病。如果家長站到邊上盯著的話她可以在半個小時完成的作業,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可以拖延兩個小時還做不完。我偷偷的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她並沒有離開桌子,但是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一會兒玩玩筆,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找橡皮等等。再到處拿周圍可以夠得到的隨便什麼東西琢磨上半天。這又讓我既著急又無奈。翻查很多教育類的書籍,上網跟別的家長交流,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講道理。最終找到一些方法並加以實施後逐漸有所改變。截止目前,略見成效。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和孩子比賽寫字的速度來刺激她寫字快的慾望從而提升做作業的速度。

  小學初期,大部分的記憶都還需要依靠機械的重複來強化。於是, 語文老師經常讓把幾課的詞語一遍遍的抄寫來保證這些方塊字能夠以正確的組合牢牢的刻進孩子們的小腦袋裡。但是,這樣做不好的就是重複逐漸讓孩子沒有耐心。於是就會以磨蹭來對抗。沒辦法的我,想出一個笨辦法—主動請纓要跟孩子一起比賽寫字的速度。在她寫字的時候,我也拿來一張紙,一聲令下兩人一起開寫。由於孩子寫在作業本上,要求工整,而我隨便寫寫,所以通常我寫三個詞語她只能寫一個,所以讓她的好勝心非常輕易得就戰勝了懶惰的想法。結果不出多長時間,作業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完成了。之後,讓她看時間,誇張地說:看,寶貝兒,你原來可以用這麼短的時間就搞定這麼多作業的呢。孩子自豪的同時,在一次次的比賽中漸漸的不知不覺得提升了做作業的專注度和速度。

  二. 停止不停的催促並改變成經常的表揚來激勵孩子做作業的積極主動性

  看到很多的媽媽和我一樣,每天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個詞語就是:快點。其實我們在說這個詞的時候,心裡已經是很急躁的了,再加上一個磨磨蹭蹭的孩子坐你面前,經常是壓不住的無名火就起來了。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還好,碰上有時侯很多煩躁的事情一起就不由不停的催促甚至會演變成一種訓斥和責罵,而這個最終的結果就是跟孩子不歡而散。對於孩子慢的習慣一點改變都沒有,只是徒增了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的鴻溝。

  後來在看過很多的教育類的文章,尤其借鑑許多國外家長教育孩子時的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後,我嘗試著慢慢改變對孩子做作業和做事情慢的態度。只要看到一次孩子作業完成的時間上有進步,馬上大大的提出表揚,適當的時候還可以滿足孩子很久以來的一個願望—讓孩子覺得她的一點點進步居然可以換來這麼大的回報,非常滿足;再一次有進步後,就鼓動全家都要給予適時的肯定和表揚,並不斷的激勵她能夠一次次的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達到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質量完成作業。時間久了,做作業不再是她的負擔,相反她會覺得能有這麼一件事情做才有被肯定和表揚的機會。不僅完成的又快又好,而且主動積極。  最後一點,也是我自己的經驗, 在孩子作業完成的快的前提下,千萬不能再多加額外的家庭作業給她--那樣只會讓她慢慢又回到做作業磨蹭的老路上去。我通常在她完成作業後,就讓她自己支配一下時間,有時候是玩她想玩的玩具,有時侯是上網玩一會兒遊戲。更多的時候我們會鼓勵她踢鍵子或者跳繩等,鍛鍊一下身體。這樣起碼可以讓孩子覺得早做完作業的時間是她自己的,可以獨立支配,也是一種做作業快起來的一個激勵因素呢。

  父母家教心得體會篇三

  時間過得很快,女兒已經二年級了!在這一年中我對女兒的教育也是重方法,抓實效,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培養女兒的學習興趣,女人也很乖,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其實,在所有的孩子中,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考上好學校和有好的工作,說簡單點就是高考和找工作,這就是我們讓孩子去學校學習的目的,既然知道了去學習的目的就該想方法,想辦法讓孩子去學習,而且是主動去學習,我在平時的教育中,注重指導孩子主動去學習,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效,願意與家長朋友一起分享:

  1.注重學習態度的培養

  學習態度的培養很重要,這一點我深信不疑。一個小孩再聰明,不去學習,成績不會上去,知識點不會增加,反之小孩反應慢點,如果能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每天都能夠花上時間去學習,時間長了成績進步會很明顯。不同的學習態度導致的兩種結果,如何來讓孩子去主動學習的,我採用的思想教育和物質獎勵雙結合。

  A思想教育

  我在網上找少兒勵志動畫片作為每次進步的獎勵。因為小孩喜歡看動畫片的,何不讓她看點對她有用的呢!有家長一起陪著看,看完了問她看懂了什麼,以前的人如何認真學習的!你也要象他們學習!也就是她們學有榜樣.還有家長在放學的路上可以讓孩子們說說班級裡的情況!和她自己的學習在班級裡怎麼樣!有上升的趨勢嗎?得到老師什麼獎勵?勉勵她超過誰誰,給她定目標,總之是培養她的上進心,一旦女兒有了進步,我就以獎勵看動畫片為手段,女兒也樂此不彼。

  B物質獎勵

  對於孩子成績上的上升,我經常和女兒達成共同商定目標,達到目標給與獎勵金。現代社會提前進行經濟教育也是有必要的,適當地給予金錢的刺激,對孩子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有了現金她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給孩子一定自主的空間,但是必要的引導也是需要的,獎勵金是可以調動孩子積極性,但是家長需要的是堅持,在孩子心中保持自己的信譽,使孩子知道每次考好一定會有獎勵,對於偶爾成績不理想就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但我每次還是會勉勵女兒下次考好。

  2.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個學習習慣養成非常不容易,但是家長不管有多難還是要去做,這將對孩子將來有很重要影響,可能會影響她一生。

  記得女兒讀一年級第一天回來,老師佈置作業,女兒在玩,書包放牆腳邊,讓她做作業就把書包放地上,人趴在床上做。當天我就把小課桌買回來,教她如何坐姿,並每天提醒她放學回來先把作業全部做完再玩,在將近幾個月的努力下,終於不用天天問作業做完了沒有,換來的是爸爸我作業全部做完了,你來檢查!看著女兒主動學習的表現,我知道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多麼重要。

  有次發現女兒做完作業,書包的書扔了一桌子在玩,檢查一下作業都做完了,我把課桌給她收拾好,書包整理好,然後叫她過來看!有何不同,以後如何做好,女兒也能學著我的樣子,每天進行書桌和書包的整理。好的習慣還是需要先示範,然後才能養成。從細節做起,包括她的生活習慣!

  3.注重學習方式養成

  有時候成績提升也要講方法的。比如一張80分的考卷和一張95分的考卷,區別不在與幾分幾分,而在與孩子在考完了考卷後對與訂正錯誤的認識。如果80分的同學能很好的訂正她所做錯的題目,理解了為什麼做錯,下次遇到此題能做對,其實她已經是100分了。如何能把孩子所有做錯的題讓孩子做出來,那不表示她已經很棒了。就怕孩子對做錯的題目忽視掉,所以良好的學習方式的養成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教育孩子還有好多方式方法,也需要和老師、別的家長一起多交流,只有發現孩子的優缺點,才能想辦法找到孩子如何使孩子提高教育,祝願孩子們都積極向上!

  看過" 父母家教心得體會"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