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5篇

  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一

  有人問:“文明是什麼?”我想:“文明可能就是人們新時代有素質、有教養的表現吧。”

  看過一個廣告,濮存昕說,有人問他,一條公益廣告是否能改變我們身邊的一些惡習。他說不能,一條公益廣告最多就只能先一盞燈,照亮一點黑暗。但是,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正像濮存昕說的,文明可能就是一張紙的厚度,風箏掛在了樹上,在長椅上墊上一張紙,再把風箏夠下來。這樣不僅能夠到風箏,還能確保長椅不髒。這就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文明也可能是一個手勢。旁邊的婦女抱著一個孩子,孩子正甜甜的睡著。這時電話響了,說話的時候,打上一個手勢,不把孩子吵醒,這也是文明的一種表現啊!

  還有,下雨了,你到一個地方避雨,打著傘,那個時候那裡已經有一個人避雨了,但他***她***沒有傘,儘管有報紙擋著,但還是淋了一個落湯雞。這時,你主動過去,和他***她***共打一把傘,你們兩個就都不用淋雨了。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文明的表現嗎?

  有人認為要做到文明很難,其實文明很簡單,它就在我們身邊,你會在不經意時做到文明:比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文明的世界!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二

  講文明,懂禮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基準。尊敬長輩,愛護弱小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更應該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並不需要做的轟轟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記得在《今日視線》曾報道過,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記者想要見一見這位好心人時,他總是不願露面,更不願意說出自己的姓名,人們稱他為“活雷鋒”,還親暱地稱他“關微”先生。通過記者的搜尋,終於得知“關微”是廣東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來,他共捐款72.5萬元。平時都是通過電話確認救助物件,然後把錢匯過來,唯一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機,取走幾年來的資助發票。見過他的人記得,“關微”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那“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感動了所有人。

  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因出車禍流血過多,需要輸血!當《今日視線》發出報道求助時,一位來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趕緊去獻血。當醫生得知他剛獻完不到三個月,不能在獻血。可老人毫不猶豫,不顧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獻了救命的血!他的行為不正詮釋“文明”兩字的含義嗎?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開啟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好像奧運火炬手傳遞一樣,經過沒人的手中,都能匯聚、釋放所有人的熱情。

  讓我們攜手起來,共同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美德吧。

  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三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國素以“禮儀之邦”的著稱於世。作為現代文明人,更加要傳承文明禮儀風範。

  文明的小事常常發生在身邊。量定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現代文明人,就體現在這一件件小事上。但往往被我們忽視,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而我們也要從小培養,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為美好的將來打下基礎。

  記得老爸買了私家車後,我就再也沒有乘過公交車了。乘公交車的樣子雖然印象不深了,但發生在公交上的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坐在車上,望著窗外,陽光明媚。車停了,人民醫院的站到了,有一群人一窩蜂的下車了。正當司機準備再次前進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奶奶手一邊揮著一邊喊著:“等一下,等一下!”她上車了,望了望周圍,似乎沒有位置了。這個老奶奶——一個農村老婦女,她喘著粗氣。老奶奶一上車,車上似乎都是她的聲音,她說著還一邊笑著。她笑眯眯的問了身旁一位90後的年輕人:“小夥子這是往那一站的啊,老了,眼都花了。”那個所謂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回答老奶奶,並且帶著輕蔑的眼神瞪了一瞪老奶奶。

  “嚓、嚓”,公交車剎了一個急剎車,老奶奶向前衝了一下。車子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老奶奶一個人的身上。老奶奶似乎嚇到了,一句話也沒有說,目瞪口呆的看了看周圍的人有一些“不知羞恥”的人還在偷偷的笑老奶奶。不知怎麼了,天空外面下起了雷陣雨,天色也一下子灰暗了許多。這個時候,坐在前頭的售票員阿姨察覺到了什麼,她走到了後面,很嚴肅的對某些人說:“懂不懂得什麼叫尊老愛幼啊?!老人家難得上一次市裡,坐個公交還這麼費力。”說著,這個阿姨便攙扶著老奶奶到了車的前頭,讓老奶奶坐在售票員的專用位置上,而自己卻站著。

  “老人家,很少來市裡啊。”

  “是的啊,來找我閨女咯。”老奶奶臉上洋溢著笑容。

  “閨女在市裡工作啊,很好吧。”

  “呵呵,恩,市裡好啊,熱鬧啊。”

  ……

  車上很安靜,所以老奶奶和售票員阿姨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嚓、嚓”到站了,短短的路程感覺好漫長。下車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扶老奶奶下車。天又晴朗了,雨不在下了,老奶奶又笑了。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現代人,更應該用行動去實踐,去證明。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文明人。

  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四

  文明美德伴隨我們成長,如影隨形,中國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程,才會有21世紀新新人類的誕生,我們的存在,我們的存在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文明的傳承需要從我做起。

  莎士比亞躲得說過:“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活的人才不同於動物。”我們青少年應當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思想,剋制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從小培養自己的道德意識,不觸碰法律的邊界。長久而論,每個人都將為自己的行為言行負責,因此我們應該做一個遵守道德規範,法律法規的做兩個學生。

  “和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與戈兵”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學習一些交往的禮儀是必須的。我國是聞名世界的“禮儀之邦”我們的一言一行反映整個民族的文化程度和修養。著一顆小小的種子會開出一片友誼的花朵,良好的修養和待人謙虛禮貌,都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將他榨為檸檬汁的人”困難與挫折是難以避免的,但人生也因困難重重和挫折才精彩,而不只是兩點一線的單闊和寂寞,困難不是絆腳石,你可以踩著它俯視人世間的浮雲,正是這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才使得我們的革命先輩們替我們討回了著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不是嗎?

  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復興,不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把這樣的偉大使命落實到一點一滴的生命井去,那麼人將會在文明的階梯上更近一步!

  以文明就在身邊為題的作文五

  最近,東莞正在建立“文明城市”,提出口號“東莞因你而文明”。不錯,文明這東西,並不是看這個地方有多麼漂亮、多麼發達的,而是從每一個市民的行為習慣中看出來的。

  從小我們就開始學習: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破壞公物……因為文明就在我們的邊。地上有一張紙屑,我們只有輕輕地彎一下腰,伸手去撿起,扔進垃圾桶,這便是一種文明。有一些人總是說:“我是一個文明人。”可是,他們的文明從哪裡體現出來呢?在街上行走著,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東西吃完了把包裝袋往地上一扔,這是文明嗎?僅管平時把自己宣傳得多誇張:我從不隨地扔垃圾,我經常都會主動撿起垃圾……但只要被別人發現一次的不文明習慣,可能就會被人貼上“不文明”的標籤,一輩子也抹不掉。

  舉止要文明,說話就更加要文明。開口的一句“您好”“早安”也是文明的體現。有的人很奇怪,打扮得斯文有大方,看上去猶如飽讀詩書的聖人一般,可是一不小心開口說話,卻是語出驚人。那些粗言穢語如連珠發射的炮彈一樣,一枚又一枚,一句又一句,好像是不用經過大腦思考,字字鏗鏘,真是令人欽佩啊!難道文明是這樣的嗎?我們都知道並不是如此,為什麼就不能把那“倒背如流”的粗言穢語改變成為謙稱敬語呢?

  文明就在身邊。留意身邊的每一樣事物、每一個人物,我們都能發現文明的存在。大到國家大事,外國領導到中國訪問,對外國人熱情的款待,一句真誠的“歡迎”,一個溫暖的擁抱,是一種文明;小至普通市民,過馬路使用斑馬線,開車時讓老人小孩先過,排對不插隊,這也是一種文明。

  文明就在身邊。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文明。小孩子的文明,是看到朋友問聲好、握握手;青少年的文明,是上課專心聽講、不隨便與別人吵架;成年人的文明,是尊老愛幼、幫助他人;老年人的文明,是……

  身邊的一點一滴,都是文明的所在,做文明人,做文明事,文明就在身邊,城市因我們而文明。